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长将带动触控面板需求上升,然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供应商利润下降,预测2012年触控面板市场可能出现三大变化趋势。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触控面板需求也在迅速上升。然而,市场需求与激烈竞争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并非所有相关企业都能够  相似文献   

2.
来自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对触控面板的需求将扭转触控面板产业长期供过于求和利润率低的局势,并可能在2013年出现供不应求。在这个过程中,整条供应链需要紧密协作以避免库存过剩。触控面板将可能进入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主要的PC品牌厂商计划在2013年对其大  相似文献   

3.
《数字通信》2006,(12):24-24
如何把家里的普通液晶屏幕改造成触摸屏?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在家里的液晶显示屏上贴上由Logitec公司出品的触控面板,把触控面板的USB接口插到电脑上,OK,触摸屏就做好了。  相似文献   

4.
《电子与电脑》2011,(8):13-14
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出版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将达134亿美元,同时预估6年后产值将成倍增长,2017年营收有机会达239亿美元。触控屏在手机、掌上型游戏机、平板电脑渗透率快速提升,总产值估计达1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触控面板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后期PC将引领新一波触控热潮。虽然触控市场不乏商机,但仍然阻力重重,除有更多厂商纷纷转型进入、竞争激烈不说,专利束缚更是难以挣脱。  相似文献   

6.
过去几年,触摸控制技术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手持设备上发展迅速,随着Windows7等越来越多主流操作系统开始支持触控应用,触摸控制正从小型面板向大型面板扩张,很多新型应用也开始使用触摸控制技术,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如果说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是开启了触摸控制新时代的话,那么,今天,触摸控制迎来了应用的大爆发时期。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出版的2010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2009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达43亿美元,估计2016年将成长到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  相似文献   

7.
《现代显示》2011,(10):51-51
根据Display Search最新出版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2011年全球触控面板产值将达134亿美元,同时预估2017年产值将有倍数成长,6年后营收有机会达239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N/A 《现代显示》2012,23(1):45-45
根据2011年12月更新的NPD DisplaySearch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手机品牌商的偏好与导入,投射式电容触控已经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研究报告预测2011全年将有超过5.6亿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使用在手机应用端。  相似文献   

9.
超薄笔记本电脑是Intel公司推出厚度小于0.8英寸的特别轻薄的低功耗笔记本电脑,旨在对抗平板电脑和支持笔记本电脑的继续发展。此类产品采用Intel公司2代Core微处理器,配置Windows8操作系统,并具有常见于媒体平板电脑的触摸显示、固态存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显示》2012,(1):45
单片式玻璃触控开始出货;Windows 8将带动个人电脑上的触控应用根据2011年12月更新的NPD DisplaySearch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手机品牌商的偏好与导入,投射式电容触控已经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研究报告预测2011全年将有超过5.6亿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使用在手机应用端。单片式玻璃触控方案为新兴的触控结构,不同的触控模块供货商给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包括OGS  相似文献   

11.
游宇 《新潮电子》2010,(3):168-169
完全没有想到,msi触控一体式电脑AE2020能到全家人如此之高的体验评价,不过这款最新的触控一体式电脑的确为我们全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2.
《通讯世界》2010,(7):65-65
在近日威世(Vishay)举办媒体发布会上,该公司表示超薄移动电子市场将是其关注的4个重点市场之一。近来,Kindle的销售神话让电子书风行天下,而iPad的横空出世则给平板电脑市场吹来了一股春风,超薄移动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诱人。  相似文献   

13.
《数码》2007,(7):116-117
造型惊艳 突破常规 K5集霸气和时尚两大气质于一体,但K3的造型却没有那样的另类夺目。长方形的机身精致纤薄,厚度仅为695mm,算得上是目前市场上最薄的iVP3之一,用户可以轻松地将其塞进裤兜当中,而不会带来任何的负担。K3的正面面板和K5异曲同工,搭载了一块18英寸OLED显示屏,下方是感应式触控操作区域,加上侧面的金属包边,整体看上去很有些超薄手机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粘贴在一起,从全贴合技术方法入手,讲解了不同的贴合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得出各种贴合技术的优缺点,并由此得出结论在所有投射式触控面板中,OGS为公认成本最低,且触控质量最好的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触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会议电视设备配发部队,为使设备操作简捷,又为会议电视设备配备了触控电脑操作台。触控电脑是一种一体化的、采用触摸响应方式代替鼠标和键盘的电脑,它不同于一般的电脑,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故障。下面就触控电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移动信息》2012,(10):147-149
宏暮推出全系列触控产品11月2日.宏蓦在北京奥展国际隆重推出了含超极本、笔记本、平板电脑、一体机和显示器在内的5大系列10款触控新品,全面开启消费者“触控及输入(Touch&Typor)体验之旅。发布会上,宏蓦展现了多款创新触控新品。包括业界首创的新  相似文献   

17.
平板电脑销量上升及用户体验升级刺激了对内部主要部件升级的需求,随着Windows8操作系统的发布以及平板电脑逐渐普及,相关部件也将迎来新一轮市场增长。伴随着平板电脑销量逐渐上升,对相关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技术升级和附加值提升则是其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推动力,这些部件包括触摸屏、印刷电路板、声学元件和键盘等。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部件设计发展趋势,探讨厂商们未来市场争夺的重点。触摸面板:尺寸变大但更轻更薄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平板电脑销量的快速增长成为触控面板制造商销售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7~10.6英寸面板,而智能手机面板平均尺寸为3.5~4.5英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到便携移动终端日益轻薄的要求,In-cell Touch技术是触控的最佳选择。目前,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a-IGZO TFT)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传统的硅基TFT相比,IGZO拥有其相应的优势,并且制造成本较LTPS TFT低廉,制备过程容易掌控。为了将IGZO材料的优点运用在触控显示面板上,设计了一款5.5in FHD In-cell Touch面板。为了实现FHD的分辨率,首次采用IGZO-TFT模型设计多工器(MUX),并用它驱动本文所述的面板。通过检测,触控的信噪比达54dB以上。在文章最后展示了基于此次设计成功做出的样机。本文对实现自容式多点in-cell触控的关键结构做了简单的介绍,针对在试做过程中遇到的寄生电容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描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将IGZO技术与In-cell Touch技术融合,能够在较简单的工艺下达到高规格触控面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台北讯:台湾地区触控面板业者由于近年来在产能、良率及生产成本上皆有长足进步,近年逐渐取代日厂在中小尺寸手机用触控面板的优势,日厂仅能在其它中小尺寸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数字相机、可携式游戏机及汽车应用项目维持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现代显示》2011,(10):49-49
受惠于苹果iPad面板出货量增,专业市调机构Displaybank“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出货资料”报告指出,奇美平板电脑面板出货显著提升,8月平板电脑面板出货市占率已超过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