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滚子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首先分析滚子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和蜗杆齿面成形原理,建立了滚子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推导啮合方程、接触线、齿面方程、诱导法曲率、润滑角、相对卷吸速度和自转角公式;最后讨论滚子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分析表明,滚子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具有滚动接触特性,摩擦磨损小,发热小,寿命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齿面微观接触以及流体膜承载能力和边界膜承载能力相互关系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膜形成速度与磨损速度的平衡关系入手,建立了齿面化学反应膜对齿面润滑状态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模型。结果表明:合适的化学反应膜,使表面形貌向着有利于润滑方向发展,使边界润滑向弹性流体润滑状态转变,从而提高齿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钢球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结构设计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普通的蜗杆传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各种更新改进的蜗杆传动应运而生。其中,滚珠蜗杆传动突破了一对齿面啮合的局限,实现了三体啮合极理想的情况。它在蜗轮与蜗杆之间嵌入一串或数串滚珠,使之分别与蜗轮和蜗杆的凹面啮合,增大了综合曲率半径。同时,这种结构的润滑角也较大,易于形成油膜,使接触齿面之间摩擦小,传动效率明显增高。可以说,滚珠蜗杆的出现,是蜗杆传动的一次重大变革.紧接着,各式各样的元件都被试图装在蜗轮与蜗杆之间,以使该机构最优。如德国的滚柱包络蜗杆传动,日本的针轮蜗杆传动,重…  相似文献   

4.
说起来,润滑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在作相对运动的摩擦面之间建立一层薄薄的油膜,只要这层油膜足够稳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防止摩擦面之间直接接触,那么润滑作用也就建立起来了。显然,供油量过多会导致过润滑,多余的油量并不真正起润滑作用,反而会导致轴承发热,油气润滑跟稀油润滑大不相同的是  相似文献   

5.
齿轮传动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对复杂润滑状态下齿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作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综合研究了啮合周期内交变出现的完全弹流、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状态下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条件等。从齿面摩擦特性试验角度,对基于啮合点曲率半径等效原理的模拟试件和基于功率损失同摩擦功耗等效原理的试验齿轮的摩擦因数计算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及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齿面摩擦因数动测实验的优越性;并补充了线外啮合冲击摩擦模型及其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含系统误差与综合变形齿轮副在复杂润滑状态下的齿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构建,对全面地认识齿面摩擦规律,对齿轮失效、减摩降噪等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蜗杆传动的润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与表面微峰接触载荷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蜗杆传动胶合失效判断因子,它综合考虑了润滑油膜破裂、微峰塑性变形与摩擦发热三种因素;基于Chittenden等的油膜厚度公式分析了蜗杆传动的油膜厚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新的胶合因子在蜗杆传动润滑分析中具有指导意义,但对新的胶合因子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平面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具有更佳的承载能力与良好的传动性能,利用微分几何及啮合理论建立平面二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的包络理论,依照鼓形蜗杆齿廓螺旋线创建鼓形蜗杆实体模型,采用二次开发使鼓形蜗杆与具有内齿轮特性的面进行布尔运算,求解出高精度的二次包络内蜗轮齿面。与一次包络鼓形蜗杆副相比,鼓行蜗杆副具有双线接触、接触面大、齿面间易形成动压油膜和承载能力更强等优点,其内置蜗杆结构为后续机器人智能关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考虑齿面接触温升的影响,针对高速渐开线直齿轮动力学特性和润滑性能问题,建立摩擦动力学模型剖析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以及揭示油膜润滑机理。首先,建立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的多自由度直齿轮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次,建立一维线接触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整合得到含热效应的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与多重网格法的联合迭代求解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最后,通过静态工况和动态工况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摩擦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以及温升的对比,证明了建立摩擦动力学耦合模型的必要性,为高速齿轮动态特性和润滑性能的改善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考虑齿面接触温升的影响,针对高速渐开线直齿轮动力学特性和润滑性能问题,建立摩擦动力学模型剖析齿轮润滑特性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关系以及揭示油膜润滑机理。首先,建立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的多自由度直齿轮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次,建立一维线接触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模型,通过整合得到含热效应的直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与多重网格法的联合迭代求解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最后,通过静态工况和动态工况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摩擦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以及温升的对比,证明了建立摩擦动力学耦合模型的必要性,为高速齿轮动态特性和润滑性能的改善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能同时满足高精度、大载荷要求的新型环面蜗杆传动.为获得啮合性能优良的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出综合考虑传动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对该新型传动的几何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对蜗杆副齿面啮合参数如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润滑角以及滚子自转角等的数值计算,分析表征传动啮合性能的齿面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该新型蜗杆传动优化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建立以蜗杆副的滚子自转角及齿面综合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传动齿面润滑角、蜗杆轴的强度与刚度以及几何不干涉等为约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数值实例表明,经过几何参数优化的蜗杆传动,其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熊矢 《现代机械》2002,(4):51-52,45
本文分析了平面包络锥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 ,指出在设计这类特殊参数动力锥蜗杆传动时 ,正确选取结构参数 ,以避免齿面出现润滑弱点 ,以获得优良的动力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修形对齿轮副本体温度和齿面压力分布状态的影响,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齿轮箱喷油润滑热流耦合仿真,计算了齿面对流换热系数,综合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及齿面摩擦生热理论求得齿面热流密度,计算了齿轮副本体温度分布状况;进而建立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计算了齿轮修形量,对比分析了修形前后齿轮副齿面压力、热流密度和本体温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修形后齿面压力分布状况改善,消除了轮齿啮合过程中载荷突变现象,啮入和啮出区域热流密度大幅度减小,齿轮副摩擦损失和温升减小,本体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的TI蜗杆三维造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蜗杆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TI蜗杆齿面形状的复杂性,TI蜗杆的精确磨削加工成为推广TI蜗杆传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TI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尝试利用三维造型软件的分析方法,验证了精确TI蜗杆的数学模型,为解决TI蜗杆传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菊初 《机械设计》2001,18(11):29-33
根据流体动力润滑原理,求出了节点外啮合的油膜承载能力及压力分布规律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这种压力用积分法求出了齿面滑动摩擦功及滚动功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了齿面温升及抗胶合的许用滚动角速度的计算公式。最后介绍了公式的应用方法并对公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电化学修形前后齿面微观不平度高度特征参数和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计算,研究了电化学加工表面平滑化对齿面摩擦、齿面闪温及润滑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某焦化厂安装了一台装煤车,装煤车重约35t,它由两台蜗轮减速器带动车轮而运行。蜗轮减速器为圆弧面蜗杆传动,其参数为:模数m=12,中心距A=300,蜗轮齿数Z_2=39,蜗杆头数Z_1=2。这种传动的承载能力高,约为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2~4倍,效率高达0.85~0.9,因而蜗轮蜗杆传动对润滑的要求较高。以前焦化厂对该传动的润滑是采用N68齿轮油做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该润滑剂时齿面磨损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螺旋角研究了二包TI蜗杆传动蜗轮齿面上出现双线接触的条件,分析了存在双线接触时蜗轮齿面的组成,并将这个齿面与一包TI蜗杆传动的蜗轮齿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合理选择螺旋角,一包TI蜗杆传动的齿面经过跑合可以实现双线接触,这样能进一步改善一包TI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Hertz接触理论,以精密钢球传动减速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减速机构啮合副齿面接触分析模型。分析了钢球与摆线槽齿面间的瞬时接触域,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输入轴转速、负载对减速机构热特性的影响,得到钢球与齿面间接触域的瞬时生热率和瞬时摩擦温升。分析结果表明:钢球与摆线槽齿面的瞬时接触域是时变接触椭圆;输入轴转速和负载对瞬时生热率和瞬时摩擦温升都有明显影响,但转速的影响更大;瞬时摩擦温升在常规转速下随转速单调递增,在超低转速下随转速先递减再递增。研究结果为精密钢球传动的三维热力耦合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接触线方程和接触区边界条件,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为例,提出精确求解可展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区域以及接触线长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齿面瞬态赫兹承载能力的新方法,计算并分析了蜗杆不同转角位置时齿面瞬态赫兹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求得齿面的平均赫兹承载功率。理论计算结果与产品的实际承载状况较为相符。提供的计算方法,尚可推广应用到接触线、曲率半径、参啮齿数等作瞬态变化的其他啮合传动领域。  相似文献   

20.
以软齿面钢蜗轮传动代替铜蜗轮传动为目的,通过对软齿面钢蜗轮副和铜蜗轮到的传动效率,承载能力,摩擦系数,磨损量和润滑油温升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软齿面钢蜗轮传动可代替铜蜗累传动,它的机械性能和传动性能均优于铜蜗轮传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