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王洪鹏 《科普研究》2011,6(5):65-70
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对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具体展品,本文提出了科技馆展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论述了标准化体系所涵盖标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目前科技馆展品现状的分析,找出展品设计所存在的缺陷,并结合自身多年在科技馆的工作实际,对如何实现展品创新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博 《科普研究》2017,12(5):30-35
“探究式学习”在科技馆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科技馆展品的可探究性水平提出一种评价思路。 该思路在展品信息的输出端和条件的输入端将展品分别划分为三个级别,各个级别的可探究性水平存在差异。 本文认为,评价展品的可探究性水平,应综合考虑输出与输入两端。本文还对造成展品间的可探究性差异的 原因作出了解释,并提出提升展品可探究性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展品研发角度谈科普展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红 《科普研究》2011,6(2):77-82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创新展品都没有统一或公认的定义,亦没有可操作的评定标准。本文把"创新"当作一个过程来研究,从展品研发角度探讨对科普展品创新的认识。创新是一个过程,在中国环境下,创新成功才可称之为创新。文章从对美国探索馆展品研发入手,探讨了"展品创新是一项尚未完成的永久性工作";继而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馆行业的科普展品创新情况,即缺乏对展品研发周期的认识,谈论展品创新的时间节点不合适;最后,提出了促进展品创新的方法——重视革新、加强对展品研发周期全过程管理、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展品负责人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提出了科普展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论述了标准化体系所涵盖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后几年建立科普展品标准化体系的阶段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丹  胥彦玲 《科普研究》2011,(Z1):26-28
数字科技馆将是数字化科普资源的集散中心,具备为全国科普产品开发、创作提供资源支撑的功能,以及面向公众开展网上科普宣传教育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科技馆建设发展迅速,出现了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代表的一批多方共建全面共享的全国性跨系统数字化科普资源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科技馆的发展及特点,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恒 《科普研究》2011,6(6):97-97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且在我们而言为间接经验者,对于他人来说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  相似文献   

10.
徐士斌 《科普研究》2013,8(1):43-47
展品创新是国内科技馆行业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馆行业展品研发设计和创新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制约我国科技馆展品原始创新的有关因素,对原始创新展品的主要诞生领域和来源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给出了促进展品原始创新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体茂 《科普研究》2011,6(1):76-82
我国科技馆正处于建设高潮,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关展项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讨论科技馆展项创新,首先必须了解科技馆展项的基本要求,创新展项也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要明确展项创新的含义及意义,展项创新主要指科学教育层面的表现形式创新而非内容创新;要客观分析展项创新的形势和主体,培养和发挥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能力,与展览企业优势互补,以发挥更大效益;要按照展项创新的特有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有可能促进展项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忻歌 《科普研究》2010,5(4):44-50
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科技馆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科技馆作为最主要的公益科普传播机构,其目标观众定位,不应仅锁定在“青少年”这一有限群体,而需拓展到“全民”的无限目标,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整和提升,以满足社会各类人群新的科普教育服务需求,切实担负起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社会职责。科技馆自身急需着手开展以“全民科普”为应对目标的新课题,从而开创科普教育的新局面,充分发挥科普资源效益,走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文章对上海科技馆开馆八年来的探索尝试和积累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理性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和实施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的意义,从科研人员的角度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项目、科普任务和合理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模式,提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初步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技术时代中国科普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历史的视角研究中国科普的使命。通过对历史上的科普及其科技背景的考察,可以看出科普同科技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和科技的命运相关联。在技术时代,科学技术的新特征使科普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分析了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背景后,文章提出了技术时代中国科普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常娟 《科普研究》2010,5(4):58-62
科技馆亲子活动属于科技馆教育活动范畴,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提高家长教养能力为目标,依托科技馆展览教育资源,由科技馆创造一定的条件,以科技馆教育工作者为主导并与家长共同组织来馆儿童进行活动的一种科普教育方式。本文就科技馆亲子活动的概念、教育价值及开发谈了几点思考,以期对科技馆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浩达 《科普研究》2014,9(1):12-19
从传统的科普概念到数字传播时代的科技传播行为,是数字技术在期间造就了数字传播的概念。通过对数字科普概念的再定义,我们认识到:社会的体制文化层决定数字科普的发展;观念文化层影响数字科普的内容;而物质文化层则是数字科普的需求动力。担当数字科普工作的机构与个人在将科学艺术引入数字科普的同时,也为数字科普的发展描绘了广阔前景。文章对基于数字技术的科技传播即数字科普文化观念进行了比对、研究,希望在抛砖引玉的同时与大家共同推动数字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建国 《科普研究》2010,5(4):40-43
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技馆业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科技馆建设的软环境,即科技馆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科普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对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根据某种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某种专业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等为内容的科技博物馆。目前,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呈现出行业办馆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有了迅猛的发展。蓬勃发展的背后,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