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D—SCDMA是2005年通信行业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从TD—SCDMA的研发与产业化进展、技术试验、政府引导等各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对TD—SCDMA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5年也可以说是TD—SCDMA的专项测试年,为了进一步支持和检验TD—SCDMA的产业化进展,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专项专家组为TD—SCDMA网络技术试验制定了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信技术》2005,(2):14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由TD—SCDMA技术论坛和TD—SCDMA产业联盟主办,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协办的“2005TD—SCDMA国际峰会”将于2005年4月26~27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  相似文献   

3.
余立 《电信技术》2006,(2):125-127
2005年,TD~SCDMA是通信行业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2005年也可以说是TD—SCDMA的专项测试年,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专项专家组为TD—SCDMA网络技术试验制定了总体方案。此次参加研发和产业化专项测试的都是在TD—SCDMA领域有所作为的国内知名厂商,其中有大唐、鼎桥、中兴和普天等系统没备厂商。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专项测试基本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丰要是在室内对单系统设备进行测试。包括无线接入子系统的业务、功能、性能测试,lub接口测试,OMC—R测试等。第二阶段是2005年3~6月,在室内重点是检验不同手机芯片厂商和网络设备厂商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周寰 《通信世界》2005,(40):27-27
TD—SCDMA由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代表中国提交.在2005年被国际电联接纳.成为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三大标准之一。2002年10月我国成立的TD—SCDMA产业联盟是TD—SCDMA产业链不断健全的重要推动力,标志着TD—SCDMA获得了国内产业界的整体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马兵 《中兴通讯技术》2005,11(3):F003-F003
2005年5月9日,在北京TD—SCDMA2005国际峰会上,中兴通讯首次对外全面展示了其包括核心网ZXWN、ZX—TR—RNC、ZXTR—NODEB和业务服务器等在内的全套TD—SCDMA商用设备,成为本次TD峰会上设备展示最为齐全的系统设备厂商,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要闻集锦     
张茜 《电信快报》2004,(12):44-44
11月12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TD—SCDMA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根据协议,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出资2.5亿元人民币,获得大唐移动部分股权,并对大唐移动TD—SCDMA产业化投资。预计TD—SCDMA产业化将于2005年6月前完成。  相似文献   

7.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5,(31):14-16
2000年5月,TD—SCDMA被ITU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实现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2002年2月,TD-SCDMA被证明能够实现独立组网和全国覆盖。2002年10月,TD—SCDMA标准获得了总计155MHz的非对称频段。 2003年7月,世界首次TD-SCDMA手持电话成功演示。 2004年12月,全球首款GSM/TD—SCDMA双模终端问世。 2005年,随着TD—SCDMA相关测试工作全面收尾,TD—SCDMA进入商用前的冲刺阶段。TD—SCDMA发展的每一步,部是产业链以及所有投入了力量在TD—SCDMA技术上的企业的共同努力。 无论是同类竞争企业还是不同领域的企业,其前所未有的联手合作模式,给TD—SCDMA的发展提供了独有的支持,使得TD-SCDMA相对于WCDMA和CDMA2000发展速度快了许多。2005年是TD—SCDMA发展速度大幅提升的一年,也是其独立组网和牌照颁发被讨论得最多的一年。TD—SCDMA的优势和劣势皆明显,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壮大,其劣势必将逐渐化小,优势将逐渐上升,但在3G的现实环境中,只有加快产业链的成熟、获得更明朗的市场前景并为走向全球市场积极作好准备,TD-SCDMA才能在自身商用方式的问题上获得更主动的选择权。[编按]  相似文献   

8.
杨菠 《通信世界》2004,(23):20-20
由于在2004年后半年WCDMA和TD—SCDMA手机在研发和商用化程度上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我们认为到2005年初,WCDM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将会经历一次快速发展期,而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将会在2005年七八月正式商用。  相似文献   

9.
刘俊 《移动通信》2007,31(F05):29-33
TD—SCDMA上马在即,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占据着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TD—SCDMA和GSM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将会并行存在,因此,研究TD—SCDMA与GSM无线网络规划的异同对于TD—SCDMA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TD—SCDMA与GSM的网络规划技术比较出发,研究了TD—SCDMA关键技术对无线网络规划的影响,并分析了两者共存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成绩卓越,预商用网络指日可待。从2004年11月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署了TD—SCDMA战略台作协议以来,双方以此合作协议为指导,迅速建立起了一支TD—SCDMA联合团队。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TD—SCDMA产品的发展壮大,加速了TD—SCDMA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近日举行的“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五周年”上,TD—SCDMA产业联盟透露了TD—SCDMA产业化的最新进展,TD联盟表示,TD—SCDMA终端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稳定提供话音、可视电话、网页浏览、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3G典型业务。  相似文献   

12.
GSM/GPRS/TD-SCDMA组网中的互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SM/GPRS/TD—SCDMA组网中的互操作流程,结合TD—SCDMA网络的不同部署时期探讨了互操作的策略和实现。目前已有公司支持TD—SCDMA和GSM间的跨系统漫游,即将支持TD—SCDMA和GSM间的跨系统切换,为运营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GSM/GPRS/TD—SCDMA系统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TD—SCDMA终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回顾2008年TD—SCDMA技术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TD—SCDMA终端技术和多模化、TD-SCDMA终端功能以及移动互联网对TD—SCDMA终端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TD—SCDMA终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通信技术》2007,(5):I0007-I0007
为了有效配合TD—SCDMA终端招标,加强厂商与运营商的互动交流,更快地推进TD—SCDMA商用化进程,TD—SCDMA技术论坛目前在北京举办“成功商用对终端环节的要求”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TD—SCDMA技术的迅速发展,TD—SCDMA在我国的正式大规模商用指日可待。由于TD—SCDMA技术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相关的测试仪表,尤其是终端测试系统类产品在市场上还很匮乏,用TTCN来实现测量仪表的校准系统领域尚处空白。但这对TD—SCDMA的测试认证带来不便。本文提出一种实现测试校准系统的可行方法,将会对TD—SCDMA测试仪表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展望2007年,TD—SCDMA正在日益靠近最终的商用目标。此外,为了TD—SCDMA未来长远的发展,中国通信产业各方积极开展TD—SCDMA向IMT—Advanced 4G方向演进的标准研究,并将开始进行TD—SCDMAHSDPA的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日,信产部公布了2006年第一批通信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其中包括TD—SCDMA手机、TD—SCDMA与WCDMA之间的测试方法等一系列具体标准,还包括此前备受关注的TD—SCDMA直放站。  相似文献   

18.
施志勇  王雨  张振宇 《移动通信》2006,30(10):65-68
文章首先介绍了TD—SCDMA网络的技术特点,给出了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一般流程;分析了与WCDMA和CDMA2000相比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根据TD—SCDMA网络近期和远期规划的需求,提出了与GSM网络混合组网和独自组网的两种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2006,30(4):48-48
日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大唐移动宣布双方将建立TD—SCDMA联合实验室,此举是推动TD—SCDMA产业迈向商用化的重要步骤。实验室将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两地,并配备全套的GSM和TD—SCDMA网络设备。届时,该实验室将提供一个真实的网络环境,专门用于检测GSM和TD—SCDMA在网络和应用上的互联互通性,以确保在未来部署TD—SCDMA商用网络中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的无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电信科技》2007,(B07):72-74
众所周知,2005年年中结束的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证明了TD—SCDMA系统完全可以大规模独立组网,同时基于时分双工(TDD)模式特性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的关键技术也得到了有力验证。在TD—SCDMA产业已经取得全面突破,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规模商用已成必然的情况下,我国提出的这一3G标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运营商(尤其是新运营商)在3G建网时进行制式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