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志雄 《工业建筑》2012,42(2):92-96
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地基较为少见。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粉细砂的无填料振冲加固特性,包括对初始地下水位影响特点、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地下水位过低对粉细砂加固不利,振冲过程中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与振点和振冲次数关系密切,振冲加固后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总结试验结果,提出了基于疏松粉细砂的工程特性和合理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研究结果定性验证了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加固粉细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虎平  周健  贾敏才 《工业建筑》2005,35(Z1):451-453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通过现场振冲试验,研究了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加固深厚粉细砂吹填土的适用性。在现场试验中,进行了水位测试、静力触探试验、振动碾压前后地表沉降观测和载荷板试验。研究了振冲时地下水位变化对振冲效果的影响,另外还对最优碾压遍数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振冲密实联合振动碾压法可以应用在粉细砂的地基处理中,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原位测试方法分析了振冲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效果,得到振冲加固中地基孔压变化和加固后地基强度增长规律,分析结果认为地基孔压在振冲过程中孔压增长和振冲后孔压消散均较快,加固后浅层土体强度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特别适合于软土工程的勘察,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静力触探(CPT)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国外CPT的发展状况和我国CPT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引进的美国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以及操作方法与技术要点,结合两个现场试验,对我国的原位测试技术与引进的多功能CPTU作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唯一  唐瞻浩 《岩土工程界》2007,10(8):69-70,72
根据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CPTU)技术的特点,特别是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基本规律出发,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CPTU测试结果地主要因素及其原因,为提高CPTU测试效果和测试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鸿运 《土工基础》2012,26(5):96-98
试验采用插塑料排水板+强夯的施工工艺,监测了夯坑及夯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和隆起以及孔隙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强夯加固范围和深度、孔隙水的消散时间以及最佳夯击次数,通过静载荷试验及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7.
振冲法加固砂壳坝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砂壳坝抗震加固的一种新方法--振动水冲法。山东省兴旺坝振冲加固试验表明,砂壳坝的振冲加固与地基振冲加固不尽相同,砂壳坝中存在广阔的非饱和区,而且振冲过程中存在“斜坡效应”,从振冲时坝的动力反应观测资料的分析得知,振动加速度、超静孔隙水压力均随振源距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它们与振源距均呈幂函数关系。探索振冲加固机理得知,饱和松砂的振冲加密是通过三个作用实现的:①径向冲击位移将砂挤入坡内;②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使砂坡液化Q③固结。本文提出了一套振冲工艺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并使振冲区砂壳处于饱和状态是提高振冲效果的关键。这也是兴旺坝壳的加固效果能达到相对密度0.8左右和标贯击数达到40击以上的重要前提。文中还简要地叙述了兴旺坝振冲施工的主要经验,说明这个方法安全、方便、经济,是抗震加固已建的松散砂壳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某工地的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试验,对其孔隙孔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在干密度变化过程中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旨在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管桩水泥土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桩,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广泛。为研究该复合桩在群桩施打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结合现场试验,对打桩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应力及超孔水压力进行分析,并对比施工前后场地内静力触探结果,试验成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影响范围约为12倍管桩桩径,超孔压在施工后24h内消散完毕,打桩后场地径向有效应力提高了1.85~2.92倍,复合桩所在土层侧壁阻力提高了2.05~2.45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地区代表性的粉土进行室内的共振柱试验及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本地区粉土的动力特性和粉土在振动过程中孔隙水的变化规律,重点把粉土的共振柱试验结果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及饱和粘土的剪切模量比与剪应变(G/G0-γ)曲线和阻尼比与剪应变(D-γ)曲线的变化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土的剪模量比要比饱和砂土的大,其阻尼比小于砂土的阻尼比;粉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振次之间的关系可用乘幂函数来表示,其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拟合;结合了本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山西建筑》2007,33(20):90-91
结合南方某重力式深水集装箱码头(底标高-17.0 m)沉箱后壁45.7 m范围的回填砂经深层振密处理这一工程实例,介绍了松散回填砂振密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及振密效果的检测,并对施工与检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沿海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土地基,开展了不同能量级的强夯试验。通过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地面振动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比分析了强夯前后地基土工程性质的变化,评价了强夯产生的振动对地基土液化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做出了评价。为同类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夯击能的强夯地基处理提供了翔实的经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砂桩加固液化砂土的振动台试验为基础,通过测试加固与未加固模型土、同一桩距不同桩长下加固液化砂土的孔隙水压力,试验得出,未加固模型土埋深较浅的土层易液化,液化持续的时间较长,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液化程度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南京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土为粉质黏土与粉细砂交互沉积,呈现"千层饼"状外貌;南京粉细砂是一种以片状颗粒成分为主的粉细砂,与通常的圆形颗粒石英砂有一定区别,片状颗粒成分使得南京粉细砂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DSZ-1型动三轴仪对南京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土及粉细砂进行对比试验,对其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在均压固结条件下,由于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土独特的结构性,其振动孔压发展模式与粉细砂的不同,可以用双曲线进行拟合,而粉细砂的振动孔压发展模式与Seed提出的砂土的振动孔压发展模式相同,可以用反正弦三角函数拟合;在偏压固结条件下,两者的振动孔压发展模式相同,均可以用双曲线进行拟合。此外,无论是均压固结还是偏压固结条件,对于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土,当以轴向双幅应变5%作为液化标准时,其发生液化的振动孔压均达不到围压值。  相似文献   

15.
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通常用于土层划分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国际上CPTU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之一在于采用测得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快速、连续地获得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以避免孔压消散试验费时的缺点。首先简要回顾了基于CPTU测试资料确定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提出了基于位错理论和圆柱面径向流模型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新方法。选取典型场地进行了CPTU测试,并在黏性土场地采用薄壁取土器获得无扰动的原状试样,进行室内水平向渗透试验,在无黏性土场地进行现场钻孔抽水试验。以室内渗透试验和现场抽水试验的结果为参考,对3种基于CPTU连续评价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位错理论适用于评价饱和土的原位渗透系数,然而准确性与所采用的渗流模型有关。对国际标准CPTU探头,孔压过滤环位于锥肩(u2)位置时,采用圆柱面的径向流模型能够获得最为准确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结果,采用球面流或半球面流模型时趋于低估土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水泥对滨海风积砂的固化作用,设计了一系列三轴试验,分析了在高含水量状态下有效围压、水泥剂量和龄期对风积砂应力—应变曲线和孔压曲线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砂样的偏应力峰值和初始有效围压的拟合关系近似呈线性关系;在CD试验中,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试样偏应力峰值明显增强,但低水泥剂量(2%)下偏应力峰值反而比纯砂样低;在CU试验中,由于水泥阻碍了孔压的消散,使得试样强度反而比砂样的略为降低;胶结样峰值强度与水泥剂量的拟合关系近似呈二次项关系;和7天相比,龄期28天对强度的贡献不大。试验结论对研究滨海地区风积砂路用性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盾构隧道为背景,考虑流固耦合作用,通过FLAC3D软件对列车荷载引发的地层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的变化规律。计算中,采用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得到列车轮轨激振力。采用循环活动性准则判别砂土液化。结果表明,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大,超孔压比峰值出现在地表,但其值很小,不会发生液化;两列列车交会通过隧道时,超孔压比近似对称分布,其最大值比单列列车通过情形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8.
林炳星 《土工基础》2008,22(4):46-48,83
通过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项目,详细介绍抛填海砂造地强夯试验的方案,讨论强夯试验的监测方法,根据强夯引起的地面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研究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强夯前后动力触探曲线的对比,确定最佳的强夯施工参数和强夯地基加固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崔春之  朱术云 《山西建筑》2007,33(15):116-117
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值对该建筑场地的各土层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室内土工试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和现场静力触探等室内和实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有关规范与标准,得出了徐州市某一黄金地段户部商都地基承载力的推荐值和设计需要的相关参数,这为基础设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