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3D皮肤模型法评价五味子油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五味子油,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H2O2诱导HaCaT细胞损伤2D、3D皮肤模型评价五味子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依兰烯、β-喜马烯、L-α-蒎烯等37种化合物,五味子油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5.6 mg/m L、9.4 mg/m L;五味子油能提高H2O2处理后的HaCaT细胞存活率,增加3D皮肤模型的表皮层厚度,降低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上调SOD酶和CAT酶活性。研究结果证实,五味子油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为五味子油皮肤抗衰老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D-半乳糖为氧化应激诱导物,用不同浓度(0、37.5、75、150、300 mmol/L)D-半乳糖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合细胞周期分析,研究D-半乳糖的最佳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当D-半乳糖浓度为150 mmol/L时,诱导48 h后,细胞中MDA含量显著上升;细胞中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周期受到影响,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D-半乳糖浓度为150 mmol/L,作用时间48h,能够建立D-半乳糖诱导Hep 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H2O2溶液处理层状钛酸H1.07Ti1.73O4·H2O(HTO),对其实现H2O2插层改性。H2O2分子进入到层状钛酸的TiO6八面体层间,并与层中Ti4+形成过氧钛配位键,提高了TiO6层负电荷密度。利用XRD、SEM、TEM、XRF、FT⁃IR等测试手段对离子交换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2O2修饰后的HTO相对于HTO,其离子交换效率和离子交换容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主要原因是H2O2的引入使TiO6八面体层的负电荷增多。  相似文献   

4.
以CaSO4、Fe2O3作为煤灰典型组分,开展典型煤灰组分与热解产物(热解气、半焦)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并针对一些新反应、新结论利用HSC进行热力学验证.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范围内热解还原气(H2、CO)与CaSO4或Fe2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了H2和CO浓度,升高了CO2浓度.半焦与CaSO4或Fe2O3混合物在高温下逸出大量CO和CO2.结合热力学分析,可以推断固体碳基还原剂被CaSO4或Fe2O3大量氧化成CO和CO2,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物中CO比例逐渐增加,而CO2比例一直下降.此外,实验及热力学研究均证明Fe2O3氧化活性高于CaSO...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恒电流电解技术探讨了分隔式电解槽中以自制的石墨/聚四乙烯气体扩散电极(GDE)合成低碱比H2O2溶液的方法,着重考察了pH值、催化剂(2-乙基蒽醌)载量、电流密度及电解液温度等对H2O2电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35℃时,在分隔式电解槽中以pH=12的2.5%Na2SO4溶液为阴极液、2-乙基蒽醌载量为1 mg/cm2的GDE为阴极,控制电流密度为750 A/m2条件下,经8 h电解可以制得低碱比(0.23)的H2O2溶液,其中H2O2浓度达0.45 mol/L.18 d的连续电解试验初步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约83%)和良好的稳定性,从而为电Fenton和光电Fenton法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实用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含双唑杂环类化合物的模拟废水为对象,采用Fenton氧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pH、反应时间和Fenton试剂用量等影响因子对双吡唑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探究了Fenton处理双唑杂环类结构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3、反应时间为30 min、 m(Fe2+)∶V(H2O2)=1∶20、FeSO4·7H2O投加量2.5 g/L、H2O2投加量50 mL/L,双吡唑去除率可达97.5%,COD去除率可达82.1%。Fenton氧化过程中依次产生更为亲水的中间物质,亲水性越强的物质更难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分别制备形貌为多面体状、颗粒状、球状的尖晶石型CuCr2O4催化剂,测试对比不同形貌CuCr2O4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 结果表明,多面体状CuCr2O4的催化活性最好,且在157 ℃时脱硝效率达到50%,在225~320 ℃脱硝效率超过99%,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性能. 脱硝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多面体状CuCr2O4、颗粒状CuCr2O4、球状CuCr2O4. 采用表征技术分析微观形貌对CuCr2O4脱硝性能的影响. N2吸附-脱附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2O4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5.5 m2/g)和最大的孔容积(0.154 cm3/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2O4相较于其他形貌拥有更高比例的表面活性氧(49.5%)和Cu+(16.2%);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2O4拥有最高表面酸浓度(0.12 mmol/g)及酸强度;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2O4表面活性物种最易还原且数量最多(3.69 mmol/g),使得SCR反应在低温段更易进行. 多面体状CuCr2O4的高表面酸性与氧化还原性,使其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硅藻土、ZSM-5分子筛为载体,以Fe(NO3)3·9H2O为Fe源,制备了Fe/硅藻土、Fe/ZSM-5两种催化剂,分别与H2O2组成非均相Fenton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溶液pH值、温度、H2O2用量、催化剂加入量和反应时间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非均相Fenton体系处理COD浓度为1 110mg/L的垃圾渗滤液,在溶液体系pH值为3.0,反应温度30℃,催化剂投加量折合浓度为1.6 g/L,H2O2加入量折合浓度为0.2 mol/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Fe/硅藻土、Fe/ZSM-5两种催化剂处理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8.78%和92.58%。  相似文献   

9.
以毛柄金钱菌为碳前驱体制备了一种生物质多孔碳材料(BPC), 并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以此构筑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BPC/GCE).采用扫描电镜(SEM)、 X射线粉末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拉曼(Raman)光谱和氮气吸附 - 脱附测试对BP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 交流阻抗法(EIS)及电流 - 时间曲线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基于BPC/GCE电极的H2O2传感器在15~300 μmol/L范围内, H2O2的浓度与传感器信号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7.5 μmol/L,且抗干扰能力强.利用所制备的H2O2传感器检测人尿中的H2O2显示,其加标回收率为95.9%~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2.8%~8.7%,因此该方法可用于人体液中H2O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种不同形态铁(EDTA-Fe(III)和柠檬酸铁)在5种常用缓冲溶液(碳酸盐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和Hepes缓冲液)中催化H2O2-NO2?导致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的蛋白硝化和脂质过氧化,以此来探讨缓冲溶液及催化剂的选择对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在5种缓冲溶液中,EDTA-Fe(III)和柠檬酸铁均能够有效地催化H2O2-NO2?,导致BSA发生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其中,蛋白质硝化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最高,而脂质过氧化在Tris-HCl缓冲液中最高。不同缓冲液中,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的程度有所不同,这表明缓冲溶液对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同一种缓冲溶液而言,EDTA-Fe(III)和柠檬酸铁催化H2O2-NO2?导致BSA发生的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也有所差异,表明催化剂的选择同样对蛋白质硝化和脂质过氧化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磷化钨催化剂前体的H2-TG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酸氢二铵和偏钨酸铵为原料,制备了WP前体。分别采用共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负载量 为30%的WP/γ-Al2O3 催化剂前体(I-Cat,H-Cat)。采用共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不同助剂Ni,Co,V的负载量为 30%的WP/γ-Al2O3 催化剂前体(I-Ni-Cat,I-Co-Cat,I-V-Cat),对制备的催化剂前体在一定的氢气氛下进 行了热重(TG)分析,探索了WP催化剂的制备机理和制备方法,以及助剂对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前体磷化还原程度 的影响。结果表明,WP催化剂前体在一定的氢气氛中可以被完全还原磷化为WP;I-Cat和H-Cat表面的钨物种 均不能被完全还原磷化为WP,在载体表面可能形成了-Al-O-W-P结构的物种。与H-Cat相比,I-Cat表面 的W 物种更难被还原磷化为WP。助剂Ni使I-Ni-Cat的起始还原磷化温度明显降低;助剂Co使I-Co-Cat还 原磷化程度提高;而助剂V使I-V-Cat的还原磷化变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2.
以CoOCl2·6H2O为钴源,NaOH为沉降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Co3O4纳米粉末,并以Co3O4纳米粉末为敏感材料制作了旁热式气敏元件。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Co3O4纳米粉晶粒平均粒径15.6 nm。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元件在80 ℃、臭氧质量浓度为4.280×10-8 g/mL的条件下,对2.009×10-7 g/mL乙醇的灵敏度达到29,而空气中时元件对乙醇的灵敏度仅为4,O3的加入提高了Co3O4气敏元件在80 ℃的灵敏度,并将对乙醇气敏的最佳工作温度由100 ℃降低至80 ℃,实现了Co3O4在低温下(80 ℃)的气敏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以三聚氰胺、偏钒酸铵、硼酸为前驱体,通过煅烧法制备V2O5/g⁃C3N4催化剂。采用XRD、FT⁃IR、XPS、SEM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以V2O5/g⁃C3N4为催化剂,乙腈为萃取剂,H2O2为氧化剂对模拟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进行考察。探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萃取剂体积、n(H2O2)/n(S)以及不同硫化物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模拟油体积为5.0 mL、萃取剂乙腈体积为3.0 mL、n(H2O2)/n(S)=8、催化剂质量为0.02 g、反应温度为30 ℃和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DBT的脱除率达到91.9%,经过5次催化剂再生后脱硫率仍可以达到85.7%。  相似文献   

14.
鲍鱼性腺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水解结合乙醇醇沉的方法从皱纹盘鲍性腺中提取多糖(CAGP),并研究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对于正常小鼠,200 mg/kg的CAGP可有效提高其肝组织中CAT活力及T-AOC能力(P<0.01),降低血液与肝脏MDA浓度(P<0.01);CAGP还可显著降低脑组织MAO活力(P<0.01).对于四氧嘧啶致氧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农药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来降解农药废水.将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作为催化剂,采用类芬顿法研究了H2O2浓度、p H值、非晶条带用量和初始敌敌畏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2浓度为0. 82 mol/L、p H值为2、非晶条带用量为3 g/L、初始敌敌畏浓度为600 mg/L时,1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5%,而采用传统芬顿法COD去除率仅为50%.当非晶条带循环使用5次后,其结构保持不变且降解效果未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选择合适的提取剂从苦瓜中提取具有抑菌效果的物质并进行生物活性分析。有效提取方法是使用浓度为70%的乙醇浸提,超声波破碎,正丁醇萃取,萃取物再通过聚酰胺分离纯化后,使用不同浓度乙醇进行洗脱,粗提液、萃取相和洗脱液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苦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苦瓜提取物对H2O2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定性分析显示提取物中含有皂苷、黄酮、多酚和有机酸等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