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效明 《山西建筑》2011,37(11):97-98
结合超长、超重横担铁塔施工难点及特点,介绍了三种简单实用的组塔施工方法,并分析了各施工方法的原理及施工要点,通过组塔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了超长、超重铁塔组立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该项目中铁塔组立锁具的受力情况,在确保其安全系数达到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底座安装、抱杆起立等内容的操作要领,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保证铁塔在电力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维系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梁英 《山西建筑》2014,(35):114-115
针对±800 k V特高压直流线路铁塔的特点,分析了组塔的难点,确定了组塔的方法,并对抱杆进行了选择,着重对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方法作了论述,以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特高压直流线路铁塔组立施工。  相似文献   

4.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铁塔与普通的高压和超高压铁塔相比,具有铁塔高、结构尺寸大、吨位重、横担较长的特点,铁塔组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结合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江苏段)铁塔组立的具体实践,重点介绍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铁塔组立过程中的监理安全管控要点。  相似文献   

5.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方式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广泛使用,风荷载是户外施工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风力会引起吊装设备的晃动,增加拉索系统的负担,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对风载条件下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吊装进行力学仿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施工现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抱杆起吊过程中外拉线、承托绳和起吊绳张力进行分析,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确定经验计算公式适用情况,为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前工器具选型、施工中实时监测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于受停电时间限制或对工期紧的组立钢管塔施工,采用吊车及悬浮抱杆混合组立施工,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及降底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660kV直流复合绝缘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660 kV直流复合绝缘子硅橡胶配方优化设计、均压环优化设计,原材料选用与处理以及其它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情况。对复合绝缘子的伞裙进行优化设计后,不仅改善了其直流污闪特性,明显提高了单位绝缘距离的污闪电压,而且能够在减少积污、提高耐湿闪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加装所设计的均压环后,能有效的抑制起晕场强,满足不起晕的要求;采用优化的硅橡胶配方显著提高了硅橡胶伞裙护套的工艺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和憎水性;改进HTV密封设计和选用芯棒新材料能够为产品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660 kV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系列产品能够满足±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17,(7):49-53
塔身高、横担超长及刚度不均匀是±1 1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铁塔的显著特征,与普通高压输电塔相比,其"头重脚轻"现象更为严重,风荷载的作用效应及风振响应更加复杂。通过运用Davenport风速功率谱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脉动风速,并考虑风荷载的空间相关特性,模拟分析B类场地43 m/s基本风速下该输电塔的风荷载时程;开展该铁塔风致响应的数值分析,研究其风振特点、顺风向风振系数计算方法及沿高度变化规律。基于风振响应分析可知:±1 100 k V特高压铁塔的风振系数沿高度并呈成线性分布,即在横担附近存在较大突变,与现有计算理论不相符;由于风振系数相关规范值忽略结构物外形、质量沿高度不均匀变化的影响,未能准确反映整塔风振系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且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90m微波铁塔,采用内外拉线,双木小抱杆,分解组立施工方法吊装;技术适用性好,机索具配置简单,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00 kV长悬臂输电塔结构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结构的力学特征与传统输电铁塔有较大差异,其风致响应和风振系数具有研究意义。在论证DL/T 5154—2012《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忽略结构物外形、质量沿高度突变的影响,未能准确反映整塔风振系数的基础上,基于MATLAB采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法对大气边界层的脉动风速进行了模拟,利用ABAQUS软件对该输电塔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根据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输电塔结构塔身和横担部分的风振系数,并进行安全性验证。经分析可知:风振系数沿高度呈线性分布,但在横担附近存在较大突变,且沿长悬臂方向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1.
杨占卫 《山西建筑》2014,(6):115-116
介绍了内拉线抱杆组塔的施工工艺流程,从施工现场布置、塔材吊装、抱杆拆除三方面阐述了内拉线抱杆组塔的工作方法及要求,并指出该方法减少了地锚及操作人员,提高了施工工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首先,提出了高压配电线路铁塔属高耸结构,铁塔的材料、结构、受力情况及基础形式与普通建筑物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及勘察失误、设计不当,或由于施工质量不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造成高压配电线路铁塔基础不均匀沉降,使铁塔倾斜、挠曲.这种情况轻者影响铁塔的正常使用,重者发生倒塔断线事故.然后,对高压配电线路铁塔加固纠偏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龙  钱朝军 《建设监理》2022,(12):75-76
通过对落地双摇臂抱杆组塔相关规范研究,结合在白鹤滩—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对落地双摇臂抱杆组塔的监理经验,介绍了落地双摇臂抱杆组塔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高海拔地区低温缺氧、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施工难度大。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施工难题,研制了一种具有可拆分式标准节的施工抱杆。通过将标准节设计为多片组装式并选用合理的钢结构材料及钢铝组合比例等方法将抱杆本体单重降低,以降低抱杆在人力搬运及组装的劳动强度,也便于机械运输及机械装卸。首台研制的可拆分式抱杆样机经检测及试验后,完成了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第十标段453、421号铁塔的组立施工。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305-310
以±660kV银东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实际工程参数,利用PSCAD/EMTDC仿真工具,搭建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采用仿真软件PSASP对逆变侧山东电网进行等值建模。在介绍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及交流输电系统单相接地的基础上,对青岛换流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银东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数学推导和仿真结果,分析了换向失败的机理和各种原因,提出了提前发触发脉冲和增大超前触发角来减少换相失败的措施,为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缪谦  黄克信  夏拥军 《施工技术》2012,41(24):96-98,101
使用直升机组立输电线路铁塔在国内外电网建设领域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其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对环境破坏很小、可大幅减少施工人员作业等优点。输电线路铁塔直升机组立施工技术对工艺方案、配套对接辅助系统、操控人员技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结合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青海格尔木换流站接地极铁塔的直升机组立施工,研究探讨了对接辅助系统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及组织实施。通过工程成功应用表明:研究的对接辅助系统安全可靠、施工方案合理可行,为电网建设中其他类型输电线路铁塔的直升机组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汪瑞  周焕林  秦大燕  韩玉 《钢结构》2012,27(6):54-57
组立四川合江一桥扣塔所用的抱杆属于特种起重机械,抱杆立柱通过拉线与扣塔连接。采用ANSYS软件,对抱杆结构体系进行多种典型荷载工况下的静力特性分析,研究其承载规律。静力计算结果表明:摇臂抱杆顺风向位移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加;摇臂根部与下套架连接处的应力最大;主体结构主材轴力一般较大;斜材轴力相对较小。各层腰环拉力从下至上逐渐增大,吊重对侧的内拉线和锚固绳的拉力都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某新型特高压直流输电铁塔ZC-X的结构安全性,给设计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铁塔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包括断线、大风工况在内的6种工况,对铁塔进行了非线性大变形的受力变形行为分析,揭示了各工况下的结构薄弱部位及破坏机理,分析了各工况下铁塔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各工况下的铁塔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铁塔的结构设计方案总体合理,在典型工况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但一些工况下横担主材杆件为结构的薄弱部位,应该在结构设计中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闫宝磊 《河南建材》2021,(10):82-84
近年来,随着赞比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所对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越来越多.在此环境下,我公司承建了赞比亚东部省一条电压等级为132 kV的输电线路,线路全长305 km,共有铁塔937基.为了提高我公司输电线路施工工艺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决定在该条输电线路上大范围采用桩式基础设计与施工.国内外灌注桩基础施工的研究很多,但对于铁塔桩式基础的研究却较少,而赞比亚之前虽然有采用此项技术用于其他132 kV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但是目前没有发现有系统的研究资料.因此,在高压输送电项目中,铁塔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还需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对设计进一步优化,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