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溶解竹纤维素,通过浸没沉淀(Loeb-Sourirajan,L-S)相转化法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探究不同含水量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特点及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再生纤维素膜内部的指状孔收缩,平均孔径减小,膜结构趋于均匀致密,从而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力学性能和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性能;含水量为50%时,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为92.8%,拉伸强度为1.46 MPa,膜通量为19.4 L/(m^2·h),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为96.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历史,成形及表面处理技术,全球及我国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全球再生纤维素膜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分析了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以NaOH/尿素/硫脲、[Amim]Cl、[Amim]Cl/DMF和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4种溶剂作为纤维素浆粕的溶剂体系并制备再生纤维素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再生纤维素及再生纤维素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将纤维素溶解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再生纤维素晶型均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及再生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再生纤维素膜性能及成本核算方面考虑,[Amim]Cl /DMF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高强度、高透明度和表面平整的再生纤维素膜,本研究采用加热干燥处理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性能。研究表明,提高再生纤维素膜干燥的处理温度可以强化纤维素分子链间的致密结合效果,最终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透光率,降低再生纤维素膜的表面粗糙度,也大幅度提高了再生纤维素膜的强度性能;同时提高干燥压力可以进一步强化干燥处理的效果。在干燥温度80℃和干燥压力0. 1 MPa条件下,可以制备出透光率95%、厚度10μm、表面粗糙度13 nm、拉伸强度122 MPa的透明再生纤维素膜。  相似文献   

5.
为将纳米纤维膜应用于蛋白质分离处理,用静电纺丝和化学改性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PAN∕ RC)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对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将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作为分离层,构建膜分离系统并分离纯化血清白蛋白,通过调节操作压力和过滤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其分离纯化过程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10 MPa、过滤时间为1.5h条件下,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对蛋白质的截留率达到80.04%,膜通量达到1.85L ∕ (m²?min),与商用聚醚砜超滤膜相比,在截留率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膜通量有了数倍的提升;同时再生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能力,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纳米纤维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竹纤维素再生膜为基膜,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共混溶液为涂覆液,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交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纤维素复合纳滤膜。研究了纳滤膜的制备工艺和对NaCl、Na_2SO_4、MgCl_2、MgSO_4、CaCl_2(500 mg/L)的截留性能。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共混溶液质量分数2.0%、共混比1∶3、环氧氯丙烷质量分数3.0%条件下,纤维素复合纳滤膜的膜通量为13.75 L/(m~2·h),Na Cl截留率为48.15%,较纤维素再生膜的膜通量(487.81 L/(m~2·h))下降明显,较纤维素再生膜的截留率(1.52%)有明显提高。对几种无机盐的截留性能顺序为:Na_2SO_4﹥Mg SO4﹥Na Cl﹥Mg Cl2﹥Ca Cl2。相比纤维素再生膜,纤维素复合纳滤膜的抗张力为83.31 N,比纤维素再生膜的抗张力(46.65 N)提高了44.0%,膜伸长量4.7 mm,伸长率9.40%,抗张强度5.554 k N/m,机械性能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于水处理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壳聚糖,本文简要概述了四类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用于水处理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壳聚糖,本文简要概述了四类天然高分子水处理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综述了纳滤膜的分类、分离机理、膜污染以及控制膜污染的几种方法。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其独特的分离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膜工业的不断发展,纳滤膜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王帅  刘鹏涛  侯佳玲 《中国造纸》2016,35(12):60-63
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素制备的一种新型材料。利用CNC胶体悬浮液的自组装性能形成的胆甾型液晶相,通过超声并添加相应电解质等方法,可以制成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CNC彩色膜。本文介绍了CNC的制备方法,CNC彩色膜的形成原理、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CNC彩色膜应用受到的限制,并提出了CNC彩色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膜污染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从膜分离过程前、膜分离过程中、膜分离过程后3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真空膜蒸馏 (VMD)过程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 ,本文分析了影响VMD过程的主要因素 (真空度、进料温度、进料流速和浓度等 ) ,对目前VMD过程实验研究 (易挥发物系和难挥发物系 )、过程模拟研究及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方面进行评述 ,提出了VMD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进而指出VMD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多种膜分离技术生产霉酚酸的工艺。通过陶瓷膜、超滤膜、纳滤膜的组合试验,对膜组件进行了筛选,得到了优化的试验方案。通过工艺优化,霉酚酸收率提高至65%~70%,有机溶剂用量减少70%,溶剂损耗减少80%以上,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质量,使工艺过程更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4.
膜分离技术在食醋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具有简单、高效、低能耗等优点,以其分离过程无相变、无化学变化并适用于多种物料分离的特点,而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文中系统概述了膜在食醋生产过程中膜的选取、过滤过程条件优化、防止膜污染以及膜清洗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我国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食醋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超滤膜对谷氨酸发酵液的除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滤膜在谷氨酸发酵液中的过滤效果及其清洗工艺.结果表明:超滤膜在谷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去除率达到98%以上,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9%,NH4 -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18%,而氨基酸基本无截留;超滤除菌后需采用碱液、氧化液、酸液进行分步清洗,各种清洗溶液的最佳浓度分别为:NaOH溶液20g/L、漂白水30g/L、硝酸溶液15g/L.  相似文献   

16.
脂肪酶的膜固定化和酶膜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讨论了脂肪酶的膜固定化方式和方法,综述了脂肪酶膜反应器的应用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造纸黑液的组分入手,简单介绍了膜分离技术,重点讲述了陶瓷膜处理造纸黑液的一些研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简单对陶瓷膜处理造纸黑液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酿酒酵母因其发酵工艺成熟主要被用于燃料乙醇生产及酿造行业。然而发酵过程中乙醇积累对酵母细胞的毒害是限制乙醇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乙醇积累引起的细胞膜变化是研究酵母细胞乙醇耐受性的重要方面。该文介绍了乙醇对酵母细胞膜的作用机理,以及膜脂质,膜蛋白,膜特性与乙醇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细胞膜在酵母乙醇耐受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Membrane stress and apparent water flux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pressure and milk concentration during unstirred ultrafiltration of milk with a polysulphone membrane. Membrane properties changed considerably after exposure to six common membrane cleanser's with notable changes in the rate of declines in milk flux (Q), increase (inorganic and organic cleansers) and decrease (surfactants) in relative hydraulic resistance (RHR) values.  相似文献   

20.
超滤膜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迷了超滤膜改性国内外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共混改性、化学改性、低温等离子体改性、高能射线辐照改性和紫外辐照改性等方法及其改性效果与特点,并指出这些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