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 15-151—2019)提出一套与我国抗震规范体系接轨的基于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小震构件承载力设计,大震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以AutoCAD为基础开发基于构件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BIM平台PBSD,该平台深度融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 15-151—2019),对强震作用下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及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从构件层次反映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最后利用该平台对某超高层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分析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揭示结构的屈服机制,充分论证该超高层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构件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已被世界各国规范广泛接受,但该方法无法准确回答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是否倒塌。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 15-151—2019)提出一套与我国抗震规范体系接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小震构件承载力设计,大震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该方法建立了构件破坏形态划分准则和不同构件性能水准下位移角限值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性能水准与构件破坏程度的对应关系,使构件性能水准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根据大震作用下构件最大位移角,判断构件损坏程度和结构是否倒塌。通过一栋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连体结构抗震设计,计算大震作用下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及承载力,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仅通过小震作用下结构整体指标无法准确评估复杂结构在大震下的安全性,在构件层次对变形和承载力进行复核,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震计算设计方法与中震计算设计方法展开对比分析,研究两种设计方法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区别。重点论述基于构件的“两水准两阶段”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即“小(或中)震结构弹性计算、构件承载力设计,大震结构弹塑性计算、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的抗震思路和设计方法。实现基于构件层次的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与基于构件试验的混凝土结构经典理论的理念保持一致。通过一栋复杂连体建筑的结构超限设计,重点论述定量评估大震作用下构件正截面变形能力、斜截面承载能力以及构件损坏程度。结果表明,通过大震作用下的构件性能评估,可以发现结构抗震薄弱位置和薄弱构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可实现结构抗震性能的精准优化,保证结构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用轻骨料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构件具有自重轻,保温和抗震性能好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弱点,如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较低,收缩徐变较大等,致使这种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裂缝宽度较大。为克服这些弱点,一般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尤其是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既可满足构件对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构造方面修订和新增的内容。要点为预应力作用参与相关荷载组合,预应力新材料,裂缝控制及裂缝宽度验算,考虑内力重分布进行调幅的计算,施工阶段验算要求,改进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值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局部承压间接加强钢筋的配置和防止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裂缝的配筋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及抗震设计,以及新增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定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工程设计尤其是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但现行国家规范对性能设计的规定仅考虑宏观层面的层间位移角及使用承载力对构件进行控制,而不涉及到构件的变形。建立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弹性设计的钢框架-核心筒模型,并使构件应力比尽可能接近1.0。利用FEMA 356中的性能指标,对结构进行性能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同时采用层间位移角及构件变形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余伟民  姚山 《山西建筑》2012,38(27):43-44
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抗震设计中单个构件与概念设计,水平向地震作用与竖向地震作用,对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抗震性能的评价,对规范中关于预应力度公式的理解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朱步红 《山西建筑》2005,31(23):59-60
从结构受力构件的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的预应力抗震加固、预应力的卸荷加固等方面介绍了广义预应力技术在建筑物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对建筑物的加固改造设计、施工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公平  周欣 《建筑知识》2014,(6):118-118,120
本文主要分析后张预应力装配式不对称混合连接框架的设计方法,结构在大震下的变形验算采用DRAIN-2DX程序建模进行分析,并判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抗震设计及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工艺及其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榀双层双跨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对其构件制作、连接构造、装配工艺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其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耗能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构造简单、装配便捷,结构破坏形态为梁铰延性破坏,延性系数大于4,极限位移角达1/22,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良好,结构性能达到“等同现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某带钢-混凝土组合桁架高位转换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分析、主要抗震措施以及节点构造设计.分析表明转换桁架下弦、腹杆采用钢结构、上弦结合楼板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这一能充分发挥材料各自长处的新型组合转换结构性能优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钢筋砼抗震连系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钢筋砼高剪力墙中跨高比小于2.5的连系梁提出了一种新的抗震方案:用纵向水平缝把连系梁分为上、下两个相同构件,但它们在跨中却有砼键连系着。本文介绍了这种抗震连系梁试验的主要结果、承载力和截面抗弯刚度的汁算公式以及延性与耗能的性能,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傅传国  王广勇  蒋永生 《工业建筑》2004,34(1):32-35,65
就一种大跨度叠层空腹桁架整体转换结构的杆件受力性质 ,施加预应力引起的转换结构杆件轴向压缩对结构的影响 ,参与整体转换的结构层数变化对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转换结构水平与竖向杆件间的刚度关系以及抗震设计基本原则诸项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探讨了该种转换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并提出相应设计建议 ,进而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建筑结构在历次地震中的震害分析,从场地及地基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建筑形体及构件的合理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构件之间细部构造措施以及考虑非结构构件对主体的影响五个方面来阐述概念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通过2001、2010新旧抗震规范的对比来体现当前概念设计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剪扭复合受力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 8根承受双向偏压剪和反复扭矩作用构件的模型试验 ,对构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及耗能能力、承载能力等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基于抗震设计的复合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恢复力模型。  相似文献   

16.
杜毅 《山西建筑》2009,35(31):57-58
结合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归纳了目前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措施三方面提出多层砖房抗震设计的建议,以确保房屋抗震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CCTV新台址主楼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建筑造型和结构体系独特,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异常复杂。本文首先研究了结构的自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1、2阶振型表现为沿两塔楼对角线方向的平动变形,并伴随塔身扭转变形以及大悬臂竖向振动,其3、5、7阶振型以扭转为主。在自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结构的小震、中震弹性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构件承载性能的分析建立了弹塑性计算模型,并应用此模型进行了结构大震弹塑性时程响应和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依据抗震性能指标校核了结构及构件的承载力。基于FNA进行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50的限值条件。推覆分析分别采用以加速度相关和质量相关的横向力分布模式,正、反向加载进行计算,按照目标位移法和能力谱法确定结构的地震响应以及推覆过程中塑性铰的分布状态。基于三套地震作用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0年使用年限换算设防烈度及地震安评报告)的计算结果,综合评估了结构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伟 《山西建筑》2007,33(30):107-108
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桥梁震害,对比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一些关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想法,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瞿岳前  杨将  汤卫华 《山西建筑》2009,35(35):37-38
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4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即按延性系数设计法、能力谱方法、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和能量分析法,并讨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完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20.
揭伟 《城市建筑》2014,(4):65-65
地震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和极大的危害性,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进行抗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对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