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是微纳米领域重要的微力传感器,而微悬臂梁的杨氏模量又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由于微悬臂梁的尺寸处于微米级,有些特征尺寸甚至达到纳米级,常规的测试结构材料特性的检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急需研究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对微悬臂梁的机械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悬臂梁振动固有频率测试的杨氏模量测试方法.使用本方法时,首先建立待测微悬臂梁在空气中的振动模型,并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计算结构尺寸相同但杨氏模量不同的各种微悬臂梁在空气中的振动固有频率,然后实际测量微悬臂梁的振动固有频率,和实验结果最接近的仿真结果所对应的杨氏模量参数就是待测微悬臂梁的杨氏模量.本文最后对Mikromaseh公司生产的NSC型探针的杨氏模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用AFM表征了络合锌的谷胱甘肽与三氧化钨溶胶掺铂晶化薄膜的表面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络合锌的谷胱甘肽的分子为七连环状结构,七连环上的两个离子或离子基团与两条长链相连,一个离子或离子基团与一条短链相连;这解释了谷胱甘肽与Zn2 、Fe3 等过渡金属离子络合并使其被螯离,消除了其氧化性,从而提高了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性.三氧化钨溶胶掺铂薄膜经460℃热处理后晶化,其元胞为正六面体,内含一个WO6八面体,氧离子位居六个面心,钨离子处于体心,自然生长面为002面,晶格常数为(0.75±0.05)nm,氧离子的间距为(0.55±0.05)nm.解释了谷胱甘肽与Zn2 、Fe3 等过渡金属离子络合并使其被螯离,从而消除了其氧化性,以及掺杂一定含量的铂后改善了三氧化钨溶胶的氢敏特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4.
微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油酸表面改性后的F e3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苯乙烯中,并采用微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用于生物功能材料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得到较好的球状产物,粒径范围在15μm~25μm,该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和超顺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和磁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磁强计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建立红霉素明胶微球中红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0.1mol/L磷酸二氢铵(三乙胺调节至pH6.5)乙腈(体积比67:33),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红霉素质量浓度在0.0992-0.496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95%(n=9)。结论本文方法可用于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分散聚合法合成2~6μm单分散好的聚苯乙烯微球,分别考察单体、稳定剂的两步加料方式,以及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加料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微球的单分散性;随着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最终得到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虽有所增加,但微球粒径分布变宽。将反应液体积放大、单次合成聚苯乙烯微球量不低于250g时制备出的2~6μm系列的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可知,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球形度均大于0.9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标准计量、分析化学和吸附等领域.方法 本文综述了聚苯乙烯(PS)微球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单体、分散剂、引发剂、反应介质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对PS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功能化聚苯乙烯的方法,如磺化、羧基化、氨基化等,接着探讨了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在染料分子、重金属、残留农药等环境污染物吸附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聚苯乙烯微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论 聚苯乙烯微球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功能化的制备以及吸附性能的提升上,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光聚合物微球和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微球3种新型的聚合物功能微球。最后,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的功能性会不断展现,研制成本也必将进一步降低,其用于油田调驱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高分子微球的相关制备技术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聚合物微球在医学、生物、电子、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特殊功能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5.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的浓度,分散介质中乙醇与水的比例对制备PS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动态光散射(DLS)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备粒径200~1000nm范围内可控、球形度良好、表面光滑、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相似文献
16.
用分散聚合法合成4~8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对体系的黏度、微球分子量及微球密度等结构参数的影响,同时考察反应温度以及单体、引发剂和稳定剂等分散聚合的主要组分对所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0℃时,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结构最致密,微球产率较高,微球耐有机溶剂的能力较强;随着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最终得到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虽有所增大,但微球粒径分布变宽;随着稳定剂用量的增加,最终微球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7.
PNIPAAm接枝PAN/PSt热敏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和端基置换反应,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热敏性大分子单体。以此为反应性分散稳定荆,在与丙烯腈/苯乙烯进行的三元分散共聚合中,一步合成了PNIPAAm接枝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合物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光散射(LLS)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微球其粒径均一、分散稳定性好,并具有明显的热敏性特征,为一类新型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18.
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聚合物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将近年来研究出现的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分为普通型、功能型、杂化型、带可移动核型四大类,对它们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DVB)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微球,并采用热交联方法对产物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了耐热型聚苯乙烯微球。差示热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热处理前DVB的添加量从5.5%增加到15%,其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基本保持在117℃左右不变;高温热处理使悬挂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乙烯基双键发生自由基聚合交联反应,产物的交联密度提高,Tg明显提高,并且随着DVB添加量的增加Tg不断上升。产物热处理温度越高所需热处理时间越短,但是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分子链会发生热降解副反应,导致Tg下降,较优的热处理条件为195℃时热处理1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