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钻井测试资料、地震资料和盆地模拟技术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史和油气运移史进行了研究.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经历了3次"幕式"聚集与释放,压力演化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莫里青断陷现今地层压力以常压为主,局部残留弱超压;岩相、沉积速率、生烃作用及断裂活动对地层压力差异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莫里青断陷超压释放期油气运移活跃,超压释放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渐新世中晚期是莫里青断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尖山构造带和靠山凹陷处于双阳组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靠山凹陷西北部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富集程度较高,是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5表2参25  相似文献   

2.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温-压系统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出发,应用地温一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莫里青断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一压系统的特征,并结合构造分布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莫里青地区地温梯度总体较高,地温异常在平面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地温场的分布对生油门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2400m为界,深部发育弱异常高压,油气垂向运移力较弱,发育弱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受温压系统和构造格局的影响,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下部弱高压型温压系统的中上部,横向上则主要集中在相对低能的温压分区内。  相似文献   

3.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综合应用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建立该区双一段层序地层格架,实现了莫里青断陷双一段地质统层,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双一段为一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划分为MSC1和MSC2两个中期层序,其中将MSC2进一步划分为SSC1、SSC2、SSC3三个短期层序。莫里青双一段沉积体系分布与演化受构造活动强度变化和基准面变化的共同影响,莫里青断陷的西南部、东南部、东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西北部陡坡带发育湖底扇沉积体系,其它地区发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民屯凹陷原油以高含蜡著称,原油凝固点高,高凝油与稀油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特点.本文通过构造特征、沉积组合特征、原油组分、油源对比以及油气的运聚分析,认为不同性质原油的生成与生油母质类型的差异有直接联系,而特定的沉积组合和构造条件是导致不同性质原油分布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莫里青断陷为伊通盆地最南端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文重点阐述了莫里青断陷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相展布。  相似文献   

6.
莫里青油田区域构造位于佳伊盆地伊通地堑南端的莫里青断陷[1],油田含油层位主要为下第三系双阳组二段,储集层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截止到目前,莫里青油田共完钻各类探井17口、开发井1口,对该区目的层双二段油藏控油因素进行分析对油田的勘探开发非常重要。1储盖组合条件及其与构造的匹配关系莫里青油田双二段砂泥岩频繁互层,不同时期的砂体垂向上互相叠置,其上发育有区域性盖层双三段大段深湖相暗色泥岩,该泥岩厚度一般大于100m,在全区分布稳定,与双二段各种微相砂体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这是油层在双二段富集的主要原因。莫里青…  相似文献   

7.
莫里青断陷天然气成因与运聚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莫里青断陷烃源岩成熟度不高,在断陷的大部分地区只发现油藏,其溶解气含量也很低,但在断陷的东南部靠近东南缘的伊23井和伊14井发现了以气为主的气藏。认为莫里青断陷的天然气并非典型的油型气,也不是典型的煤型气,而是与其特定的母质类型有关的天然气;莫里青地区的天然气主要与凹陷深部的烃源岩亲缘关系密切;向东南方向,天然气发生明显的运移分异作用,伊23井和伊14井气藏是油气运移分异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伊通地暂原油的重要性质是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值主要在-29‰至-26‰之间。显示出较重的碳同位素特征,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在低熟油,依据最新地化分析资料研究认为:原油性质与伊通地暂特殊的原油母有关;目前已经发现的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而非低熟油,部分为高成熟原油;由南部的莫里青断陷到鹿乡断陷,再到北部的岔路河断陷,原油成熟度逐渐增高。图4参4(刘鸿友摘)。  相似文献   

9.
��������ͨ����䵼��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气运移的通道称为输导层或运载层。研究表明,伊兰-伊通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输导管: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及断裂。储层砂体、基岩不整合主要作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断裂既可作为油气的遮挡层又可充当油气运移的通道,这与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有关,作为运移通道时主要起着担当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或导致油气直接散失的作用。伊兰-伊通盆地可分为岔路河断陷、鹿乡断陷和莫里青断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上述三个断陷的输导体系存在着差异,并控制了其油气的运聚和分布:①砂体分布特征决定了莫里青断陷油气以近距离运聚为主,而断裂和基岩不整合面也为较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②双二段砂层是鹿乡断陷大南凹陷生成的油气大规模向五星构造带运移的优质输导管;③断裂在岔路河断陷中起垂向油气运移通道作用,对浅层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有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济源凹陷为一个中新生代沉积断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凹陷内油藏形成条件具有下列特征:(1)中生界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较好,热演化程度高;(2)下第三系储层发育,但以中低孔渗储层为主;(3)局部构造发育,圈闭类型多,以后邓构造最有利;(4)邓2井油藏属于以中生界为油源岩、下第三系为储集层的古生新储断块油藏。  相似文献   

11.
位于伊通盆地南端的莫里青断陷,目前共有53口探井钻达基岩,多口井见油气显示,有2口井获得工业油流,证明莫里青断陷基岩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对基岩油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还缺乏相应的认识。文中在对莫里青断陷古近系的断裂发育及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圈闭形成时期及特征,将莫里青基岩潜山划分为古地貌潜山、同生潜山、后生潜山3大类。研究认为,永吉组沉积时期活动的断裂与烃源岩的生排烃期相匹配,是沟通源岩与基岩圈闭的有效运移通道,这些断裂与不整合面、砂体构成良好的阶梯状疏导体系。基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断裂活动对于裂缝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断裂影响有利储层的分布。综合分析各项因素认为,同生断阶潜山对基岩油气成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皮山北新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皮山北1号背斜构造高部位,该井在白垩系获得油气,但油气源存在较大争议。原油轻烃特征表明,该井原油具有Ⅰ型母质类型来源的特征;原油饱和烃特征表明,生烃母质以泥质岩为主,但与塔河、玉北奥陶系原油有一定差异。原油二维色谱分析表明,该井原油与玉北、塔河、巴楚泥盆系原油均位于海相泥页岩的范畴;原油碳同位素特征表明,该井原油母质类型差于玉北奥陶系及巴楚巴什托石炭系原油。该井原油成熟度高于玉北奥陶系原油。通过该井白垩系油气与其周缘塔西南4套主力烃源岩生标特征的对比,认为皮山北新1井白垩系原油主要来源于塔西南海相石炭系烃源岩;天然气生源母质类型与塔西南柯克亚气田类似,有侏罗系腐殖型有机质来源天然气的贡献。皮山北新1井白垩系新层系油气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塔西南中新生界碎屑岩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烃源岩“TOC”、热解、族组分、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等地球化学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彰武、昌图断陷九佛堂组烃源岩和原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彰武断陷原油来源于九佛堂组下段烃源岩,昌图断陷泉1井原油与九佛堂组上段烃源岩有较高的亲缘性。结合松南地区其他有工业油气发现的重要断陷九佛堂组烃源特征对比分析,认为九佛堂组为全区主力烃源岩,具有高丰度、多类型和低演化程度的特征,烃源岩分布与油气富集程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受断陷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和埋深及后期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九佛堂组下段烃源岩比上段烃源岩更具生烃潜力,成熟度是烃源岩重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落实断陷内九佛堂组有机质成熟度、优质烃源岩发育层段和平面展布范围,寻找良好的源储配置和合适的近源圈闭是松南地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敏感性储层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里青断陷位于伊通地堑的西南部,是一呈北东向展布的狭长半地堑式断陷.其内发育的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是研究区目前主要的产油层位,油气储层主要为近源堆积砂体,油井投产后产能变化急剧.大量实验测试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区带、不同埋深的双阳组储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强碱敏性、中强酸敏性、中强水敏性及中强盐敏性,其主要分别受控于高岭石填隙物、碳酸盐胶结物、伊蒙混层及伊利石矿物的分布特征.根据影响各种敏感性的岩石矿物分布规律及敏感性机理综合研究,可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区分为7种敏感性类型,不同敏感性储层类型在断陷中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断陷盆地中,储层砂体的粘土基质含量高,敏感性明显,敏感性储层类型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几何学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是依通地堑一条重要的断层,分隔鹿乡断陷及岔路河断陷,断层两侧发育有梁家和五星两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本文通过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研究了二号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分析了其空间变化特征、动态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认为二号断层不仅横切伊通地堑,而且具有控盆作用,向东与岔路河断陷的东部边界断层连为一体,其演化经历了早期张扭作用及晚期压扭作用,对两侧构造带发育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认为该断层是一条重要的油源断层,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10项分析技术30个有机地化指标,对英15井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生油岩母质类型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认为,该井有机质的大部分数据接近和超过了松辽盆地相应层段的有机质丰度指标,生油母质具有腐泥型、腐殖腐泥型、腐泥腐殖型及腐殖型四种类型,并把该井演化阶段划分为未成熟、成熟、高成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二连裂谷系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二连裂谷系由50多个断陷组成。主要的烃源层是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在相同的区域构造作用下,断陷群既有相似的构造发展史,又有独立的沉积单元和明显的外在可分性。裂谷期后的区域抬升作用导致烃源岩的成熟度偏低,并且各断陷之间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相差悬殊。通过区域地温场的对比和大量的有机地化资料分析研究,明确了各断陷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建立了断陷群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生烃模式,总结归纳出二连裂谷系三种类型断陷烃源岩的成油带长度及生油气潜力,指出Ⅰ类断陷为含油断陷,是二连裂谷断陷群中最有勘探前景的断陷。  相似文献   

18.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具多物源、多期次走滑断陷盆地的特征,其断裂复杂,物源期次、储层展布认识不足。文章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岩-电-震相结合,通过对莫里青油田双阳组二段层序主要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首次将研究区双阳组二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基准面中期旋回)和13个基准面短期旋回,建立了莫里青油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结合粒度分析、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等方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进而利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拟合开发程度较高的A、B区块的储层展布特征,选取最优模型,实现对开发程度较低的C、D区块进行储层预测的目的。该方法成功在莫里青油田C区块南部双二段预测出6个有利含油储层,实现储层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定量化分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盆地油气地化特征及其在油气来源预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陕甘宁盆地及临河坳陷已发现七个储集层系、代表五种不同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油气。研究证明,它们分别来自四种典型地质环境、三种类型母质和处于不同热演化阶段的各个生油气层系。对比这五套油气后发现,地质环境、有机质性质、成熟演化是决定油气产状和地化特征的主要因素。在同国内外油气的对比中发现,在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上相一致的油气往往源于类似的地质环境、相近的成油气母质和相当的成熟度。为此,总结该盆地的油气地化特征不仅对于本盆地,而且对于其它勘探中的盆地油气来源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安达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波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2):165-170
综合应用地质、钻井、地震和地球化学资料,系统分析了安达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沉积、储盖组合、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了本区的石油地质特征,认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好的生、排烃能力;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物性好,为油气聚集提供较好的储集空间;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油源断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青山口组一段泥岩超压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动力。研究区总体呈下水、上油的油水分布特征,以断层—岩性和岩性—构造油藏为主。区内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受成熟烃源岩、青山口组一段超压、优势运移通道和储集条件控制。根据上述认识明确了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有效地指导了该区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