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中铁锰钙协同除砷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模拟地下水成分,利用氧化混凝沉淀法,对比铁锰钙离子对于除砷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离子5mg/L时,氧化混凝法对砷的去除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0%.水体中的钙离子可以促进水中砷离子的沉淀分离,钙铁离子同时作用除砷效率更好,比单铁除砷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单独的锰离子对混凝除砷效率有促进作用,当铁锰共存时,锰离子会促进氢氧化铁的形成,但同时会降低砷酸铁的形成率,造成混凝除砷效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饮用水除砷机理,对常见混凝-过滤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膜过滤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混凝-过滤法更适用于分散式供水除砷,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混凝-过滤法具有良好的除砷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下水中砷的去除机理,采用吸附和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吸附介质、初始浓度和价态等因素对砷去除的影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s(Ⅴ)在初始浓度为0.05 mmol/L的条件下,在水铁矿和针铁矿上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35%和14%;As(Ⅴ)在初始浓度为0.01 mmol/L条件下,在水铁矿和针铁矿上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87%和37%;As(Ⅲ)在初始浓度为0.01 mmol/L的条件下,在水铁矿和针铁矿上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73%和39%.土柱模拟实验结果表明,As(Ⅴ)在细砂中的平均吸附率为72%,而在加入氢氧化铁的细砂中平均吸附率为93%;As(Ⅴ)在粗砂中的平均吸附率为80%,在加入氢氧化铁的粗砂中平均吸附率为93%;As(Ⅲ)在细砂和粗砂中的平均吸附率为99.9%.结果表明,砂土中加入Fe3+和OH-后由于产生的氢氧化铁有利于As的吸附,粗砂和细砂对As(Ⅲ)的吸附较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氧化-亚铁盐除砷法,对模拟含砷废水亚砷酸钠溶液进行了除砷研究。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As(Ⅲ)氧化成As(Ⅴ),加入氯化亚铁生成砷酸铁。考察反应时间、溶液pH值、反应温度、铁砷物质的量之比对砷酸铁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85℃、溶液pH值为4、铁砷物质的量之比为2.2时,氯化亚铁除砷效率最高,达99.85%。X-ray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为砷酸铁,SEM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为直径5μm左右砷酸铁。  相似文献   

5.
毒砂与方铅矿、闪锌矿紧密共生,可浮性相近,致使铅锌精矿含砷过高,造成产品销售困难,本研究主要采用高碱法、氧化法和选择性调整剂进行方铅矿与毒砂分选试验、闪锌矿与毒砂分选试验、实现了毒砂与铅锌矿的分选,并通过矿物表面动电侠的测定药剂吸附量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冶炼厂水处理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除砷提铜研究.探索了采用硫酸熟化-催化氧化从污泥中提取铜的工艺条件,当污泥中硫酸量为1 t/t,氧化剂(CH80)量为0.01 t/t,在液固比为4:1,常温条件下,以250 r/min搅拌3 h,铜的提取率为94%.调节浸出液pH为3.7~4.0后,利用固砷剂除砷固砷,砷去除率为98.54%,此时铜的损失为1.34%,除砷后的浸出液制成硫酸铜产品,铜的总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冶炼厂水处理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除砷提铜研究,探索了采用硫酸熟化-催化氧化从污泥中提取铜的工艺条件,当污泥中硫酸量为1t/t,氧化剂(CH80)量为0.01t/t,在液固比为4:1,常温条件下,以250r/min搅拌3h,铜的提取率为94%,调节浸出液pH为3.7~4.0后,利用固砷剂除砷同砷,砷去除率为98.54%,此时铜的损失为1.34%,除砷后的浸出液制成硫酸铜产品,铜的总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DAT-IAT工艺是在满足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将连续曝气池DAT与间歇曝气池IAT串联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本研究以DAT-IAT工艺为基础,在DAT-IAT池进水处设置一厌氧生物选择器增强其除磷功能,以影响厌氧选择器生物除磷最为重要的三个操作参数为试验变量,即回流比、生物选择器体积比(R)以及进水易生物降解COD,研究厌氧生物选择器厌氧除磷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饮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没有考虑质量标准的区间形式,分辩系数ρ的取值以及关联度的权重而使评价结果存在偏差。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以焦作市地下水为例,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饮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微生物在锰砂滤层去除地下水中所含的铁、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法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的初期启动和生产运行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对经过人工接种的滤柱与自然成熟的滤柱进行去除率对比;第二阶段,对成熟滤料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将灭菌后的滤柱与同期运行的未灭菌滤柱进行去除率试验对比.结果 在运行10dN,两个滤柱的除锰效果出现明显差异,25dN,两个滤柱的除锰效果基本相同.经过灭菌的滤柱重新投入运行,仍然保持原有的除锰能力.结论 滤料的成熟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采用生物接种的手段可以有效地缩短锰砂滤料的成熟期.微生物在除锰过程中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化学氧化和催化的非生物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用溶剂萃取除去铜电解液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实验研究了用TBP为作萃取剂从铜电解液中萃取除砷时,TBP浓度、电解液酸度、As浓度、相比、反萃取等各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含砷金矿的蜈蚣草除砷预处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砷金矿通常为难浸提金矿,因而除砷预处理成为加大金回收提取效率的关键一步。研究通过在砷金矿种植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来提取去除砷,并且利用EDTA、亚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和硝酸铵6种不同试剂各3个浓度梯度进行调控淋洗,以期找出对于砷提取有效的调控剂。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活化试剂中除磷酸二氢铵处理下植物去除砷的效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外,其余5种试剂对于蜈蚣草除砷均有一定的强化功能,其中EDTA和碳酸氢钠对于活化砷促进植物吸收有较大作用,而柠檬酸对于蜈蚣草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配制的含有As(Ⅲ)30~200μg/L,Fe2+0.5~1.50mg/L,Mn2+0.6~2.0mg/L的原水,通过已经培养成熟的生物除铁除锰滤柱进行过滤实验,分别考察了3、4、5m/h滤速条件下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原水中砷质量浓度低于200μg/L的情况下,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铁锰去除能力基本不受砷的影响,并且砷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在95%以上.经过滤柱分层取水实验,发现砷的去除集中在0~660mm的滤层厚度.在反冲洗后,短时期内砷和铁有超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水中砷混凝去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Fe(OH)3和Al(OH)3混凝吸附法去除水中As(V)的研究。试验考察了pH、As(V)的浓度对吸附量(Γ)的影响以及它们吸附As(V)前后表面ζ-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两者吸附皆符合Langmuir吸附式,Fe(OH)3的max随pH升高而减少,Al(OH)3的Γmax出现在pH6.0左右。并对吸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除砷锰矿的稳定化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选用铁盐对除砷后的锰矿(除砷锰矿)进行稳定化实验,研究了促进铁盐稳定除砷锰矿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究稳定除砷锰矿的机理。结果表明,经FeCl3·6H2O处理后的饱和除砷锰矿浸出液中砷浓度最低,为0.034 9mg/L,远低于国家标准5mg/L。稳定砷效果最好的铁砷比为8∶1,浸出液中砷浓度为0.001 04mg/L。钙的化合物对铁盐稳定砷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Ca(OH)2的铁盐稳定砷效果最好,浸出液中未检出砷。水泥和粉煤灰也能提高铁盐稳定砷的效果,且水泥的稳定效果比粉煤灰略优。pH在4~9范围内,浸出液中未检出砷,因此,经过处理后的除砷锰矿在自然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生物滤层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离子过程中"漏锰"现象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漏锰"是由亚铁离子对锰化物氧化还原引起的,试验证明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为MnOx质量、原水中Fe2+浓度及pH值等.Mn2+溶出的浓度与MnOx及Fe2+浓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pH值小于5.0时促进反应发生,大于7.5时则抑制锰的析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用于轧钢厂高压水除鳞装置上的金属软管在生产中发生爆裂的原因.并从金属软管的结构和高压水除鳞装置的供水系统等方面,为提高金属软管的可靠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添加氧化剂时,滤柱原位生成的铁基吸附剂净化低浓度As(Ⅲ)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及长期运行效果,分别从滤柱除砷最佳铁砷比(质量比)、滤速对滤柱除砷效果影响、砷沿程去除规律及机理等方面,系统分析滤柱除砷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滤柱R1、R2分别在进水As(Ⅲ)质量浓度为50、100μg/L,滤速为5 m/h条件下运行,筛选出的最佳铁盐质量浓度为1.2、2 mg/L,对应最佳铁砷比约为20∶1.以进水As(Ⅲ)质量浓度为50~70μg/L、总Fe质量浓度约为2 mg/L的滤柱R3为研究对象,发现滤速提升过程中As去除条带不断下移,主要集中在上部60 cm滤层,而Fe去除条带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Fe在20 cm和20~80 cm滤层内去除质量浓度均约为1 mg/L;滤速由3 m/h提升至10 m/h过程中,滤柱反冲洗周期出现小幅度缩短但基本维持在72 h以内,滤柱稳定运行的极限滤速为10 m/h.铁盐自催化氧化过程可能生成了利于As(Ⅲ)氧化的中间产物,滤料表面及滤料间形成的r-FeOOH、Fe(OH)_3为砷的吸附去除提供充分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物净化低温(5~6℃)高铁锰地下水,采用水厂实地滤柱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成熟滤料、采用变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上清液回流的方式实现了低温生物除铁锰工艺的快速启动,滤柱达到设计滤速6 m/h,启动时间仅为2个月.滤柱稳定运行的理想运行参数为:滤速4~7 m/h、反冲洗周期24~36 h、反冲洗强度10~12 L/(s·m~2)、反冲洗时间4~5 min.沿程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400 mm处去除,锰主要在400~900 mm去除,除锰带出现先下移再上移的现象,5.0~6.0 m/h滤速的最佳滤层厚度为1 200~1 300 mm.  相似文献   

20.
半导体工业废水中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砷、镓、铟等有毒重金属元素作为半导体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部分被当作废弃物而排放到工业废水中,如果这些废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当中去就会污染自然环境,给动植物以及人类造成危害。利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对原始废水进行混凝沉淀,用膨润土、活性炭和有机剂作为吸附剂对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吸附沉淀等方法,对半导体工业废水中的砷作了有效去除的研究,并得到了相关方法的除污效率,在进行最佳化组合以后,得到了经济且有效的去除方法和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