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研究表明,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划分具有四分性特征。印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冲积—河流环境下.准层序组边界主要依据较大规模河流底冲刷及厚层粗碎屑沉积、相对稳定的泥岩及古土壤、岩性组合及其测井响应等识别;有时,准层序组的边界与层序边界相一致,据此可将新近系分为10个准层序组。济阳坳陷新近系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近纪由早至晚经历了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过渡体系和高弯度曲流河—泛滥平原沉积体系3个阶段,主要相类型有冲积扇相、辫状河及曲流河。  相似文献   

2.
阳沟地区早侏罗世受北西向物源的影响,经历了辫状河—曲流河演化阶段,不同沉积期具有不同的沉积相展布特征。阳沟地区延安组延10油层组主要为河流沉积体系。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分为辫状河和曲流河,又可细分为河道亚相、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3种亚相,其中河道亚相主要包括心滩、边滩微相,堤岸亚相包括天然堤微相,河漫亚相包括河漫滩、河漫沼泽等微相。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K1q3+4)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研究取心井段的岩相、岩相组合和垂向沉积层序,可将扶杨油层(K1q3+4)的沉积环境划分出数种类型:砂质网状化河道、低弯度河道、决口扇、河间湖泊、水进式三角洲和滨浅湖相等。杨大城子油层沉积时期,北部、西部和南部沉积体系的网状化河、低弯度河在盆地东部汇合,发育曲流河。扶余油层开始沉积以后,在盆地西部河流汇水形成湖泊。在扶余油层沉积晚期,湖面迅速扩大,只有南部沉积体系,由于丰富的沉积物供给,发育水进式三角洲沉积,而其余地区,河口砂坝被改造成由粉砂岩和薄互层组成的滨浅湖相。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类型的转换模式,在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研究区岩心及测井资料的详细描述,在河流成因岩相类型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且通过对馆陶组地层垂向沉积微相、河道堆叠样式和河道宽厚比等的变化特征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2种类型的河流,并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河型转换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准面变化、物源供给及古气候3个因素控制着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类型的转换过程。受到基准面的逐渐升高、物源供给能力的减弱及古气候环境变的干热等因素的影响,馆陶组沉积逐渐由辫状河体系向曲流河转换,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河型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渤海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是渤海地区浅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利用地震地貌学方法结合现代河流体系卫星照片,在重点区的若干典型地层切片中识别出顺直河、中-低弯度曲流河(弯曲度1.2~1.8)及辫状河等多种河流地貌类型,并在明下上亚段沉积阶段发现了辫状河、曲流河共存现象。古沉积坡降分析表明,在整体宽缓的沉积背景下,顺直河、曲流河坡降整体偏小,辫状河坡降相对较大。利用地貌-水动力关系进行古流量估算,认为辫状河满岸流量最大可达3 942 m3/s,曲流河满岸流量最小为145 m3/s,顺直河满岸流量一般小于300 m3/s。基于坡降-流量进行河流类型的判别,可增进对研究区不同河型发育特征、多河型地貌、辫曲共存现象及复杂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三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三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及大量的钻井、测井、岩心分析资料,对马岭油田BS区侏罗系延10_1段的沉积相类型、微相划分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延10_1段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两种沉积类型。延10_1沉积早期研究区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心滩发育,河道较宽,主水流方向由南向北;延10_1沉积晚期,河道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研究区过渡为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沉积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提交控制和预测储量的重要石油产层是长8油组,但一直以来对其沉积相研究程度较低,砂体晨布规律不甚清楚,作者结合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着重对姬塬地区长8油组时期岩石类型、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相标志进行详细的研究,首次依据地球化学原理确定了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的界线.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8时期属于半干旱-半潮湿、沉积水体微威的环境,发育了一套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前者可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间3种微相,后者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6种微相.  相似文献   

10.
河流沉积相鉴别标志及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盆地T湖地区为例,对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相进行分析比较,以录井、测井及钻井资料为基础,论述了研究区沉积背景、岩石类型、沉积粒度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砂体展布,识别出曲流河道、辨状河道、曲漉河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砂坝等几种主要沉积徽相类型并分析每种徽相的沉积特征,比较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以及网状河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不同之处.以此来对河流沉积相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明下段V油组是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的重要含油层位,V油组顶部发育低弯度曲流河沉积。应用地震、岩心和钻测井资料,对V油组L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精细刻画,L砂体沉积主体为低弯度曲流河,低弯度曲流河可进一步细分为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等多种沉积环境,主河道正韵律特征明显,发育稳定,次级河道发育局限,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中-细砂岩,胶结疏松,孔喉发育,粒度统计结果表明,主要发育P-Q-R段;L砂体河道长度约为10.15 km,河谷长度为8.37 km,弯曲指数为1.21,整体表现为低弯度曲流河,河道宽深比为52.64~67.70。L砂体沉积时期构造相对平缓,基准面进一步降低,沉积物供给速率较低,是低弯度曲流河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该认识为莱北低凸起的岩性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秭归县贾家店地区侏罗系为河流-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可分为曲流河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类型。曲流河相沉积主要发育于下侏罗统香溪组、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和上沙溪庙组,可识别出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河漫滩、河漫沼泽5种沉积微相;三角洲相主要发育前缘亚相,分布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蓬莱镇组以及中侏罗统陈家湾组中上部,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4种沉积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泄滩组和陈家湾组下部,可识别出浅湖泥、浅湖砂坝、滨湖泥、滨湖砂坝、介屑滩5种沉积微相。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环境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小井距井网条件下,通过精细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了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储层油砂体和单砂体的宏观储层特征。河流砂体分为主河道、决口水道、充填河道和边缘河道4种微相砂体单元,岩石相主要为粉细砂岩相,成岩胶结程度低。单期河道砂体主要表现为曲流河性质,河道宽度与厚度用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描述,二者之间为线形关系,砂体内部结构符合点坝侧积体的堆积规律。河流砂体不同微相单元决定了油田高含水期储层物理特性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14.
河流储层建筑结构识别与预测已经成为高含水后期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地质保障.根据河流储层层次性,采用层次建模方法,分别对高弯度曲流河储层和辫状河储层进行层次识别和预测;在高弯度曲流河内,逐层次建立起高弯度曲流河河道、河道内部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层分布;在辫状河储层内,逐层次建立辫状河道、心滩、落淤层等分布,形成高精度的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文安斜坡外带东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展布特征以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三段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河床亚相和河漫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为河道充填、边滩和河漫滩;河道砂体受河流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叉与汇合现象,呈弯曲条带状分布,边滩发育于河道内弯处,河漫滩大面积分布于河床外侧;河流由河道下切、河道侧积向泛滥平原化演化;与斜坡构造背景相配合的河道侧缘和边滩顶部砂体有利于形成岩性和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取心井岩心的精细观察和描述,在戴南组一段和三垛组一段共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根据电测曲线、录井以及岩相组合的特点,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研究认为戴南组一段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三垛组一段属于河流沉积体系,其中下亚段为辫状河,上亚段为曲流河。戴南组一段沉积期,曲塘次凹北部断阶带以及曲塘次凹南-东斜坡带、海北次凹南-西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格架。三垛组一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为辫状河河道和洪泛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内心滩砂体发育;上亚段沉积期演变为曲流河河道、堤岸和泛滥平原亚相沉积,河道凸岸一侧发育边滩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及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砂体物性较好,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下部发育特征明显、类型丰富的河道沉积,综合三维地震资料、岩心、测井、古生物、黏土矿物分析等地质资料,对河道特征进行定量研究,讨论了河道类型的演变规律、控制因素及其油气成藏意义。基于平面形态、发育规模、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分析,将明下段河道划分为5种类型:大型高弯度曲流河道、小型低弯度曲流河道、微型曲流河道、网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构造沉降速率和古气候变化是河道类型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构造沉降加速,河道由大型曲流河依次转化为小型曲流河、网状河。距今约8.5 Ma的东亚季风增强事件导致降雨量增加、物源供给增强,随着快速湖侵,研究区由网状河沉积环境转化为浅水三角洲,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为骨架、河道间席状砂为主体的大型连片砂体。在该认识指导下,渤海油田首次在新近系发现大型连片砂体岩性圈闭,并成功发现垦利6-1亿吨级油田,开创了"大砂体岩性勘探"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庆长垣地区作为大庆油田的主产区已经持续开采50余年,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浅层的主力油层河道砂体发育、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河道砂体类型包括辫状河道、曲流河道、高弯度分流河道和低弯度分流河道等。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砂体展布特征开展精细研究。以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为例,开展了地震反演指导沉积微相研究。在地震合成记录和地震反射层位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井点各沉积单元厚度,按照各沉积单元在深度域中的厚度百分比与时间域中的厚度百分数近似相等的原则,搭建精细三维沉积单元界面格架,以沉积单元作为分析时窗提取各沉积单元地震反演属性,分析井点处沉积单元反演属性值与砂岩有效厚度的关系,预测井间沉积微相分布。从沉积微相平面图可以确定主要的含油砂体展布特征和连通关系,进一步合理配置油水井的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砂体储层宏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井距井网条件下,通过精细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了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储层油砂体和单砂体的宏观储层特征。河流砂体分为主河道、决口水道、充填河道和边缘河道4种微相砂体单元,岩石相主要的粉细砂岩相,成岩胶结程度低。单期河道砂体主要表现为曲流河性质,河道宽度与厚度用单期河道砂体宽度和厚度描述,二者之间为线性关系,砂体内部结构符合点坝倒积体的堆积规律。河流砂体不同微相单元决定了油田高含水期储层物理特性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20.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花港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及花港组可划分出半封闭海湾、湖泊、三角洲及河流 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以及滨岸潮坪、泻湖、滨岸湖泊、河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流等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亚相及微相。平湖组、花港组的发育与演化显示了由海到陆的变化特点,即平湖组主要为半闭塞海湾环境,以海湾泻湖相发育为其特征。花港组则以湖泊、三角洲、河流体系为主,并可明显两分,下段为海浸湖相,上段为淡水湖及曲流河泛滥平原的间互沉积。该区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有潮渠水道、潮坪砂坝、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河道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