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缝是腰英台油田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之一,其复杂分布严重影响该油田的开发生产。通过区域地应力研究、岩心构造解析和成像测井观察,结合露头资料与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了区内裂缝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控制因素。通过预测腰英台油田裂缝发育程度及展布方向,分析了裂缝对注水的影响。指出随着开发的不同阶段应调整注采井网,防止油井的强烈水淹。  相似文献   

2.
文中通过沉积相分析、地震属性优选及测井约束反演,分析了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三角洲砂体的展布规律,得出以下认识:①砂泥岩总体呈薄互层分布,有利储集相带为青二段下部的三角洲前缘细—中砂,其次为青一段中部的破坏性三角洲席状浅滩砂,曲流河点坝砂体和决口河道砂体,平面上规模小,孤立分布;②由于泥岩含钙质,导致泥岩与砂岩的速度、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值接近,除自然电位测井外,其他测井系列对砂岩的识别效果不好,振幅类、波阻抗等地震属性也无法识别砂体;③砂岩发育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岩发育程度,振幅加速度属性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微相骨架砂体展布,低加速度属性与井点高砂岩发育指数吻合较好,据此确定了青一段湖泊分布范围,识别出新的朵状腰西三角洲砂体。钻井验证其上发育厚约10m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中—细砂岩,单井产量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大量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研究,结合地震精细解释,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划分了青山口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沉积亚相、微相,进而对青一Ⅱ、青二Ⅳ层的15个砂体,单层厚度2~4m的小层进行了精细刻画,形成了各个砂体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青一段和青二Ⅳ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少量河口坝;各小层河道交错叠置,但河道宽仅200~300m。小层沉积微相研究对油田开发井网部署及提高储量动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腰英台油田属于中低压,低渗、特低渗油气田,大部分油藏射孔后基本无自然产能或很低,压裂改造是提高单井产能,获得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该油田的青山口组油气储层微裂缝极为发育,压裂过程中滤失和诱导缝的产生,使水力压裂裂缝延伸变得十分困难。经过对地质资料及以往压裂资料的分析,研究微裂缝储层压裂工艺技术,2006年经过52井次的压裂,工艺评价结论表明,该工艺技术基本上解决了用液量大,砂比低,施工困难,平均单井加砂量少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压后效果,使该油田满足产能建设的目标要求,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6.
腰英台地区井壁稳定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腰英台、乾安、长岭地区嫩江组、姚家组、青山口组等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通过分析3个地区地层特点、施工情况,优选了有机硅腐钾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优选钻具组合和钻井液流变参数,利用有机硅腐钾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较强的封堵能力和抑制性能有效解决了腰英台、乾安、长岭地区井壁易失稳的问题,并达到了提高钻速,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裂缝油藏的开发实践,对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油层构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面模型模拟构造应力场,并与实测地应力值相比较,从而得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用岩石的破裂准则,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通过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的发育分布研究,确定现场试验井组,指导压裂改造和油田开发井网部署的设计优化和现场实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岩心分析及测录井资料,研究了腰英台油田储层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对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分选中等、磨圆中等-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储层的孔隙结构较复杂,非均质程度较高,孔隙的最大连通孔喉普遍偏小,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微孔隙,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及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沉积微相、碎屑成分和结构以及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腰英台地区深井地层具有岩石可钻性差、井壁稳定性差、井底温度高等特点,因此钻速较慢,钻井周期较长。为加快该地区的勘探开发进度,降低钻井成本,在该地区进行了深井钻井提速技术研究。通过针对不同地层的多种PDC和牙轮钻头优选、井底动力钻具和复合钻井试验、新型射流式冲击钻井工具试验及深井抗高温防塌钻井液研究应用等方面的攻关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腰英台深井的钻井提速技术。经过现场3口井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提速效果,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3.7%,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7.1%。新型钻井液体系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钻井复杂时效,提高了井身质量,为钻井提速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议在该地区继续进行新工具新工艺的现场试验,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深井钻井提速技术。  相似文献   

10.
腰英台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层多且薄、微裂缝发育以及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压裂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裂缝极易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张开程度不一的多支缝,难以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导致压裂液过量滤失和压裂早期砂堵,制约了该区油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储层特征应用“前置粉陶”降滤工艺技术,结合腰英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在前置液中以变砂比的小陶粒段塞式充填依次堵住不同缝宽的多支裂缝和张开的微裂缝,以保证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同时配套斜线式/多段塞组合加砂压裂技术、裂缝强制闭合技术、覆膜砂提高加砂规模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压裂过程中低砂比砂堵的难题,保证了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压裂开发。  相似文献   

11.
裂缝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其特征及期次研究有助于明确裂缝分布规律,对后期开发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石声发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延安组和延长组砂岩储层裂缝的特征、形成期次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地区裂缝较发育,多为垂直、高角度构造成因缝。裂缝长度为0.1~0.2 m,密度普遍小于0.2条/m,以方解石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主要为NE—SW向,存在部分NW向裂缝,倾角平均为76.2°,各层差别不大。延长组裂缝形成时期可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延安组裂缝形成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砂岩储层裂缝的形成与主要构造运动相一致,并建立了盐池地区裂缝发育模式:印支期受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发育NW向和NE向剪切缝;燕山期受近EW向挤压应力影响,发育NWW向和NE向裂缝;喜马拉雅期受NE向应力作用,发育NEE向和NE向裂缝,后期受NW向拉张作用,同时对前期形成的裂缝也有一定改造。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南部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期次对页岩含气性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运用岩心、FMI成像测井、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岩石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等,对页岩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时期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构造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高角度缝、直立缝和复合缝为主,岩心裂缝具有间距大、密度小、倾角大、充填程度高等特征;成像测井裂缝倾角与岩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延伸方位以近EW向、NNE向和NWW向为主,次为NNW向。岩心裂缝切割关系、成像测井裂缝产状匹配关系、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均证实,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经历了3期以上的构造运动改造。结合埋藏—热演化史分析,厘定了构造裂缝的形成时期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78~56 Ma)、喜马拉雅运动中期(56~29 Ma)、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现今(29 Ma至今),对应的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165~198℃、115~146℃、74~105℃。基于构造地质学原理,建立了双龙—罗场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松辽盆地腰英台地区圈闭幅度小、储层薄的特点,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震相分析技术以及井间约束反演技术等,对研究区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砂体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落实了有利岩性构造圈闭.本区泉四段以河流相为主,分流河道及边滩为砂体分布区;青一段、青二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席状砂体为主.在此基础上,落实了2号、3号、4号和5号圈闭,布署的2口井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   

14.
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录测井资料分析、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为细-粗粒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储层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微裂缝,以粒间孔隙为主。砂岩面孔率在10%~15%之间,平均喉道半径、视孔喉比小。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为微观方面的岩石结构及填隙物特征、成岩作用和宏观方面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芯构造缝的交切关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岩石声发射试验,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对裂缝的形成期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松南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最新的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和钻探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特征。根据物性和岩矿报告,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特征。腰英台圈闭群是由多组走向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即西部的斜坡带、中部的地堑和东部的地垒,各构造带内又被次级断层分割成不同的构造。腰英台区块主要含油层系为泉头组顶部、姚家组和青山口组砂岩;储层样品平均渗透率为3.1 8×1 0 -3 μm2 ,平均孔隙度为13.13% ,平均含油饱和度为1 8.80 % ,平均含水饱和度为20 .2 4 %。在腰英台区块,泉头组、姚家组和青山口组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近西,地层倾角4°~8°左右,整体呈现向东部一直抬高的缓坡单斜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断裂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以及油气藏的进一步分配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腰英台区块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揭示,该区块断裂十分发育,共发育四大类型断裂,大部分断层走向为NNW向,少量为SN向,断层产状较陡,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控制着局部构造圈闭的形成,并为岩性圈闭提供侧向遮挡条件。研究区发育三种油气藏类型,分别为断层—岩性油藏,断鼻油藏、岩性油藏,其中以反向断层—岩性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腰英台油田的不断开发,地面管线的腐蚀穿孔日益严重,每年穿孔维修费用达到数百万元。根据腰英台油田腐蚀特征,分别从注入水水质、注入方式、设备和管线材质等方面研究,综合分析腰英台油田高频次腐蚀穿孔的原因,找出腐蚀穿孔主要因为水质达标率低、管线老化、管线内CO_2含量高等因素所致。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联合站设备检修,形成了加药制度、定期清洗及维护等措施,逐步优化注水系统流程,提高注水水质达标率;在管线性能方面有计划地更换管线并提高管材防腐蚀级别,来延缓沿程腐蚀穿孔问题。经过2 a改造和运行,集油管线穿孔次数降低了36.6%,掺水管线穿孔次数降低了73.8%,节约维修费近300×10~4RMB$,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泥岩裂缝油藏是大庆油田的重要接替区域,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识别有效储层及优选层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认识储层特征及评价难点的基础上,探索了研究区超压层的识别、总有机碳的定量计算以及岩石脆性评价等问题,建立了泥岩裂缝性油藏有效储层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在老井压裂改造和新钻水平井的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腰英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岩性以流纹岩和凝灰岩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利用岩心、铸体薄片、物性以及成像测井分析等资料分析了营城组气藏的储层特征,指出影响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是火山喷发期次、岩相分布和裂缝,储集类型是以基质孔隙和溶孔为主的孔隙型,裂缝是沟通孔、洞的渗流通道,裂缝与孔隙较好搭配易形成高产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