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LEICA DIM5000M光学显微镜、ZEISS SUPRA 55场发射扫描电镜和OXFORD能谱仪,检测SPA-H耐候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并分析了产生原因,采取降低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温度、RDT温度,缩短板坯在炉时间,提高上线轧辊辊面质量,合理控制炉后除鳞和机架间除鳞水压力和喷嘴安装角度等措施后,SPA-H耐候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率由0.83%降至0.07%,约降低91.6%。  相似文献   

2.
针对轧制X70管线钢板出现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情况,南钢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板坯及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形成机理和成因。结合现场工业试验,提出增加除鳞道次、适当提高开轧及终轧温度、强化一次氧化铁皮控制的措施,以达到减少X70管线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和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ER50-6E焊接用钢盘条表面质量与高压水除鳞机水压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压水除鳞机水压的增大,氧化铁皮的压入等表面缺陷的深度逐渐降低,生产现场"红烟"减轻,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确定了生产ER50-6E焊接用钢盘时,高压水除鳞机最佳水压为17 MPa左右。  相似文献   

4.
5.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铁皮是一种带钢表面质量缺陷,通过分析氧化铁皮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结合梅钢热轧板厂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现状,对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应用于生产中,从而达到减少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质量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中厚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氧化铁皮压入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钢板除鳞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及成品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产生氧化铁皮缺陷的钢种、厚度区间、分布位置特点,找出了氧化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采用规范高压除鳞水,将钢板终轧温度由920℃降低至860℃,返红温度由750℃降低至700℃,在轧机和矫直机前安装气吹装置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发生率由0.2%降低至0.05%,极大地提高了中厚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丁波  丁美良  关建辉  茅永明 《钢铁》2013,48(6):50-53
 采用SEM对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Q235B、Q345B和SPA-H连铸坯内层氧化铁皮呈楔形嵌入钢基体中,嵌入钢基体中的氧化铁皮主要为铁橄榄石—Fe2SiO4相,随着钢基体中硅含量的增加,嵌入钢基体中的铁橄榄石相增加,使得内层氧化铁皮与钢基体的附着力增加,造成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针对连铸坯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一方面,优化加热炉工艺,控制高压水除鳞前连铸坯温度在1173℃以上;另一方面,优化高压水除鳞系统参数,增加高压水除鳞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热轧带钢尾部红褐色柳叶状氧化铁皮缺陷,分析了缺陷形貌特征及分布规律,经过现场试验跟踪,确定了缺陷产生来源,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该缺陷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9.
工作辊表面氧化膜状态与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细孔及小白条压入缺陷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解决此问题,分析了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及脱落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梅钢1422mm热轧板带出现粗条状氧化铁皮压入的质量缺陷问题,从金相以及能谱分析,判断出氧化铁皮可能发生在热轧粗轧区域,并用6SIGMA工具分析R2除鳞末端压力低是显著影响因子。从设备上,通过解决高速过滤器中漏砂问题,新增加3kg预冲水T型过滤器,并改造自清洗过滤器和高压Y型过滤器,来避免粗轧除鳞水嘴堵塞,影响除鳞效果。从工艺上,对除鳞水嘴稳流器优化、除鳞水嘴个数优化、除鳞高度调整,来提高除鳞的打击力和保证重合度,并最终解决了氧化铁皮压入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对DC04表面缺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有一条长约200μm的B类夹杂物,基体夹杂物超标.非金属夹杂物引起应力集中,轧制时在此处产生微裂纹,冲压形成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2.
周焱民 《宽厚板》2013,(5):32-35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新钢厚规格Q460D钢板的表面微裂纹和边裂进行分析,确定连铸过程中保护渣卷入钢坯表皮下是边裂产生的主要原因,晶界处Cu是产生表面网状微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310S耐热不锈钢中厚板表面翘皮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翘皮的主要原因是在浇铸过程中保护渣的卷入及轧制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压入,翘皮缺陷沿表层向基体呈现不同的形态及分布,缺陷内部以铬的氧化物夹杂为主,表层以铁、硅的氧化物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14.
铸坯内部缺陷对钢板分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风平  赵乾  唐愈 《中国冶金》2008,18(2):14-14
探测和解剖分析了断面有中心裂纹缺陷的铸坯;用扫描电镜等分析了依照探伤图谱所选轧后钢板分层缺陷明显部位的金相组织、缺陷形态和微区成分;指出了其沿轧向分布的铁素体带及其内部的条状或片状硫化物是中厚板分层的主要成因;给出了铸坯内部轧制时焊合及修复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查找花斑缺陷形成机理,对带有典型花斑的钢板取样,对表面花斑部位进行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钢板表面富集Ni、Cu、As、Sb、Si等元素,同时富集Na、Mg、K、Ca等保护渣成分,上述元素的富集形成的除鳞难以去除的复合氧化铁皮是导致船板表面产生花斑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少钢中有害元素,提高钢质洁净度,降低钢中Si含量等措施,使船板表面花斑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5#钢板表面裂纹进行实物观察、金相及电镜能谱检验分析,确定了钢板表面裂纹的产生是由于二冷区漏水严重,钢坯表面强冷,在热应力及矫直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并提出了几点预防铸坯表面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松 《宽厚板》2013,19(1):32-35
介绍了济钢Q370qE钢板表面裂纹形成机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透射电镜及热模拟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分析讨论了钢板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板表面频繁出现小纵裂纹的问题,通过对铸坯表面及皮下质量的检查,取样进行金相分析,认为这类表面小纵裂纹主要是由于铸坯皮下气泡影响所致。通过强化脱氧、降低钢水过热度、避免原料受潮、加强保护浇注及结晶器缝隙密封,达到了控制小纵裂纹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本钢IF钢夹杂的形貌、组成以及在冷轧板上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夹杂形成原因。对转炉炼钢工序、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建立合理的铸坯管理办法使本钢IF钢表面质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焦隽 《宝钢技术》2005,(6):69-71
通过调查、统计与对比试验,分析了SN400B钢板表面氧化铁粉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指出降低带钢起始冷却温度、减少带钢内外温度梯度是改善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