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IP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也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而众多私有网络地址和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存在,给SIP端到端通信造成了困难。本文先介绍了NAT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NAT,阐述了SIP信令和媒体流实现NAT穿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NAT使得SIP端到端的通信变得非常困难,文章分析了几种SIP穿越NAT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NAT穿越方法SPNT(Shortest Path for NAT Traversal).其基本思想是根据SIP终端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判断终端所在网络的NAT类型,代理服务器对不同的NAT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SIP信令穿越,而媒体流的穿越则通过终端进行媒体地址的连通性检测,使终端之间能够动态的建立最短的媒体数据连接.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NAT的情况下,在应用层实现了对所有NAT的有效穿越,避免了单独使用某一方法而带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针对SIP穿越NAT设备的问题,分析了现有NAT穿越方法ICE,并对ICE方法做了进一步优化。新方案保持了原ICE方法不改动NAT设备,能穿越任何类型NAT的优点,改进了ICE穿越对称型NAT和连通性检测的方法。实验证明改进后的ICE方法能让SIP穿越所有NAT,且缩短了ICE连通性检测过程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Ip网络中网络地址转换器(NAT)的存在给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IP电话(SIP电话)的大规模应用造成了较大困难,为解决SIP电话的NAT穿越问题,分析了完全圆锥型、地址受限圆锥型、端口受限圆锥型、对称型等NAT的特点,比较了应用层网关、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NAT简单穿越、采用中继的NAT穿越、会话边界控制器等各种NAT穿越技术的优缺点.以一典型的SIP电话系统为例,针对其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NAT穿越方案,并给出了通信流程.该NAT穿越方案特别适合于对网络结构无限制,网络设备不改造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6.
7.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穿越问题是制约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分析了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方式协助SIP穿越NAT的机制,并根据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对ICE作了进一步改进,最后把改进的ICE作为一个模块成功嵌入到了Android VoIP软件之中。实验证明改进的ICE可使SIP穿越任何NAT ,且有成功率高、低时延的优点,非常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8.
9.
SIP协议穿透NAT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SIP协议的IP电话穿透NAT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适合于SIP电话终端的穿透方案,通过在SIP电话终端中的具体部署和实现以及测试,验证了电话终端程序穿透NAT方案的可行性,解决了部分NAT穿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消息的特点出发.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AT)和防火墙自身的角度考虑,提出了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应用层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UDP对NAT的简单穿透(STUN)协议,获得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绑定关系,修改SIP和会话描述协议(SDP)消息中的内容来保证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了对NAT的穿透. 相似文献
12.
13.
14.
VoIP穿透FW/NAT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防火墙和NAT的工作原理,提出了VoIP在穿越此类设备时面临的一些难题,重点对各种穿透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结合现阶段VoIP网络的特点,给出了建议采纳的两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