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东威 《通信世界》2003,(25):41-41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小灵通用户同样对数据业务有需求。很多数据业务,像现在移动G网和C网开展的短信业务,小灵通一样可以开展,小灵通可开展的业务还包括电子邮件、无线上网等。值得一提的是,小灵通的定化服务精确度可以达到50~100米。今天,如何变废为宝利用小灵通网络做更好的业务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现有频道开展增值业务在县级台取得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点播业务开展的详细过程和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开展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业务的若干方案,分析了这几种方案的特点和实行的可行性。提出了利用电话卡支持移动业务、统一帐号记帐、综合VPN、同号业务、固定和移动短消息业务等5种融合业务的实现方案,并对各方案的特点和实行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发展融合业务当前存在的困难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移动数据(新)业务已经成为浙江移动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浙江移动已建成GSM、GPRS、CMNET等基础业务网络,并基于这些基础网络开展了短信业务、语音增值业务、WAP业务、KJAVA业务、彩信应用、流媒体业务、小额支付业务、位置服务等业务。浙江移动对外提供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姜智峰 《电信技术》2006,(1):112-115
简要介绍西非某新兴固网运营商利用3G技术运营发展新业务的相关情况.着重分析了运营模式、策略及开展的重点业务等.最后介绍了可供国内开展3G新业务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开展,如何利用数据广播开展增值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中间件平台如何开展增值业务测试平台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双向网的改造为开展双向增值业务提供了可能性,运营商可以利用双向网开展VOD、电视商城、在线支付、电视银行等各种增值业务.然而,双向增值业务使用的通道是公众互联网,因此必然也会遇到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如伪造身份、非法接入、截获他人隐私等.  相似文献   

8.
在HFC网上开展多业务接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军  毛幼菊 《数字通信》1998,25(3):9-11,24
分四个阶段讨论了利用HFC网络开展多业务接入的过程。可以看出,利用HFC接入方案,从最初传送模拟CATV业务,然后过渡到数字CATV业务和交互式VOD业务,再进一步开展双向话音和数据业务,最终可通过SDV网络形式实现视像/话音/数据等全业务的接入并为将来过渡到FTTH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不同的用户接入网 ,开展视频点播 (VOD)业务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 ,最后得出目前较合适的方案 ,即利用ADSL或HFC接入网开展这项业务。  相似文献   

10.
杨志 《中国新通信》2008,10(14):87-88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利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拓展自身的增值业务。江苏联通增值业务部在总部相关机构的组织与指导下,为用户开展了一系列的增值业务,为了保证这些增值业务的开展,联通江苏分公司建设了多套支撑系统。目前增值业务维护共有30多套业务支撑系统,其共同的特点是硬件设备品牌型号多样、运行环境不一、业务系统独立,没有完善的系统监控、  相似文献   

11.
沈昌祥  李晓勇 《电信科学》2003,19(12):33-37
运营网络是用户业务的基础通信设施。运营网络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用户业务的安全,对运营网络和用户网络进行合理的安全分工和范围界定是提高安全成本效益、减少安全盲区的前提。本从基础安全服务、增值安全服务及运营网络的自身安全等三个方面对运营网络的安全进行了分析,并期盼运营网络在信息网络的安全标准、技术和市场导向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营商面临网络高速发展和“降价提速”的双重压力,传送网的建设需要考虑长远发展,建设方案不仅需要满足近期业务,也要符合未来业务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传统滚动规划方法的不足,以规划期发展目标为导向,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滚动式传送网规划方法,将业务发展趋势对网络的影响从模糊的人工思考转变为定量科学的计算方法,避免了网络建设因无法适应业务变化而引起投资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介绍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展电话点播业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惠  吴学智 《信息通信》2014,(10):112-114
通过开发基于HLA/RTI的网络优化支撑系统,对现行网络进行建模仿真、运行控制,对网络数据进行采集、抽取、分析、挖掘的全过程分析,并以此对通信节点效能、业务系统效能、业务网络效能进行评估,最后对网络通信传输提出改进优化方案,提升网络传输速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通信市场的逐步开放,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为保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发展宽带业务,已经成为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的业务增长点.本文主要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介绍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ATM网络发展的现状,为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移动网络IP化、终端智能化以及数据业务的逐步开展,移动业务通过IP承载方式实现了降本增效,提高了业务灵活性,同时,全IP网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层面的安全威胁。其中,不法SP利用MISC业务订购流程漏洞通过WAP网关反向用户订购的攻击,不仅给中国移动的用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严重损害了中国移动的品牌。针对中国移动现网上出现的恶意订购的投诉,需要设计专用的恶意订购检测系统进行恶意订购流量的监测,并及时发现针对WAP系统的攻击,从而定位攻击的来源,发现攻击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徐廷亚 《电子与封装》2013,(12):39-42,48
IPTV(Internet Procotal Television)业务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此同时,新兴的互联网电视OTT-TV(Over The Top Television),虽然产生时间较晚,但正在快速发展。文章根据目前IPTV业务的现状,着眼于发展OTT-TV,提出了一种在公网上开展OTT-TV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该方案使用苹果公司的HLS协议在公网上开展OTT-TV服务,在iOS平台上开发了软终端的原型系统,并设计开发了AirPlay特色功能,通过云端实现了视频播放的多屏切换功能,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浅谈物资采购的电子商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物资采购问世不久,便以巨大的生命力得到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采购,将对企业传统购销活动带来重大冲击和挑战,进而引发企业购销模式的剧烈变革,电子商务将成为网络时代经济的核心商业模式已成定局。文章阐释了发展电子商务化物资采购的意义,探讨了其发展思路和方案选择,并就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下一代传输网络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传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传输网络将逐渐朝着下一代传输网络的方向演进,文中通过分析目前传输网络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代网络对传输网络的需求,给出了下一代传榆网络的发展方向,下一代传榆网络中骨干网、接入网的发展趋势,以及下一代SDH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Designing viable business models for context-aware mobile servi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ologies of 3G and beyond open up n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and commercialize context-aware services that utilize information like user location and social context. Although initial expectations were high, the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context-aware services have thus far been limited. Existing literature points to failing business models to explain part of the disappointing uptake. However, most authors focus on the factors that explain failing business models rather than providing practical design issues to improve business model viability. This paper fills this gap by specifying generic mobile business model design issues for the domain of context-aware services. As such, we provide a well-grounded, holistic overview of design issues that are the most critical in developing viable business models for context-aware service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eighteen esteemed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in the mobile services domain, at CEO and Professor level. Our findings indicate key challenges in the service domain (i.e. defining value adding elements, specifying target groups and generating trust of consumers in the service), the technology domain (i.e. integrating emerging technology platforms and safeguarding privacy and security), the organizational domain (i.e. division of existing and new roles in complex value networks, openness of the value network towards new service providers and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in the value network) and the financial domain (i.e. pricing; dividing costs and revenues and combining multiple revenue models). Our research has scientific implications, because it applies generic mobile business model theory to the context-aware services domain. In addition, we provide practical clues to practitioners with regard to the design issues on which they should focus while developing more viable context-aware business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