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向炼铁工作者提供了在高炉向着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的今天,所需求的高炉检测控制新技术。其中包括:煤气成分测量仪、激光料柱形状仪、监测炉料表面温度的红外摄像仪、红外水分分析仪、铁水液位计、热风炉气体分析仪等多种新技术,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LGA型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了激光气体分析仪在高炉喷煤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丁元明  张学东 《炼铁》1997,16(3):29-32
主要从高炉煤气的取样器、预处理系统以及过程分析技术和仪器等方面讲述了高炉煤气成分的过程检测,介绍了国外最摈气体分析技术和仪器,指出高炉煤气成分过程分析仪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炉氧煤炼铁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民生  张建良 《钢铁》1993,(9):9-13
高炉氧煤炼铁是指高炉鼓风富氧超过40%以上的超量喷煤技术。本文回顾了高炉氧煤炼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高炉氧煤炼铁的技术特点和全氧高炉的新概念,分析了高炉氧煤炼铁技术关键和开发意义,以及我国开发此技术的条件和经济社会效益。并根据我国条件与常规高炉和熔融还原技术进行了比较。表明高炉氧煤炼铁技术对于我国中小高炉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技术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气体浓度的原理和激光过程气体分析在高炉煤气、锅炉烟气等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对应用该技术进行气体成分测量的优越性做了详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6.
首先测定了包钢炼铁厂6号高炉入炉原燃料及产出项的锌含量,并结合取样期间高炉实际生产数据对6号高炉做了锌平衡分布计算。其次,采用LS23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各级瓦斯灰的粒度进行检测;采用扫描电镜(SEM,Hitachi S-3000)及能谱分析(X-EDS)对包钢6号高炉炼铁原料及产出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并对其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罗胜 《太钢译文》2005,(3):8-14
1高炉炼铁概述 高炉实质上是一个逆流反应器,通过这个反应器,原料装入炉顶,而熔融产物从炉底排出。少量的其他物料可通过风口喷入。炼铁过程所需的还原性气体和热量都在炉底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这些还原性气体向上移动,与原料逆向而行,在把热量传给原料并和其完成所需的化学反应后从炉顶排出。  相似文献   

8.
颜新 《钢铁技术》2006,(5):9-10
高炉喷吹废塑料作为高炉喷吹燃料技术,能解决废弃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该技术对废塑料的品质要求较低,处理废塑料的规模大,能源利用率高;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可充分利用废塑料的热能和化学能,有效降低高炉炼铁成本,减少炼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在高炉顶压调节系统煤气管道上安装煤气分析仪,通过煤气分析仪获取高炉内产生气体的相关数据及趋势。分析高炉冶炼过程中炉内湿度、温度、压力和物料的变化对煤气分析仪的影响,提出了最佳测量时段和标准炉况概念;然后将高炉冶炼的特征和煤气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相结合,阐述了煤气分析仪的特征以及对环境因素变化所造成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正确认识煤气分析仪在高炉煤气检测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981年澳大利亚出版的《高炉炼铁原理》,全书13章540页,是值得向我国炼铁界推荐的一本参考书.《高炉炼铁原理》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了高炉炼铁过程.第二、三、七章介绍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第四章炉内气,固相温度分布.第五章炉内气体动力学.第六章原料特性及其  相似文献   

11.
 高炉炼铁作为当代主要的炼铁工艺,其能耗在钢铁生产中占较大比例,必须以降低炼铁能耗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系统节能的重点。高炉炉顶压力能约占高炉二次能源产生量的7%,若扣除高炉煤气化学能,则约占高炉余热余能产生量的33%,可见回收高炉炉顶余压能,对降低高炉炼铁工序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着重介绍了高炉TRT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TRT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提出TRT技术今后应重视大型高炉配备干式TRT技术、TRT与高炉操作协同优化和提高TRT作业率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TRT技术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氧气高炉对炼铁系统的影响,利用氧气高炉综合数学模型,获得了2种典型氧气高炉流程的基本工艺参数,并主要分析了氧气高炉对炼铁系统燃料结构与煤气流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高炉降低了吨铁燃耗,同时提高了煤粉在燃料消耗中的比率;随着炉缸循环煤气预热温度升高,氧气高炉煤气供给量与炼铁系统需求量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单排风口工艺输出煤气量能满足炼铁系统内部需求并有较大剩余,双排风口工艺炉顶煤气供应由盈余转为短缺,但此短缺量较小,可以用少量焦炉煤气补足。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氧气高炉条件下炼铁系统工艺流程,有望为氧气高炉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福明 《钢铁》2022,57(9):11-25
 现代高炉炼铁是以人造矿石和焦炭为物质基础的。现代高炉实现绿色低碳炼铁,需要从炼铁工序的层次优化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实现烧结、球团、高炉等多工序的协同优化。面向未来,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基于现有技术推进采用低碳节能技术和先进工艺。对于烧结、高炉等传统工艺技术,要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持续研究推广绿色低碳烧结技术,如低碳厚料层烧结技术、烧结料面富氢气体喷吹技术、烧结返矿高效回收利用技术、低温烧结技术和热风循环烧结技术等,有效降低烧结过程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充分利用中国精矿粉资源生产球团矿,提高球团矿产能和产量,进而提高球团矿入炉比率和炉料综合品位,有效降低碳素燃料消耗。提高高炉富氧率和喷煤量,持续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消耗,提高高炉顶压和煤气利用率。有条件的高炉喷吹富氢气体以减少焦炭消耗,开发应用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及CO2脱除再利用(CCUS)等技术。研究解析了高炉炼铁工艺碳-氢耦合还原的热力学机理,讨论了在高炉内不同温度区域固体碳、CO和H2的还原能力,提出了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的耦合匹配是实现最低燃料比的技术核心,探讨了高炉炼铁喷吹全氢/富氢气体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这些综合技术措施对于进一步降低高炉工艺流程的碳素消耗、减少CO2排放具有显著效应。与此同时,设计先进合理的流程系统和耗散结构,优化工序界面技术,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炼铁工序协同高效、动态有序运行,这也是高炉炼铁工艺实现绿色低碳的关键共性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有主要炼铁工艺的优缺点和研发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现有主要炼铁工艺的优缺点和研发的方向做了简要评述。讨论了中国炼铁工艺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型高炉流程仍将是主要产铁设备,高炉流程优化的目标是用足设计炉顶压力,进一步降低能耗,应通过开发以煤代焦的新技术,将大型高炉的入炉焦比降低到200 kg/t以下,节省焦炭等优质资源、改善环保。降低铁水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炼焦厂、烧结厂的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型钢铁企业。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研发方向是加强研究粉煤加压气化生产合成煤气及利用炼钢炼焦剩余煤气,用于大中型直接还原竖炉或流化床生产优质直接还原铁。完善改进引进的COREX 3000工艺,开发使用粉矿、粉煤的技术设备,开展创新非高炉炼铁技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熔融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鞍钢在高炉综合喷吹技术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包括喷吹褐煤、喷吹高炉除尘灰、喷煤中添加助燃剂、喷吹焦炉煤气等,结合实验室研究或工业试验探讨了相关技术的优缺点,并考察了对高炉喷吹工艺的影响以及高炉炉况变化。研究表明,相关技术具有工业可行性,并能给高炉生产取得良好技术指标创造条件,为钢铁企业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何晓义  刘周利  吴胜利  赵彬  杨帆 《钢铁》2022,57(2):28-35
为了降低高炉炼铁系统原料成本,实现自铁矿石采购到高炉炼铁全过程协同优化,开发了一个高炉炼铁全系统、全流程优化配矿平台.全流程是指从铁矿石采购到高炉产出铁水的整个工艺流程,全系统是指钢铁企业所有高炉炼铁整体系统.优化配矿平台包括数据库系统、单座高炉优化配矿平台、全系统高炉优化配矿平台、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4部分.平台以...  相似文献   

17.
摘要: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的重要二次能源,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和相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进步,高炉煤气的利用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从高炉煤气的副产与利用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煤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来源与产生途径,梳理比较了高炉煤气精脱硫与除酸工艺技术路线,总结了高炉煤气CO2捕获封存与利用的技术发展方向以及高炉煤气分离提纯CO作为化工生产原料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高炉煤气多种有害成分协同治理,分离提取有价成分作为化工生产原料是符合中国能源结构和工业现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Primary distribution of coal gas in blast furnace raceway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combustion of coke and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as well as whole ironmak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practical 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No. 5 blast furnace in Chongqing iron &; steel Co. LT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odel recommended by Nomura is adopted to determine penetration depth, height and width of raceway. Three-dimensional cold model of blast furnace raceway is established. Coal gas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vertical section and cross section in blast furnace raceway is simulated using natural gas.  相似文献   

19.
提高风温可以有效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促进高炉生产稳定顺行,是绿色低碳炼铁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了热风炉热量传输过程和传热特性,通过传热学机理的研究解析,阐述热风炉加热面积与风温之间的关系,提出提高热流通量以改善热风炉传热的观点。研究了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拱顶温度和风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和回收热风炉烟气余热,通过耦合预热和能量梯级利用的技术方法,实现高风温的技术创新及实践。提出了实现热风炉智能化操作的技术要素,论述了合理控制拱顶温度和抑制NOx大量生成的工艺方法,以及有效预防热风炉炉壳晶间应力腐蚀的技术措施。指出实现低热值煤气的高效利用和高值转化,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比和CO2排放,是未来高炉炼铁的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