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唑醇和菌核净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戊唑醇和菌核净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的增效作用,对防治油菜菌核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复配制剂的活体组织法和温室盆栽法试验测定了戊唑醇和菌核净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的增效作用。[结果]戊唑醇和菌核净以质量比为1∶20、5∶44、5∶26、10∶33、5∶11、15∶22、12∶11、20∶11和21∶5复配后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且当二者配比为12∶11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54.7。将戊唑醇和菌核净以12∶11复配加工成可湿粉剂进行复配药剂的活体组织法试验时共毒因子为26.9,表现为增效作用;将复配制剂分别作为保护剂和治疗剂进行温室盆栽法试验时,共毒因子分别为28.0和36.4,表现为增效作用。戊唑醇和菌核净的质量比为12∶11时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6,(7)
[目的]探讨复配制剂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的防效。[方法]开展5种复配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种复配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速效性较好,药后7 d防效在90%~95%之间,有效控制期14 d左右,且单剂作用机制互不相同,药剂复配可有效克服或延缓抗药性,减少用药量,弥补单剂不足,协同发生作用。[结论]5种复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延缓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抗药性的产生。[方法]通过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及2者的5个配比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毒力,并按最佳配比配制成制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通过孙云沛共毒系数法算出,当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质量分数比为5∶2时,共毒系数为142.99,表现最大增效作用。田试结果表明,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质量分数比为5:2的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高效低毒的药剂。[方法]采用浸泡杀线虫法测定9种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选活性较高的单剂进行交互复配,测定其联合毒力。[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龄幼虫和卵囊的毒力最强,LC50值分别为2.51、10.50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噻唑膦复配的共毒系数为141.59,阿维菌素与噻唑膦复配的共毒系数为159.37。[结论]单剂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活性最高,复配剂以噻唑膦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防治紫薇长斑蚜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紫薇长斑蚜的生物活性及复配增效效果,并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噻虫嗪与螺虫乙酯6∶1复配时对紫薇长斑蚜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138.44。5%噻虫嗪·螺虫乙酯EC(6∶1)药后15 d对紫薇长斑蚜的田间防效可达90%以上,高于单剂使用防效。[结论]噻虫嗪与螺虫乙酯6∶1复配能够有效防治紫薇长斑蚜。  相似文献   

6.
黄清臻  史卫国 《农药》1996,35(2):42-43
经室内毒力测定,复配制剂溴丹乳油对棉铃虫共毒系数(CTC)为413.8,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药效实验结果显示:1500倍液对棉铃虫1~3天的防效为89~93.6%,保蕾效果在88%以上,优于单剂的药效。并经毒理测定及应用系数分析表明,使用该剂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状况。[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河南省不同保护地中采集、分离的101株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高抗菌株8株(7.92%),中抗菌株52株(51.49%),低抗菌株22株(21.78%),敏感菌株19株(18.81%)。[结论]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各地应合理更换或轮换使用与嘧霉胺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确保番茄灰霉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7,(3)
[目的]筛选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配比和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和共毒系数,选择最佳配比加工成制剂进行室内安全性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以3∶7、5∶5、7∶3比例复配时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大于130,增效作用较显著,其中按照1∶1复配增效作用最佳;按照此比例加工的2%噻虫胺·高氯氟氰GR,有效成分用量450~600 g/hm~2,药后60 d,防效仍保持在85%,且对韭菜有促进生长作用。[结论]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增效作用明显,2%噻虫胺·高氯氟氰GR集中了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快、噻虫胺持效期长的优点,且对韭菜安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9,(11)
[目的]筛选出对Q型烟粉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复配组合。[方法]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与6种杀虫剂单剂对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力及其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显示了较高毒力,LC50值分别为1.27、0.82 mg/L和1.15、0.68 mg/L。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等3种药剂复配(有效成分1∶1)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较强,共毒因子分别为125.60、152.11、104.53和125.65、106.99、114.83。最佳配比筛选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苦参碱、藜芦碱复配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增效作用均以有效成分1∶4的比例最好,其共毒系数分别达到915.45、543.87、349.72和780.00、520.48、306.52,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1∶4)]的复配组合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效可分别可高达92.99%和90.36%;与主干药剂阿维菌素相比,防效分别提高3.86%~7.67%和6.59%~14.95%。[结论]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以有效成分1∶4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显著,是田间进行Q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防治的最佳复配组合,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9)
[目的]明确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及其交互抗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出现低、中抗药性;鞍山和抚顺地区抗性频率达100%,盘锦地区为40%,其他地区达70%以上;嘧霉胺抗性频率达100%;灰霉病菌对咯菌腈和啶酰菌胺均敏感。4种杀菌剂间不存在交互抗性。[结论]建议生产上暂停嘧霉胺的使用;加强对腐霉利的抗性监测;腐霉利、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可交替使用,延缓和治理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6,(2)
[目的]选取4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不同发育阶段进行毒力测定,并研究阿维菌素与四螨嗪及甲维盐与噻螨酮混配的联合毒力,对杀螨剂的合理使用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浸虫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阿维菌素和四螨嗪混配时,在1∶24~1∶199混配范围内对二斑叶螨主要表现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甲维盐和噻螨酮混配时,在1∶4~1∶24混配范围内对二斑叶螨主要表现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将四螨嗪和噻螨酮在各自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进行反正弦转换,通过Spss软件拟合k反正弦转换值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进而求得各复配剂最大共毒系数及各单剂有效质量分数。[结论]综合分析可得到阿维菌素和四螨嗪的最优配比为1∶99,甲维盐和噻螨酮的最佳配比为12∶88。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喷雾法测试了多菌灵、乙霉威及其9个复配组合对番茄灰霉病多菌灵敏感菌和抗性菌的保护作用,并对2种单剂及其质量比1︰1的复配进行了治疗、淋雨及持效期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与乙霉威的9个配比均表现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多菌灵与乙霉威配比为1︰1时,对敏感菌和抗性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739.84和460.63,增效作用最显著,且其治疗作用较强,药后10 h淋雨对药效影响小,持效期长达5 d。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5,(6)
[目的]噁虫酮是对昆虫有胃毒、触杀作用的卫生杀虫剂,随着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数量、使用次数的增加,卫生害虫产生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而噁虫酮因其不同的作用机理不会产生交互抗性,具有良好的药效。[方法]主要研究三光气替代文献报道中的光气的生产工艺。[结果]产品含量大于99%,合成收率达到75%以上。[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发挥生物防治效果,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复配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增效试验.[方法]采用菌落直径抑制法测定了地衣芽孢杆菌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腐霉利、啶酰菌胺复配对灰葡萄孢菌的增效作用.[结果]测定结果表明:抗菌蛋白、腐霉利、啶酰菌胺各单剂对灰葡萄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30.2799、1.249 5、3.0067 mg/L.当抗菌蛋白与腐霉利以1∶1或1∶5比例复配时,EC50值分别为1.0416、4.4056 mg/L,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比较这2个组合,以1∶1比例复配的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最高,达230.4114.抗菌蛋白与啶酰菌胺复配,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振国  谢道燕  达爱斯  倪婧 《农药》2014,(11):849-852
[目的]为获取新的高效复配杀螨剂配方。[方法]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丁醚脲与溴虫腈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杀螨活性及筛选最佳配比。[结果]丁醚脲与溴虫腈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值分别为154.67、8.80 mg/L,丁醚脲与溴虫腈以质量比为94.5:5.5~92.0:8.0混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最佳配比为94.0:6.0或93.5:6.5,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3.65和187.26,LC50值分别为39.79、40.27 mg/L,其毒力分别是丁醚脲毒力的3.66、3.89倍。[结论]丁醚脲与溴虫腈以94.0:6.0或93.5:6.5混合对朱砂叶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该结果可为丁醚脲与溴虫腈的混合使用防治害螨及复配剂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6,(4)
[目的]明确唑胺菌酯和咪鲜胺在防治柑橘炭疽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唑胺菌酯与咪鲜胺复配制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进行制剂药效试验。[结果]唑胺菌酯与咪鲜胺5个供试混剂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明显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田间20%唑胺菌酯·咪鲜胺SC 200 mg/L剂量下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与25%咪鲜胺EC 333 mg/L相当,明显高于70%甲基托布津WP。[结论]20%唑胺菌酯·咪鲜胺SC对柑橘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柑橘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李信云  李静  许彬  许俊强  赵凯 《农药》2023,(3):217-222
[目的]筛选能防治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的高效药剂。[方法]以茄果类蔬菜高发的3种土传病害枯萎病、黄萎病和根腐病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药剂复配组合对病原物的联合生物活性。[结果]精甲·咯菌腈对3种病原菌均有明显抑制效果且在5种杀菌剂中效果最好,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将精甲·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后所有的复配组合抑制效果相对于单种药剂有显著增加;对枯萎病和黄萎病,以2:1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强,SR(增效系数)值为7.96和11.86;对根腐病抑制中,所有复配组合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以1:2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强,SR值为321.43。盆栽药效试验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防治效果最佳复配比分别为1:2、2:1、1:2,防治效果为90.82%、96.76%、99.09%。[结论]精甲·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酯复配比在1:2、2:1、1:2复配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和黄萎病的最佳复配处理,为抑制茄果类真菌性土传病害及预防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柑桔上由于长期、单一地使用有机磷等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药效下降。复配农药是解决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途径之一。我们于1986年开始,接受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南京保丰农药厂的委托,进行了氰久合剂(原名丰收菊酯可湿性粉剂)系列产品对柑桔主要害虫的室内和田间的药效试验。现将1986~1988三年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玉粉  尤江  郝凤霞  杨敏丽 《农药》2013,(12):911-913,920
[目的]以小菜蛾为试虫,研究伏毛铁棒锤生物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室内联合毒力。[方法]采用Bliss法、三坐标法和Sun法对联合毒力效果进行评价,优选最佳的复配比例。[结果]伏毛铁棒锤生物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后有增效作用,最佳配比为4∶1,在该配比下,共毒系数为173.28。[结论]复配剂对小菜蛾的LC50值为1.10×103mg/L,与2种单剂(伏毛铁棒锤生物碱LC50值5.64×103mg/L,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13.35×103mg/L)相比,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稻茎浸渍法测定了噻嗪酮、烯啶虫胺及其复配制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用孙云沛介绍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不同剂型的噻嗪酮和烯啶虫胺复配制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悬浮剂,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68 mg/L,共毒系数为191.53;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08 mg/L,其共毒系数为203.38.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二甲苯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80 mg/L,共毒系数为178.76;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2.17 mg/L,其共毒系数为194.94.当麻风树生物柴油作为2种药剂的复配制剂时,可提高混配制剂的增效作用,噻嗪酮和烯啶虫胺质量比4:1的生物柴油乳油,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得其LC50值为1.39 mg/L,共毒系数为231.49;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其LC50为1.57 mg/L,其共毒系数为322.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