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苏州市把发展水利综合经营作为巩固和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的重要内容来抓,运用市场机制,深化水利改革,围绕水利行业发展,开创了一番事业;拓展经济领域,实现内外联合,联成了一片天地,水利综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连年翻番。1993年全市水利综合经营的总收入达13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在江苏省水利系统名列第一。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综合经营有突出贡献的单位。  相似文献   

2.
李福中 《治淮》1995,(4):29-3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省水利系统抓住机遇,积极兴办实体,大力发展综合经营,水利经济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1994年全省水利综合经营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其中有3个市地综合经营销售收入超亿元,20个县(市)超千万元。我省水利综合经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厅属单位分流人员办实体。1992年水利厅颁发了“加快厅属单位改革开放步伐实施意见”,鼓励行政机关、科研、教育、工程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千方百计发展水利经济。经营触角已扩展到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元件、丝绸服装、包装材料、建筑材料、汽车修理、乡镇供水、商贸服务等行业。水利经济的销售收入、利税也分别由1980年的1847万元和356万元发展到1998年的22.94亿元和1.342亿元,销售收入增长了123倍,利税增长了37倍。这其中,依托行业优势可以说是苏州水利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 苏州市水利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从外部环境来看,是和改革开放2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乡镇企业膨胀型发展密不可分的;从系统内部来看,是水利干部职工转变思想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福建省水利多种经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多年来,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提出的“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转轨变形,全面服务”及“两个支柱,一把钥匙”等一系列指导方针,在确保工程安全、实现“兴利除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为发展水利经济、壮大行业实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2000年全省水利经营形成资产总额153亿元,为1978年的38倍;水利经营总收入86.5亿元,实现利润6.47亿元,分别是1978年2.2亿元和0.16亿元的39.3倍和40.4倍…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八年,上海市水利系统深化改革、完善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使水利综合经营上了新的台阶。全市十个县水利局有五个县局与县政府签订了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综合经营、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全面承包合同;县水利局基层单位与班组、以及市水利局与局属各单位层层落实了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班组、职工和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全市综合经营总收入达2亿元,净收人3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3%和36%。水利综合经营的发展使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都实现了管理经费自给有余、半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苏州市水利系统广大职工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水利经济致力于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扎扎实实推进两个转变,全市水利经济呈现出跳跃发展的喜人态势。 1996年,全市完成综合经营总收入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1.4亿元,利税1.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和10.6%,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水利经济已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3亿元,净值7.6亿元,总资产17.1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负债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1990,(6):32-32
近几年,特别是1989年,我们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综合经营会议精神为动力,以“规划、指导、扶持、协调、服务”为宗旨,认真加强行业管理,积极稳妥地发展综合经营,在国家紧缩银根、原材料涨价、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完成总产值2.29亿元,实现利润2020万元,分别比1988年提高36.7%和34.4 %,创历史最高水平。一、领导重视,建立行业管理机构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水利综合经营工作十分重视,自1987年以来先后批转有关大力开展水利综合经营和开发沙棘等4个文件。1989年初,常务副省长和主管农业的王副省长先后指示:“水利系统不搞综合经营是没有出路的,非抓不可,非抓好不可。”7月,王副省长又亲自主持召集省  相似文献   

8.
1988年,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总产值64亿多元(不包括水费、电费),创利税8.4亿元,1989年突破70亿元,成绩是大的。但就全国横向看,发展不平衡,行业管理薄弱,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笔者3月中旬参加了水利部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处长会议”,有两点感受颇深。一、转变观念、领导重视是水利综合经营事业发展壮大的最根本保证这是老调重弹,而且一再重弹,为什么?说明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在水利系统特别是在领导同志的头脑中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水利综合经营事业的发展就快。江苏省水利厅潘志南副厅长在会上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发人深省。江苏省水利系统综合经营1980年总产值8000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省先后掀起了三次治水高潮,水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1991年长江、淮河大水以后,国家、省及各市更是连年斥巨资投入水利基本建设,1998年全省投入30亿元,1999年达34亿元,2000年更达到36.8亿元。至20世纪末全省水利固定资产达250亿元,约占全国水利固定资产的10%。江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利大省。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水利工程管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近几年来,省水利厅以“工程带水文”为工作思路,强化水文建设,发展水文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江苏“工程带水文”的实践 1996年,水利厅党组派出综合调研考察组进行了江苏水文行业发展的专题调研,了解了水文行业现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12个县的水利综合经营产值5.64亿元,占全国水利综合经营产值的1/6,实现利润4472万元。水利管理单位摆脱了困境,走上了自我发展的康庄大道。他们的诀窍在哪里?主要  相似文献   

11.
蔡凯 《东北水利水电》1995,(6):37-38,41
发展水利综合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它是水利单位自然生存的需要。②它是水利行业深化改革的需要。③它是水利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④它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哲盟的水利综合经营已由过去单一的植业,养殖业,发展为渔,农,工,贸等多种产业。全盟兴办的经济实体已达164个,分流职工2869人,1993年全区盟市综合经营产值达6100万元,哲盟达到4390.59万元,占73%。哲盟的水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资产存量的概念和活化水利行业资产存量的意义,提出了活化水利行业资产存量的对策及措施。主要对策有:改进水利企事业单位现行的承包指标体系;对水利企事业单位实施多层次开放经营、综合经营,因势利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资产存量市场;重视企业组织结构;合理调整资产存量布局。主要措施有:理顺产权关系,落实产权主体;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重视规范市场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培育社会服务体系;改革劳动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大丰县水利局在认真抓好社会化服务,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4年,水利综合经营总产值达8300万元,利税450万元。大丰县水利局在发展水利经济中注重做到: ——把水土资源优势转换成商品优势。以水土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全县水利行业利用“三荒”、“三堤”开发水面养殖1.17万亩,成片  相似文献   

14.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18-18
——“一龙管水”促水利大发展。衡水市认真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率先在全省实施了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了调水、引水、节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为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保障,大大提高了水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是管理体制得到理顺。衡水市将滏阳水厂等6个单位划归市水务局,整合资产14.4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创新发展方式,做好水利经营 在苏州工业化升级、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新形势下,苏州市水利系统充分认识到水利经济和经营工作,必须及时调整思路,转变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存量资产优势,大力发展,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宿迁市围绕“立足水土优势,积极拓展三业”的方略,以开发水土资源为重点,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突破口,充分挖掘行业优势,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利综合经营有了长足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12%以上。1999年,全市水利综合经营总收入2.79亿元,利润1345.9万元,税收127万元,实现了水利综合经营的快速增长。概括起来,成功经验有以下4条: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对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企业以及湖南省水利系统部分水利企业进行了一些调研,耳闻目睹了水利建设的成就.感受了水利事业的重要和水利人的创业艰辛。同时,也深深感到,加快水利企业改革和发展,推动水利经济进步是当前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湖南省水利企业乃至整个水利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一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5年底止湖南省共有水利经营单位3123个。职工112634人;资产总额为25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39亿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水利经济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固定资产,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步调整水利产业结构,供水、水电、水产等经济效益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水利综合经营跃上新台阶,到去年底,全省水利综合经营企业总数达到3000多个,销售收入11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八五”末产值翻一番的目标。但是,目前水利行业贫困问题仍十分突出,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据统计,去年河南全省水利系统人均工资2223元,比全省人均2860元低22%,而且有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蚌埠市水利系统抓住机遇,乘潮而上,把发展水利综合经营作为巩固和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的重要内容来抓,水利综合经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994年全市水利综合经营总产值达4140万元,利润356万元,上交税金43万元,与1993年比,分别增长128%、30%和92%。在我市三县中,五河、固镇两县实现产值超千万元,利润超百万元,跨入全省水利综合经营先进行列。其它各单位也都超额完成了当年下达的计划指标。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在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湖南省实现水利经营收入(产值)478.9亿元,利税12亿元,年均增幅均达到9%.资产总额达到245亿元,形成了以中小水电、城乡供水、水利风景区、水利渔业、建筑施工等为特色的水利经营优势产业。水利经营快速高效的发展.提高了水利部门的综合实力。增强了水利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