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选煤厂食堂加层工程改造技术,应用了保护性拆除技术和钢柱脚传力钢板焊接技术等,解决了无隔离保护层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结合旧房增层改造的特性,提出了建设、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等均参与施工组织管理,“外保”与“内保”体系相结合及结构质量的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解决办公和住房的紧张现状,加层也是一个途径。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来看,一般地讲,加层投资要比新建的省,没有征地,拆迁等一系列费用和麻烦事,特别是加层后如原有基础可以不作补强的情况下更为经济,另外速度快。但从技术方面讲,加层却要比新建复杂得多,如要对加层建筑实际工作承载能力分析,要评价老化的效应对被加层建筑的承载力影响,要对周围环境,水、电、煤气、通讯等市政工程管线进行调查等等。加层设计大量的是设计的前期工作,它包括对旧建筑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调查设计的年代、设计单位,一些图纸资料可从档案馆查询。由此来了解当时的设计者的意图,使用的规程,设计的特点,采用 相似文献
7.
8.
9.
10.
梁东晖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5,(15):81-81
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有些已建成的建筑物.尤其是老城区的建筑物已不适于日益繁荣的物质.化需求i由于功能受到限制.需要进一步扩大使用面积.故加层建筑逐渐增多。加层设计,不论从造型上.使用功能上和结构上都得到了重视。加层建筑设计除了有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由于加层特点所决定的个性。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它的个性.以便设计完善。房屋增层,根据它的结构形式.分为四大类.即直接增层类.外套增层类.室内增层类和地下增层类。 相似文献
11.
12.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旧有房屋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浪费。目前又尚无全国统一的房屋加层抗震鉴定标准和房屋加层抗震设计规范可以遵循,因此,研究探讨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应当执行什么规范标准,采用什么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高加层房屋抗震设计质量的一个急需明确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缓解住房紧张矛盾,探讨对既有建筑物加层改建问题目前对一些中小城镇有实际意义。对既有建筑物加层改建一般应做好以下工作:建筑物增层改建的利弊和合理性的研究,在确定加层时,建筑物建造年代和建筑物墙体和基础损坏程度;对于古建筑和重要建筑物不能轻易增层改建;增层改建是否导致破坏城市规划格局等等。总之,要对增层改建的利弊全面分析,最后决定是否有增层改建的价值;做好结构及地基的技术鉴定工作;按程序要求认真进行建筑设计的审拟工作。注意控制加层的经济造价;精心施工;峻工时要搞好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建筑增层设计的准则和增层建筑新旧房屋间三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新旧房屋间采用减震消能节点连接的性能,构造,计算假定和优化设计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某办公楼增层改造的实际工况,采用直接增层形式,利用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固措施,并提出了房屋增层应注意的事项,经加固增层后,建筑物均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