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灰色关联方法确定井组配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关联系数作为井组内油井的动态劈分系数,从而对油井产液量劈分,进一步确定井组内注水井的配注量。经实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配注方法,该方法摒弃传统方法对注采井层段大量数据统计的烦琐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4.
5.
分层注水开发中,各层配注量的常用确定方法没有考虑小层剩余油分布情况,为此,研究了确定小层配注量的新方法。从生命旋回理论和逻辑斯蒂增长规律出发,推导了采出程度与累计注入水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按照小层剩余储量分布规律,以提高注水波及效率和剩余油动用程度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剩余油分布的分层注水井各小层合理配注量计算新模型。运用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厚度法、地层系数法和剩余油法分层配注与油田各开发阶段的适应性,结果为:含水率小于50%时,推荐使用厚度法;含水率为50%~80%时,推荐使用剩余油法。研究成果在渤海SZ油田F6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效果显著,井组含水率下降8%,净增油7 766 m3,表明分层配注新方法及各层配注量确定方法适应性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分层注水井各层配注量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合理配置量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根据注水开发油田特有的水驱曲线关系式,推导了一种利用配产量确定注痧量的新方法,并给了计算实例。该方法对油田实际配产工作有一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多层合采油藏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由于层间驱替程度差异加大,导致常用分层配注方法的效果变差。为此,在分析多层合采油藏长期注水开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驱替通量定量表征各层驱替程度差异的方法,并以均衡驱替为目标,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孔隙度、注水历史、调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驱替通量均衡化思想的注水井纵向各层配注量确定方法。运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厚度法、地层系数法、剩余油法和基于驱替定量表征的均衡驱替方法在不同含水阶段的适应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含水率小于50%时,推荐采用厚度法;含水率为50%~80%时,推荐采用剩余油法;含水率为80%~90%时,推荐采用均衡驱替法。渤海SZ油田X1井组在高含水期采用均衡法调整配注量,调整后井组平均含水率下降4%,日增油117 m3,降水增油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驱替定量表征的分层配注量确定方法可用于指导高含水期多层合采油藏注水井各层配注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油水井注采连通关系和见效比例等关键信息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注采连通关系计算方法的融合与改进,提出了一种考虑井底流压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注采连通关系分析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油井产量变化规律,从而得到更符合生产实际的注采连通关系量化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将其与井组配注模型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油田配注工作中注采见效关系与见效比例确定难、人工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实现了井组配注量的快速、准确计算。通过在新疆油田的实际应用,该模型得到了很好地验证,分析结果准确性显著提升。该研究可有效提高油田注采调配方案设计的效率与科学性,对于实现油田智能调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油中注采关系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油田注采分析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动态测井资料确定油水井注采关系的方法。利用注剖面测井资料得出分层注水量和分层产液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井口生产数据,生成一定时间的产液、吸水量数据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油、水井连通性、注水受效时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注水井对周围油井不同层的水量分配。这种方法在大庆油萨化过渡带112口油、水井注采分析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多元回归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多元回归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采收率经验公式就是一种典型应用。为了提高生产历史较短开发区块的预测精度,从3个方面研究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情况:一是预测递减指数和初始递减率;二是预测年对年自然递减率;三是预测油田注采比。实际应用表明,建立的多元回归公式在短期预测时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渗透率是评价储层物性以及气井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而表皮系数是表征井筒污染程度的唯一参数,这2个参数在气井动态分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求取这2个参数的主要方法是试井,尤其是不稳定试井。然而由于试井费用较高,再加上生产任务紧张,靖边气田绝大部分的气井不能进行关井测试,致使无法全面了解储层特性以及增产措施的效果。运用产量不稳定法计算气井渗透率和表皮系数,并与试井解释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产量不稳定法具有一定的解释精度,可以作为试井的补充。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解释的结果被应用于数值模拟的参数场建立、复杂地质边界诊断、增产措施的效果评价以及二次改造井的优选。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