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AD的语音噪声抑制方法。这种新算法源于VAD技术及谱减法,它先对含噪声信号进行VAD处理,而后是基于感知掩蔽阈值的谱减法运算,降低噪声,获得清晰的增强信号。与其它算法相比,其效果更好,语音听测试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噪声中的语音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音增强失真补偿的抗噪声语音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增强失真补偿的抗噪声语音识别算法。在前端,语音增强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语音增强带来的频谱失真和剩余噪声是对语音识别不利的因素,其影响将通过识别阶段的并行模型合并或特征提取阶段的倒谱均值归一化得到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在非常宽的信噪比范围内显著的提高语音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精度,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效果尤其明显,如对-5dB的白噪声,相对于基线识别器,该算法可使误识率下降67.4%。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工程》2017,(3):220-224
针对现有车载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环境下噪声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噪声分类与补偿方法。采集各应用场景下的噪声构建SVM噪声分类器,利用SVM对待测语音静音段中的噪声进行分类,根据噪声类型选择相应的带噪训练模板进行噪声补偿,并将差分频谱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参数进一步抑制语音段中的噪声,从而实现车载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增强车载语音识别系统的噪声鲁棒性,并且与稀疏编码语音增强和能量规整倒谱系数特征增强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语音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助听器语音增强算法在非平稳噪声环境下,残留大量背景噪声的同时还引入了“音乐噪声”,致使增强语音可懂度和信噪比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估计的二值掩蔽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利用人耳听觉感知理论,结合人耳的听觉特性和耳蜗的工作机理。采用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Minima-Controlled Recursive Averaging,MCRA)算法获得估计噪声和初步增强语音;将估计噪声和初步增强语音分别通过可以模拟人工耳蜗模型的gammatone滤波器组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各自的时频表示形式;利用人耳的听觉掩蔽特性,计算含噪语音在时频域的二值掩蔽;利用二值掩蔽得到增强语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很大程度上去除了谱减法引入的“音乐噪声”,与基于MCRA谱减法相比,增强语音的语言可懂度指数(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主观语音质量评估(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问题,提出了将环境噪声作为语音识别上下文考虑的层级语音识别模型。该模型由含噪语音分类模型和特定噪声环境下的声学模型两层组成,通过含噪语音分类模型降低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的差异,消除了特征空间研究对噪声稳定性的限制,并且克服了传统多类型训练在某些噪声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低的弊端,又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NN)进行声学模型建模,进一步增强声学模型分辨噪声的能力,从而提高模型空间语音识别的噪声鲁棒性。实验中将所提模型与多类型训练得到的基准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层级语音识别模型较该基准模型的词错率(WER)相对降低了20.3%,表明该层级语音识别模型有利于增强语音识别的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当前有很多语音识别系统和产品,但绝大部分是工作衣安静环境下的,一旦在噪环境下使用,语音信号中混人严重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就大为下降,影响了参数的稳定性,而通常采用的语音特征在  相似文献   

8.
基于Bark域噪声估计及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欢  熊敏  侯卫国 《计算机工程》2009,35(12):261-263
针对非平稳环境下噪声估计和语音增强性能降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ark域的快速自适应噪声谱估计算法。它基于听觉模型,将带噪信号变换到Bark域,并在Bark域内实现基于人耳掩蔽的语音增强。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充分利用Bark带内频带间的相关性,跟踪快变的背景噪声,提高语音增强性能,减少运算量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10.
为消除语音信号中噪声,改善语音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减谱法。首先根据每帧的功率谱动态调整谱减系数,然后通过维纳滤波法把各种噪声变换为类似白噪声的噪声,最后用原减谱法把该噪声去除。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1.
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去噪处理方法,也介绍了笔者在抗噪语音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文章最后给出了很有潜力的一些抗噪识别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徐金甫  韦岗 《计算机工程》2000,26(5):58-59,89
提出了一种抗噪声语音特征。首先计算语音信号单边自相关序列的差分序列,再计算该差分序列的线性预测系数,进一步求出例说系数。实验证明,传统的线性预测例谱系数和边自相关序列的一性预测倒谱数相比,采用单边自相关序列差分序列的线性预测倒谱系数作为语音信号的特征矢量,可以提高语音识别系统对带噪音语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刘鹏  王怀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12):1399-1400,1404
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一直是语音识别的难点,本文采用了谱减法进行去噪,进行孤立词(数字0-9)的识别,提高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一直是语音识别的难点,本文采用了谱减法进行去噪,进行孤立词(数字0-9)的识别,提高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手持设备的日益小型化以及一些特殊场合的限制,使用语音识别这种自然的人机接口技术愈发显得迫切。基于HMM架构的语音识别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识别率。当前已经取得的技术要想走向实用化,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语音识别前端的鲁棒性问题。本文对语音识别的前端鲁棒性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文章最后对语音识别前端鲁棒性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带噪汉语语音识别的端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朋  塔维娜  陈树中 《计算机工程》2003,29(17):120-121,135
在语音识别系统中产生错误识别的原因之一是端点检测有误差,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正确地确定语音的端点并不困难,然而,大多数实际的语音识别系统需工作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一些常规的端点检测方法,例如基于能量的端点检测方法在噪声环境下不能有效地工作。该文利用改进的隐马尔柯夫模型(HMM)进行语音检测以适应噪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得到高正确率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17.
文章抓住人类语音感知多模型的特点,尝试建立一个在噪音环境下的基于音频和视频复合特征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在视频特征提取方面,引入了一种基于特征口形的提取方法。识别实验证明,这种视频特征提取方法比传统DCT、DWT方法能够带来更高的识别率;基于特征口形的音频-视频混合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MMSE方法语音失真较大的缺点,提出一种将噪声被掩蔽概率引入高分辨率掩蔽感知模型的方法,通过初始噪声序列进行噪声谱的更新,然后计算噪声掩蔽参数,适时更新数据参数以动态确定每一帧的权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抑制背景噪声的同时还降低了音乐噪声,在语音降噪方面实现了比MMSE方法更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语音信号的特点,语音识别过程及技术,重点讨论了例谱技术及其在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中的应用,并将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应用到语音识别中,提出了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隐马尔柯夫模型(HMM)是连续语音识别的核心部分。但是HMM对语音信号的描述不完善,为此人们提出了很多替代模型,其中一类将语音信号描述为长度随机的特征矢量序列,称为随机分段模型(Stochastic Segment Models),简称为分段模型(SM)。该文将首先阐述分段模型的原理,并将分段模型和隐马尔柯夫模型进行比较,其次给出基于分段模型的识别和模型训练算法,最后给出实验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