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电厂锅炉(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介绍了电厂(火用)效率的计算方法,并以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炉为例,利用在满负荷条件下的热力数据,计算了(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通过计算后的结果说明采用(火用)分析比热分析更全面、更有效地揭示锅炉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热力学(火用)平衡来导出定压下的平均温度,可以简化(火用)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文中结合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实例,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并计算不同负荷下的(火用)损率,为电厂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飞  郝青哲  王堃 《东北电力技术》2011,32(2):43-44,47
基于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分析方法,对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 MW亚临界机组锅炉的额定工况进行了热力学能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电厂锅炉(火用)效率大大低于热效率,其原因是存在大量的不可逆性损失,表明电厂锅炉减少(火用)损失的方法是减少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4.
电厂锅炉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介绍了电厂火用效率的计算方法 ,并以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号炉为例 ,利用在满负荷条件下的热力数据 ,计算了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 ,通过计算后的结果说明采用火用分析比热分析更全面、更有效地揭示锅炉各种损失及其部位 ,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R601和R245ca作为循环工质,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研究了再热压力比对低温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影响.通过MATLAB和REF-PROP软件编程计算,以系统净功量为目标函数,确定系统的最佳再热压力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再热压力比逐渐减小,净功量逐渐增加,热效率逐渐升高,(火用)效率逐渐减小,净功量的增加幅度大于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质及蒸发温度确定最佳参数,从而确定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的最大净功量.  相似文献   

6.
在对应用地表太阳辐射的系统进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时,经常采用5个典型的太阳辐射最大转化效率计算公式.在Candau给出的辐射(火用)的定义和Gueymard公布的太阳光谱辐射数据的基础上,该文首先获得了不同大气条件和接收面下地表太阳辐射的最大转化效率(火用)和能间比值),并将其作为基准数据,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和接收面下由5个典型公式计算得到的地表太阳辐射最大转化效率的精度.结果表明由Petela、Spanner、Parrot和Jeter提出的公式的计算结果高估了地表太阳辐射的最大转化效率,而由Badescu提出的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远远低估了地表太阳辐射的最大转化效率.大气条件对地表太阳辐射最大转化效率的影响很大.在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太阳能转化系统时,地表太阳辐射最大转化效率的精确计算需要考虑大气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热Braydon循环的简化模型,确定了微型燃气轮机(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DES)各组件的热力学过程和(火用)损失的计算方法.针对同济大学某建筑内的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计算,确认该系统比常规能源系统在能源利用率、(火用)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集热温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集热器工作温度对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发电效率、成本的影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对用于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回热系统不同集成方式下太阳能热发电的火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系统中太阳能发电的火用效率与集热器瞬时热效率及汽轮机抽汽效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结合LS-2槽式集热器(一种典型槽式集热器)的测试结果,对不同辐照条件下不同替代方式的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以太阳集热场辅助300MW燃煤机组发电系统为例对太阳能子系统的火用效率和发电成本(levelizedelectricity costs,LE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太阳直射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从300变化到1 000 W/m2时,对应的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从277变化到317℃。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供分析用的联合循环全能系统概括性热力学模型,导出了系统的综合热效率与系统的(火用)效率表达式,它几乎概括了各类TE系统。根据该效率式。对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为了作定量计算及系统参数优化。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全能系统静态数学模型。文章指出,γ_(2n)不仅对系统热效率影响很大。同时对燃机与汽机间的热量分配也有制约作用。全能系统存在最优参数,而参数的导优应以(火用)效率为主要目标函数。计算和分析表明,联合循环热效率高,能源利用合理,兼有效力学以外的益处,较常规系统优越得多,是当今能源利用和重大开发科研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华能玉环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机组为例,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热力学(火用)方程平衡式分析和研究整个锅炉系统能量变化,揭示火力发电厂生产中能量的传递、利用和损失情况,并确定锅炉的火用效率,为发电厂能量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