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洪源  吴伟光 《石油机械》1991,19(11):20-25
运用光弹性理论及测试技术,对抽油机用新型圆弧齿同步带的应力分布状态进行了光弹性实验研究。与L型梯形齿同步带和HTD圆弧齿同步带的对比实验表明,新型圆弧齿同步带齿廓主要几何参数优化正确,带齿内应力分布合理,齿粮应力集中小,是较理想的抽油机用同步带。  相似文献   

2.
同步齿形带传动是一种新型传动形式,近十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它综合了皮带、链条、齿轮等传动形式的特点和优点,它是以非延伸的线缆作中心骨架,工作面(内侧)为齿形的环形带(见图)。由于工作面上的齿与带轮上的齿槽正好啮合,所以带与带轮之间不会滑移,而使主、从动轮同步运行。齿型有梯形和曲面形  相似文献   

3.
美国ANSI/RMA IP—24—1983中的选型图上有6种同步带型号,文章以它为研究对象,对同步带传动功率和圆周速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数学分析,其结果是:SQ型同步带荐用域右侧边界,为最大标准带宽和特定小轮节径时的最大荐用扭矩,其余5种带型荐用域右侧边界,为在上述条件下的最大荐用功率。在进行同步带传动设计时,按上述选型图选择带型,根据设计工况点在荐用域中的位置确定小轮节径,不但能满足功率要求,也能满足Z_m≥6,v≤33m/s。设计小功率同步带传动时,可不按功率和小轮转速而只按其传递扭矩选择SQ型带。  相似文献   

4.
<正> 多年来,发明人在从事系列抽油机减速器设计和圆弧齿轮传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双向圆弧齿轮传动,即双重凸凹啮合圆柱齿轮传动。这种新颖的齿轮传动己获国家发明专利,其特征在于齿轮法截面内齿廊为双圆弧齿形,而在节圆展开后平面内齿线为圆弧齿线,可充分发挥齿高和齿长两个方向凸凹啮合的优越性;改善齿面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联组窄型三角胶带(简称联组窄型V带)的传动特性及现场试用情况,着重分析了抽油机和钻机采用联组窄型V带传动的经济效益。建议在适合V带传动的场合,首先选用窄型V带,并对V带的保管、配组、安装和调整等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一、特点与发展概况 带传动经历了由平带向Ⅴ带发展的过程,而今由于化纤工业的发展和高摩擦系数材料的开发,带传动又出现了采用平带的发展动向。平带的代表型式是复合锦纶带。复合锦纶带由于自身独特的结构和材质而优于其他类型的传动带(表1)。其主要优点有:带体轻而薄,传  相似文献   

7.
传动V带强化疲劳寿命试验是根据V带寿命曲挠次数和V带累积破坏理论,选定合理的试验参数后,在V带大功率机械封闭试验台上进行的。试验可对V带的结构工艺、整体粘接性能、动态和静态性能、疲劳特性等进行全面质量评定,还可估算出V带的装机使用寿命,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经现场跟踪统计,V带实际使用寿命与试验估算寿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齿形自转塑料扭带清洗力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转塑料扭带的清洗能力 ,对齿形自转塑料扭带和普通自转螺旋扭带的清洗力矩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齿形自转塑料扭带的清洗力矩比普通塑料扭带的清洗力矩平均提高 4 2 %~ 70 % ;(2 )齿片的安装角α、β、齿高h、齿距P等结构参数对扭带的清洗力矩、自转转速及运转平稳性都有影响 ;(3)从增加扭带的清洗力矩和获得自转转速及运转平稳性等 3个方面综合考虑 ,以α =1 5 0°、β =90°、h =6mm的齿形扭带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硬质岩石对PDC钻头切削齿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导致钻头更换频繁,效率低、成本高。为了给硬质岩石的高效钻进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国外的研究人员对圆形齿和V形齿的耐用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切削齿的力学性能; 然后,利用圆形齿和V形齿钻头进行了花岗岩和石英岩的全尺寸钻进试验,最后,对圆形齿和V形齿进行了现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V形齿比圆形齿更耐磨,在载荷相同的情况下,V形齿的机械钻速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硬质岩石个性化PDC钻头的研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V—平带传动特点。提出了以V—平带传动代替V带传动的理论依据。在讨论三种V—平带传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V—平带传动设计方法。该方法的设计要点是:传动比i_(min)=3;传动中心距等于或略小于大轮直径。符合以上条件的V—平带传动,仍按V带传动的常规方法选择带型、带长,计算中心距,确定单根V带的传动功率及选择带的根数等。推荐了各型V—平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径向直动推杆活齿传动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清世  黄涛 《石油机械》1998,26(12):36-39
任问直动推杆活齿传动机构由偏。心轮、直动推杆、内齿轮、推杆支架和机架等组成。、毫、轮和内齿轮分别与推杆组成直动滚子推杯盘形凸轮机构,实现多齿同时啮合传动。证明了该种传动的最大推杆个数可取且只能取Z-1或Z+1(Z为内齿轮齿数)。导出了内齿轮理论廓线齿顶曲车半径的计算公式,指出内齿轮廓线的齿顶向径越大,内齿轮的齿数和偏。台轮的偏。心距越小,内齿轮的齿项曲率半径也就越大,从而为设计时确定内齿轮齿形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并引伸了同步带传动中心距的精确计算公式(ISO推荐公式),找出求解反渐开线函数的途径,有利于ISO计算法的推广应用。文中分别用实例计算了模数制和周节制同步带的传动中心距,其相对误差均在万分之三以內。  相似文献   

13.
窄V带传动由于在承载能力、寿命、传动效率、尺寸和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已在国外广泛使用。文章较详细地论述了窄V带的特点,比较了窄V带与其它传动的效率和传动能力,以实例说明了用窄V带取代普通V带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复合齿形牙轮钻头及其破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牙轮(钢齿、镶齿)钻头已难以对一些复杂地层进行有效钻进这一现状,根据对牙轮钻头破岩机理的新认识,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齿形牙轮钻头。该新型钻头是一种具有新型齿面结构的牙轮钻头,其牙轮上的牙齿由齿形齿和盘式齿复合而构成,并且各牙轮上齿形齿和盘式齿的布置方式可根据硬地层等复杂地层的特性和钻井要求进行调整。两种齿对岩石的破碎作用将会互相影响,使得破碎岩石更加容易。为此,概述了国内外在复合齿形牙轮钻头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并详细分析了这种新型钻头的结构特点和破岩机理,指出要研制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复合齿形牙轮钻头,主要应从破岩机理、布齿方法与齿面结构、齿面强化工艺、钻头整体性能台架试验及复合齿形牙轮钻头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多根V带传动中,由于带和带轮的诸参数实际值的离散性,各根V带的实际载荷差别甚大。这种现象降低了V带传动的传动能力和寿命。文内分析了两根和多根V带传动中各带的载荷分布现象;提出引进多根带传动系数C_n来考虑这种影响;给出多根带传动载荷的计算方法和C_n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同时还给出试验数据,它所验证文中的理论计算方法是可以采用的。  相似文献   

16.
斧形PDC齿具有独特的齿形,在破岩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破岩性能。但斧形PDC齿破岩规律和工作参数及齿形的优选方法不明确。因此,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斧形PDC齿切削岩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后倾角、斧刃角对斧形PDC齿破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倾角为15 °时,斧形PDC齿破岩效率最高;在后倾角相同的情况下,斧刃角越小,切向裂纹越易于向岩石内部发展,最优斧刃角为110 °。根据模拟结果,优化了斧形PDC齿钻头外形参数,并在现场试验中获得较好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斧形PDC齿钻头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V带传动初拉力的测量方法及计算公式。推荐用压式或拉式V带初拉力测试仪测量和调整V带初拉力,以改善V带传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石油机械》2015,(11):82-87
自升式钻井平台广泛采用蜗轮蜗杆驱动的齿形楔块锁紧系统,国内外对钻井平台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稳定性研究较多,但对其锁紧后齿条的应力应变研究相对较少。为满足钻井平台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锁紧方案要求,设计出一种异形蜗轮蜗杆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下对锁紧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平台转移载荷,并运用ANSYS对齿面接触做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变形协调方程所求应变趋势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证明锁紧齿条块变形量呈指数增长。利用Pro/E对锁紧系统建模,导入ADAMS对锁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平稳,同步性好,冲击载荷小。研究结果可为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汪骏  崔岚 《石油学报》1988,9(3):114-125
本文从链传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入手,着重对与轮齿曲线有关的链条爬链与跳齿、冲击振动、轮齿的抗弯强度与接触强度、容纳链节节距的伸长能力以及滚子进退啮合时的干涉条件等作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推出了链轮理论齿廓曲线方程,并得出了影响链轮齿廓曲线的因素关系式和一些有益的结论。针对目前石油套筒滚子链链轮齿形存在的缺点,提出了新的三段圆弧一段直线的新型齿形(即齿沟、工作段、齿顶过渡段为圆弧,齿顶为直线的齿廓曲线)。该齿形不但有较小的冲击应力、接触应力和爬链分力等,而且还能适应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此外。本文还利用优化技术,分别按照不同工况(即高速轻载、低速重载、高速重载)进行了新齿形的优化,得出了最佳齿形方案。文中附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0.
用于抽油机的新型三环减速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的新型三环减速器主要由圆弧齿同步齿形带、小带轮、大带轮、曲柄轴、传动环板、输出轴、外齿轮和箱体等组成。介绍了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用于抽油机的可行性。传动环板及转臂偏心轴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计算结果表明 ,这种减速器传动机构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理论上是完全平衡的。根据滑动轴承理论 ,新型三环减速器设计了油膜浮动机构 ,使减速器在运行中均载、减振效果明显 ,受力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