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了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的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情况等基础上,确定了首采区的大致位置,在首采区内提出了3种拉沟位置方案,并进行了优化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研究结果对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的研究思路值得其他同类型露天矿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沙尔湖矿区一号露天煤矿的地质情况、煤层赋存及煤质条件圈定了本矿的开采境界,在开采境界内对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首采区和拉沟位置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亿宏露天煤矿初始拉沟位置的变更对矿山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亿宏露天煤矿的矿山实际情况,通过对亿宏露天煤矿首采区原设计初始拉沟位置和变更后的初始拉沟位置的分析比较,阐述了亿宏露天煤矿首采区初始拉沟位置的变更对矿山今后发展的影响及其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蔡忠超  魏峥  李慧智 《煤炭工程》2012,(Z2):10-11,14
针对采用单斗一卡车开采工艺的红沙泉露天煤矿,在确定了其首采区大致位置的基础上,在首采区内提出了两种初始拉沟位置方案,在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实现完全内排时两种拉沟方案不同工作线长度条件下的卡车运距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综合考虑了二次剥离及压煤量的影响,以整体经济最优为出发点,确定出较优的拉沟方案.  相似文献   

5.
3DMine在远程煤矿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矿业软件已逐步成熟,并且成为矿山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作为国内矿业软件的佼佼者,在国内众多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介绍了3DMine在远程露天煤矿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选择中的应用。首采区选取了3个方案,对选定的首采区提出了2个拉沟位置方案,通过各方案的比较,确定了合理的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文中的研究步骤和结论对同类型露天煤矿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露天矿首采区拉沟方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层次分析(AHP)的基本决策理论,构建了露天矿首采区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然后运用多目标决策密切值法对拉沟位置方案进行了优选。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的首采区拉沟位置方案选择中,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所得结果与类比法及单指标比选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于露天矿系统中的其他综合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剖析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设计方案,说明了大型和特大型露天煤 确定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剖析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设计方案,说明了大型和特大型露天煤矿在确定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条件;选择工艺时,不同条件下的采剥对象应采用不同的开采工艺。同时也再次说明综合开采工艺,是我国露天煤矿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密切值一层次分析(OV-AHP)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合理选择层次分析法标度的基本原则,并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露天矿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标度方法为e0/5~e8/55或e8/4~ e8/4指数标度法,构建了露天矿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国内红沙泉露天矿的首采区及初始拉沟位置方案评价比选中,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专家经验类比和单因素评价法相比,构建的首采区及拉沟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更便捷、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露天采矿科学中的其它综合评价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露天矿首采区以及拉沟位置的选择对露天矿的初期经济效益以及与后续采区的生产接续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露天矿生产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影响首采区以及拉沟位置确定的因素众多,使用现有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很难得到最优的结论。以我国某露天矿为例,选取8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逼近理想点法建立起综合评价模型,并最终确定出露天矿首采区以及开段沟的最合理位置。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一指标评价方法相比,采用逼近理想点法所构造的首采区以及拉沟位置选择的多指标评价模型具有更加简单、更加科学、更加可靠等优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其他露天矿的首采区以及拉沟位置的合理确定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