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当一侧采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另一侧采用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时.为保证光差保护投运后的安全可靠性,须对线路两侧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同步性能进行测试.文中给出了一种集成测试环境下基于一次升流的线路差动保护同步性能的测试方法,基于此对不同厂家的线路差动保护进行同步性能测试.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了线路差动保护同步性能测试的重要性,保证了智能变电站投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GPS对时的分散采样差动保护同步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线路差动保护和智能变电站中各类分散采样的差动保护产生同步问题的原因,说明了差动保护在工程现场进行采样同步测试的必要性。重点提出了基于GPS精确对时的差动保护采样同步性远程测试的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方式,分析了该同步测试方法误差特性及产生原因。最终给出了500 kV智能变电站线路和主变差动保护的测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中光纤差动保护相对传统采样保护的变化,介绍了采样值传输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的智能变电站中光纤差动保护的应用环境。阐述了智能变电站内部采样数据同步的过程,介绍了软件插值算法、重采样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虚拟同步采样中断技术实现的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新方案,详细给出了这种同步方案的实现方法,对这种同步方案的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4.
阐述智能变电站中组网传输采样值系统结构,分析了基于组网方式传输采样值的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时序及站内采样同步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网传输采样值的纵联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方案。该方案将纵联光纤差动采样同步下放至合并单元中完成,根据计算出的两侧采样时刻偏差和本侧重采样时刻对对侧采样数据进行重采样,最终在合并单元中完成两侧采样数据的同步,并将同步之后的对侧数据以IEC61850-9-2方式发送至过程层网络。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可知,该采样同步方案不依赖同步时钟源、同步精度高、运算量小、易于实现、并具备工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母线保护的可靠性依赖于采样值同步,论述了目前智能变电站中母线保护采用的采样值同步方案。在同步标异常时,研究了合并单元自由采样的非精确同步方法及母线保护可以实现的最大同步误差,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提出了优化母线保护原理和调整采样值差动关键参数的思路,分析最大同步误差对采样值差动原理母线保护的影响。在同步标正常和异常之间自适应切换同步方法和调整采样值差动保护原理及关键参数,保证母线保护采样值差动的选择性和可靠性要求,通过仿真分析了非精确同步时的动作行为。采用浮动门槛的方法,避免最大同步误差引起的不平衡电流越限闭锁,最终达到在同步标异常时母线差动保护不退出运行,提高了母线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智能变电站大量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后,继电保护等自动化设备电气量数据采集的同步问题,指出采样数据的同步性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计算的准确性.介绍了解决采样值同步的方法及二次插值原理,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中的级联数据、间隔数据、数字化保护与传统保护数据等采样值同步内容,给出了采样值同步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影响500kV变电站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的诸多因素,以RCS-931光纤差动保护为例,从光纤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和特定运行方式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地讨论分析了诸如线路电容电流、CT断线、数据采样同步等因素对光纤差动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光纤差动保护对变电运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使用电磁式互感器的传统变电站和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之间,实现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联调试验关键是两侧保护电气量的同步。分析了传统模拟测试方式的局限性,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保护对测试方式的技术要求,总结了现场实际试验过程中利用新型保护测试仪接站内光IRIG-B码对时进行光纤通道联调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发展过程中,智能继电保护采样方式主要经历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常规互感器电缆常规采样"3种方式,其中"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的采样方式在目前的智能站中大量使用,针对此方式中合并单元的采样延时、插值同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合并单元存在增加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同步异常易导致差动保护误动问题。将智能站改进为常规采样方式后,对继电保护可靠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500kV智能变电站一起穿越事故导致其主变和部分线路跳闸、220kV北母失压的事故,通过对事故中各装置的录波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事故主因是其220kV合并单元提供的电流量不同步,表明了智能变电站中各采样值同步的重要性,指出在智能变电站投运前应对各合并单元发出的采样值的同步性进行专门的、有统一标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采样通道延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线路两侧延时不一致,影响采样点同步与保护动作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延时自适应设计方案,将光纤纵差保护两侧采样同步分为采样时刻同步与采样点对齐两个步骤,把采样时刻同步处理后的采样点延时与采样点数据组合传递至对侧,通过对比本侧和对侧采样点延时实现采样点数据的自适应对齐。采用预处理前置模件完成多间隔采样值同步处理,根据采样值报文中携带的延时信息实现同步处理延时的自适应调整。该设计达到整体延时最小化目的,同时适应本对侧多种匹配模式。通过RTDS试验及现场运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交流特高压变电站站用变保护技术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站用电系统通常采用2级降压的方式,2级串联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需引接110 kV和380 V侧的CT电流。在低压侧故障时,低压侧电流有几十千安培,而折算到高压侧仅几百安培,由于两侧电流数据相差较大,给站用变的CT选型及站用变保护的配置、原理、整定带来一些问题。通过研究"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的淮南变电站低压侧设备配置方案和接线方式,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及设备参数,分析了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站用变保护的特殊问题。提出采用一套保护装置中配置双套电流转换插件及两套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的技术方案,并建立动模系统验证了该原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秀菊  钱敏 《广西电力》2014,37(6):63-65
探讨变压器空投过程中,为其供电的110k V线路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通过对变压器涌流波形、110k V线路两侧电流波形,以及线路保护的稳态量差动、零序差动、变化量差动分别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线路两侧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用TA暂态特性差异较大,在空投变压器产生的励磁涌流作用下出现暂态饱和,导致线路变化量差动保护误动跳闸。为避免发生此类情况,同一线路两侧应尽可能选用饱和特性一致且变比相近的TA。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同步方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电流的采集与处理分装置、分CPU的特点,结合采样时刻调整法,提出了3种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采样同步方案:同步源、锁相环、插值同步.就每种同步方案从适用场合、实现原理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同步源方案因为对同步源装置的依赖而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锁相环方案抗报文抖动性较强,适用于采样值组网方式;而插值同步方案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与保护装置的点对点方式.  相似文献   

15.
晋东南-荆门特高压线路保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1000kV试验示范工程的线路、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等保护的配置情况,重点分析了特高压线路保护联跳三相新功能的技术要求和厂家实现该功能的保护逻辑,论述了采用纵联标识码后光纤差动保护和光纤纵联距离保护在通道自环、同步采样、通讯时钟等通讯方式的设定方法,简要介绍了特高压经高阻接地故障的新特点,并对比分析了南瑞继保和四方线路保护实现上述功能的异同和有别于超高压线路保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朱亮  孙伟  徐小斌 《江西电力》2010,34(1):45-47
分析了220kV德兴变2号主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接线,根据自耦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220kV侧、110kV侧、公共绕组侧电流分布的特点,以及变压器220kV侧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的特点,提出自耦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性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