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治涝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表现在涝灾的减免程度上,应该只是因有、无治涝工程措施而导致的涝灾损失的差值。由于在治涝前、后,涝区的内环境常常可能会发生变化,承灾体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也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变化环境下治涝工程效益应该是有治涝工程情况下比假设无该治涝工程情况下减少的涝灾损失;而且孕灾外环境可能是随机变化的,故各频率的暴雨导致的涝灾损失应为与各种承泄区水位组合下的涝灾损失的数学期望值。因此,现有的治涝效益估算方法均不能或不完全适用于变化环境下的治涝效益估算。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GIS构建的变化环境下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模型,用Copula函数构建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的联合分布,借助GIS技术构建涝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涝区暴雨和承泄区水位遭遇组合下的积水过程估算其涝灾损失,进而计算有治涝工程和假设无该治涝工程两种工况时所有组合下的涝灾损失期望值,从而得到治涝工程效益。并以实际案例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治涝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灾与涝灾共同构成水灾,在水灾中涝灾占大部分,它具有比洪灾更广的范围与更多的频次。防洪治涝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的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与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要求进行。文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治涝工程费用与效益折现、多年平均涝灾损失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3.
治涝工程效益分析与计算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治涝效益的构成及其特点,对治涝工程的减灾损失作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损失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某市沿江经济开发区的治涝工程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4.
治涝效益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治涝工程效益计算的特点和内容,涝灾损失的调查分析及损失值的计算办法,治涝效益计算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确定治涝工程规模的水利计算成果为依据,阐述了农作物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方法,将治涝工程规模与效益密切联系,互相对应,使治涝工程经济分析计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为确定治涝工程规模的总体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农作物治涝效益计算的程序框图,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刘巧清  杨哲江 《人民长江》2013,44(10):59-61
水涝灾害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易发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简要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涝区概况及涝灾形成原因。新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在沿用以往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安徽沿江圩区治涝规划区和长江中游山丘治涝规划区。治理措施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排水渠、增加泵站装机)和非工程措施(如退田还湖、加强调度管理)相结合。规划到2020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逐步形成“自排、调蓄、电排”相结合的治涝体系,全面达到10 a一遇的治涝标准。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有耕地面积120万hm2,其中涝易涝耕地有86.67万hm2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建国以来,截止1993年底,全省累计修建排水站11000座,挖整修干、支、斗沟4.5万条,总长4.6万km,修建排水闸770座,配套斗渠以上桥涵27306座,配套农涵59924座,修建台条田56.47万hm2,使72.13万hm2易涝耕地达到10年一遇标准,占易涝耕地的83%。治涝工程修建后,涝灾出现的机率由69%降低到19%,治涝多年平均减免粮食损失2.9亿kg。今后治涝的设想是在第10个5年计划中,使辽宁省中部平原86.67万hm2易涝耕地全部达到10年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8.
辽河流域防洪体系治涝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辽河流域各历史时期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洪涝灾情、水利工程建设状况等条件,通过综合分析论证.对该流域治涝系统工程减免水涝灾害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与评价。治涝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分两个时段进行,1949.1990年及1990.2005年,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前者采用最大3日降雨频率与灾害面积曲线法;后者采用实际年系列法。整个计算过程中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分析结果表明,后一个时段多年平均治涝效益明显高于前一个时段的,说明辽河流域治涝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后呈上升趋势,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省治涝工程的特点、治涝标准和治涝水文的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区域治涝水文的计算,分析了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及适用区域,推荐了不同区域治涝规划水文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一改以往以种植水稻为主,转变为以大农业和“城市菜篮子工程”,或以“三高”创汇渔业为主的结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城市化也给农业治涝区带来一定程度的城市化水文效应,从而对农业治涝标准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三个典型农业治涝区农业治涝标准的经济评价,提出珠江三角洲大农业治涝宜采用1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所产生的径流量 2天排完的治涝标准;对农业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农业治涝区,宜采用10年一遇最大24 h暴雨 1天排完的治涝标准。  相似文献   

11.
杨丽  申碧峰  王强 《人民长江》2017,48(20):6-9
城市防涝体系经济效益计算涉及面广、资料统计困难。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料准确定量地计算防涝体系的经济效益,根据统计年鉴及暴雨水情等可获取数据,运用频率曲线法,对《北京市中心城防洪防涝系统规划》的防涝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规划多年平均防涝效益为19.08亿元,其中直接效益16.45亿元,间接效益2.63亿元,经济效益显著。效益费用比和敏感性分析表明,规划防涝体系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且抗风险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淮河中游易涝洼地涝灾特性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中游实际发生的洪涝灾害,从分布范围、发生频率、淹没水深、持续时间、洪灾与涝灾的关系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涝水及涝灾特性,并且从降雨、自然地理、土壤条件、洪涝关系、滞涝区面积、排水体系、管理等方面对淮河中游地区致涝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归纳了涝灾成因,旨在为淮河流域易涝洼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使流域天然径流序列发生时空演变。对变化环境背景下径流序列演变规律、驱动因素的研究及在不同气候模式下对未来径流的预估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长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当前变化环境下径流演变趋势检验、径流变化归因分析及未来径流趋势预估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检验方法组合优于单一检验,其结果更为可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在不同流域、不同时期差异较大;未来径流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源于气候模式、水文模型和降尺度方法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可为变化环境下径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曲永会 《中国水利》2010,(11):16-18
在分析我国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在目前经济社会和管理体制条件下,改善水环境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但对水环境治理的效益分析,还没有专门的规范和规定,建议水环境综合治理对改善水环境的效果可从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削减污染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了洪涝灾害。治理水土流失能增强山丘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削洪减沙,减少库容损失,降低河床,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进行流域防洪规划时,应将防治水土流失与防洪治涝结合起来,因地制宣,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变化环境下七里山水域高洪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里山水域是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江湖交汇区,受三峡工程及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运用清水下泄影响,江湖水沙输运、河道冲淤及河势演变、河段蓄泄关系、洪水位和泄流能力等出现诸多新变化,对长江中游特别是洞庭湖区的防洪蓄洪格局产生影响。在长江中下游水沙整体宏观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七里山水域二维水沙局部细致模拟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水库群运用后,在不同控制水位、不同蓄滞洪区启用条件下,针对各种典型洪水的防洪蓄洪问题。对于1998年型洪水,通过三峡等上游水库调节并抬高七里山控制水位0.5 m时,可不分蓄洪;对于1954年目标洪水,则需利用洞庭湖区24蓄洪垸和洪湖对等承担分蓄洪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环境变化前后雅砻江流域的水文极值演变特征及不确定性,以雅砻江流域雅江水文站和洼里水文站为代表站,基于年极大值和超门限阈值样本,结合序列变异理论、多种极值统计模型(GEV、GPD、P-III)和轮廓似然函数参数估计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变化环境下雅砻江水文极值序列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雅江水文站和洼里水文站环境变化前后的最优分布线型由P-III型分布转变为GEV分布。环境变化后的水文极值序列相应设计流量增大,重现期变小。设计值估算中,重现期越长,相应设计流量的不确定性也越大,其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设计值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极值选样及分布函数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轮廓似然函数法的使用可有效降低设计值不确定性,基于极值理论与轮廓似然函数估计法进行变化环境下水文极值演变分析可提高设计值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雅砻江流域水库设计管理及防洪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淮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涝渍灾害 损失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淮北平原除涝减灾综合治理与规划中缺乏主要农作物受涝损失调查与评估基础资料的实 际问题,于2010年9月初区域降雨成灾之际,对受涝区进行主要农作物受涝经济损失调查。依据实 地调研成果,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推求了不同耕地类型不同暴雨强度下的受涝损失率,在此基础上实现 了对淮北平原受涝经济损失的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ERHIs)评估渭河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改变程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7个指标作为渭河流域的ERHIs,并基于可变下渗容量模型的“观测-模拟”对比分析法对渭河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演变进行定量归因。结果表明:咸阳水文站和华县水文站径流序列呈显著下降趋势,1990年是径流序列的突变点;咸阳站和华县站实测ERHIs综合改变度为41%和34%,模型模拟的两站ERHIs综合改变度均为1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渭河流域水文情势发生改变,两者对咸阳站ERHIs综合改变度的贡献率分别为44%和56%,对华县站的贡献率分别为53%和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