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几种不同配比光固化粉末涂料引发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并由此进行了量子效率的测定.据此可比较不同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文中详细介绍了计算量子效率的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引发剂体系不同的配比,其引发效率可相差2—3倍.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型的四功能引发剂LuperoxJWEB50,利用它引发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引发剂效率随引发剂浓度降低和聚合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湿度增加到-145℃时,引发剂效率在不同的引发剂深度下几乎相同,约0.78-0.8。实验表明,在湿度范围125-145℃时,采用该四功能引发剂引发的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凝胶效应并不明显,并介绍一种单体转化率的测定方法,建立了考虑渗透和热引发的动力学模型来模拟聚合进程,模拟结果表明,即使单体转化率很高,此模型也能令人满意地预测聚合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计文忠 《聚氯乙烯》2011,39(8):8-11,37
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给出了不同温度、不同引发体系的聚合动力学试验数据和聚合时间-转化率、聚合时间-转化速率曲线.讨论了不同引发体系对PVC树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复合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可缩短聚合时间1h,提高聚合釜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PVC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的水分散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志刚 《聚氯乙烯》1995,(2):47-50,64
介绍PVC引发剂水分散液及其乳化剂,保胶剂等各组份的使用种类,数量对体系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引发剂水分散液。  相似文献   

5.
用复合烷基锂引发丁二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杨  刘青 《合成橡胶工业》1995,18(4):216-217
对以环己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微观结构调节剂、复合烷基锂为引发剂的丁二烯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引发温度、不同配比的复合烷基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与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的丁二烯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数学方法进行设计,考察不同因素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主要考察的因素有: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离子浓度,同时对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粒径影响的排序为:温度,引发剂浓度,离子浓度,单体浓度,其中引发剂浓度与单体浓度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型的高效复合引发剂体系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对复合引发剂体系组成(包括低温引发体系和高温引发体系)进行了重点筛选,考察了引发剂体系加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且对采用不同引发剂体系时聚合体系的放热行为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的产品吸水倍率达到1600g/g、吸盐水倍率达到110g/g,吸水速率快,残余单体含量和可溶物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实时红外光谱(RT-IR)法研究了合成的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4-ABP)的光聚合动力学性质,考察了不同单体、不同引发剂和助引发剂浓度、不同光强对聚合性能的影响.以萃取法对比研究了4-ABP和二苯甲酮(BP)在固化膜中的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AB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光引发剂.随着引发剂浓度和光强的增大,单体转化率、最大反应速率都增大,诱导期缩短.萃取实验表明4-ABP在固化膜中的残留量远低于BP.  相似文献   

9.
溶液法合成端羧基聚丁二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过氧化戊二酸为引发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为溶剂,采用自由基型溶液法合成了端羧基聚丁二烯,并用IR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105 ̄115℃时,合理搭配引发剂起始用量和连续加入引发剂的递减速率,可合成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端羧基聚丁二烯产品。  相似文献   

10.
陈朝阳 《广东化工》2003,30(2):65-66,64
考察了热引发方式和不同种类、浓度下的引发剂引发方式在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中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于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可缩短反应停留时间、提高转化率或提高产品的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变窄,双官能团引发剂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