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区燃气锅炉房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力失调严重的小区燃气锅炉房供暖系统进行了改造。在热用户入口加装了自力式流量平衡阀,完善了锅炉房自控系统,二级管网按照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质调节控制曲线进行质调节。改造后供热质量明显改善,能耗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聂勇 《区域供热》2014,(2):114-121
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是集中供热水循环系统的新技术。近几年在新疆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特别是锅炉房偏离负荷中心的集中供热系统得到逐步应用,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并带来锅炉房与热力站调节方便,提高一级管网供热能力的优点。本文针对新疆某城镇的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来分析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同行们探讨,达到对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更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3.
裴芳  董卫平 《区域供热》2012,(3):38-43,56
在供热系统中,实时监控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调节锅炉房的生产能力,及时发现热网各部分的异常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合理的能耗统计与分析,全面掌握能源消耗现状,是摸清热网运行效率状况.进行热网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与行业内的各项能耗限额及先进值的比较可以有针对性的挖掘出本公司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方向,分析总结出有效的节能空间。 能够完成以上多种需求的热网监控及能耗分析系统在供热系统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热网内锅炉房、换热站各项能耗参数数据的统计及能耗分析,意在对热网监控系统的各项功用进行介绍,对供热企业的能耗分析方法进行探索,并希望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能分析总结节能空间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间接供热一次网系统存在能耗高、水力失调严重和安全性差的现状,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控制系统在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中应用,通过对其系统节能改造前后的跟踪监测效果分析,结果为年采暖季节气率提高了7.32%~9.37%,管网系统节电率达到27%左右,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供暖系统的水力平衡是影响供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供暖系统调节的难点。本文通过对两个供暖效果不佳小区的单元热力入口进行水力平衡测试,发现水力平衡度很差;安装水力平衡调节装置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后,水力平衡改善,供热效果和节能效果也得到改善。通过改造实例说明水力平衡调节对供暖系统供暖效果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既有公共建筑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根据既有公共建筑供暖特点,从供暖系统入口改造、管网间连接方式改造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节能化改造,既有公共建筑有着独特的供热特点,传统的供热系统难以适应其供热需求,对其进行供暖系统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集中供热系统质调节的局限性。针对不同连接形式的室内供暖系统,对智能通断调节技术的节能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智能通断调节相比理想质调节方式,对于水平单管串联系统,可降低33%的能耗;对于垂直单管串联系统,可降低30%的能耗;对于高校学生公寓,寒假期间若实行低温调控,还可节能20%,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校区供热系统用房需求变化、水力失调、能耗较高情况进行了改造及优化。用某热电联供集中供热中心取代供不应求的低效率区域锅炉房,根据建筑物采暖需求等因素重新规划供热区域并改造换热站;建立供热调控中心,同步监测各个换热站,并配备气候补偿器,集中实现优化运行、分区调控,达到换热站按需供热的目的;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装备供热调节控制系统,利用分时分区控制器的动态调节对公共建筑物实行分时供热操作。改造完成后,供热采暖能耗降低了43.81%,显著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苏建东 《山西建筑》2004,30(11):84-85
针对现有锅炉房供热存在的能源浪费等问题,以某锅炉房节能改造工程为例,从加装微机监控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改造的措施,通过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指出改造方案合理,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供热管网系统中,水力失调现象极为普遍,由于水力失调造成的无效供热是目前能耗过高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是改善供热效果和供热节能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应用恒温均衡智能控制技术,对朝阳燕山湖发电有限公司凤凰城换热站凤祥园小区的供热系统进行的二次管网系统改造及运行调试工作,并分析了系统改造完成后对供热企业产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执行节能标准、加强用能系统运行管理,以及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来减少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建筑节能可通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能耗、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对民用建筑工程在外墙、门窗、屋顶、采暖、空调、新风系统、电气、太阳能、光导照明、地源热泵、水处理和生物质锅炉等方面所采取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适应性手段进行阐述。旨在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提出“空气能”概念,综述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技术,对太阳能采暖与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阐述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机组)的节能优势。指出空气能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徐宝萍  付林  狄洪发 《暖通空调》2007,37(11):110-114
对北京市某小区的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散热器手动调节阀不同调节工况下的室温动态变化数据。以参考房间为基准,提出了能耗百分比及邻户传热百分比的概念,分析了散热器手动调节的节能效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关阀调节工况下节能率可达20%左右,按作息规律间歇调节时节能率约为6%;在系统总体供暖充足的前提下,设置散热器温控阀可利用太阳辐射等自由热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成都地区某住宅热水系统为例,应用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燃气锅炉供热水的系统。通过TR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该系统的燃气消耗量、水泵能耗以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在保证相同温度热水输出的情况下,应用太阳能集热器辅助加热燃气锅炉可以明显地减少燃气消耗量;在此基础上,可以相应地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出了该耦合系统具有明显节能效益和较好的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冷热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推广应用.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上海市某建筑,利用土壤源热泵加干盘管联合制热对办公用房进行供暖,且在相同制热量的情况下对比蓄热电锅炉系统,对两种能耗进行分析,发现在考虑初投资的情况下,地源热泵比蓄热式电热锅炉节能约35.1%.  相似文献   

16.
刘立云 《山西建筑》2011,37(33):126-127
结合北方高校供暖特点,针对高校供暖中存在的热源分散,采暖面积大,供暖方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作了具体阐述,包括调整热能供需平衡、采用变频技术节电、安装供暖节能系统等,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建筑高耗能原因,阐述了围护结构保温、供暖热计量以及室温自动调节在采暖节能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改装暖气罩、加装隔热板等节能措施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包头市北部新区居民用户的天然气供暖方案为例,对比分析了燃气壁挂炉供暖、燃气壁挂炉与太阳能联合供暖、模块式燃气锅炉楼栋供暖、燃气区域锅炉房供暖、燃气热泵空调供暖、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天然气红外线辐射供暖7种供暖方案的技术特点,对比较适合居民用户供暖的前4种方案进行了工程建设造价和运行费用对比分析。燃气壁挂炉供暖方案工程造价最低,运行费用较少,节能效果较好;燃气壁挂炉与太阳能联合供暖方案工程造价最高,但其运行费用最少,节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回收矿井排水、排风低温余热的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它通过回收矿井散失的大量废弃余热,可减少传统锅炉的煤耗或完全替代锅炉。通过本文的介绍与实例分析,指出了该技术在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它具有节能环保、高效、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利民 《山西建筑》2001,27(4):132-133
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可分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混合系统。热电厂的突出特点是热电合产,使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提高,从而能节约燃料。但受诸多因素制约。集中锅炉房节能效果较热电厂差,但热电厂种种制约条件致使其不可能全部替代集中锅炉房,二者长期共存将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应广泛探索提高集中供热经济性途径,使城市集中供热在节能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