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下空间开发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空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地下空间开发数据,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级,并分析不同等级下社会经济的特点,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地下空间指标与人口密度、地均GDP、人均汽车保有量等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与其地均GDP、人口密度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性。以上海市为例研究发现,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与人口、GDP、汽车保有量等指标可能存在多元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一方面验证了地下空间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即较高的地均GDP是所须具备的外部条件,较高的人口密度则是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某些社会经济指标对地下空间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成空间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城乡规划学视角出发,采用CGSS2010问卷结果、统计年鉴数据和六普人口数据为样本,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寻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尝试将提升居民幸福感这一抽象的规划目标具体分解到便于管控的量化型规划指标层面。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绿地面积等5个因素与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确定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取值范围时,应充分考虑对居民幸福感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规划编制工作的角度对主动干预居民幸福感作出有益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碳排放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已有文献较多通过密度、开发强度等指标探讨城市空间对碳排放的影响,但有关城市空间集聚性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不充分,空间集聚的城市是否低碳仍存在争议。基于全国110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样本数据,通过城市形态结构、各类用地分布和社会经济要素3个层面12项指标表征城市空间的集聚特征,并对这些变量如何影响人均、地均碳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建设用地理查德森指数、网格分维数等形态结构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居住用地莫兰指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莫兰指数等用地分布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亦显著正相关;人口密度、住宅容积率等要素集聚性指标与居民生活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因此,向心聚集、向内填充的城市形态结构及居住、商业等单类用地性质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布不利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疏解过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强化绿色开敞空间的丰富度,适度加强人口、住宅、产业等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中的高效集聚,具有显著的城市减碳控碳效应。  相似文献   

4.
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存在诸多障碍。为有效解决综合管廊建设受阻的问题,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规划6个层面,归纳了影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19个障碍因素。运用DEMATEL-ISM方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因素间的层级路径,绘制了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政策层面的综合管廊专项法律法规为根本因素;城市规划与城市定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拟建区人口密度、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为深层因素;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接受度、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直接因素。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人口密度分布应用于地价分析是对改进传统地价模型的一种尝试.每一块土地都具有面积、形状、位置、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特性,因而形成相应的地价.作者在本文中把土地特性分为区属特性和地点特性,将人口密度作为体现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属特性导入模型,使人口密度分布和地价的关系趋于明朗,进一步区分了常住人口密度和从业人员密度对地价的不同影响,建立了旨在同时说明住宅地和非住宅地地价的模型,并以日本地方省会城市冈山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口密度分布对地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口密度分布应用于地价分析是对改进传统地价模型的一种尝试。每一块土地都具有面积、形状、位置、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特性,因而形成相应的地价。作者在本文中把土地特性分为区属特性和地点特性,将人口密度作为体现该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属特性导入模型,使人口密度分布和地价的关系趋于明朗,进一步区分了常住人口密度和从业人员密度对地价的不同影响,建立了旨在同时说明住宅地和非住宅地地价的模型,并以日本地方省会城市冈山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下公共空间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 ,本文选择与地下公共空间相关度较高并易于量化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国家、城市、地区三个不同的范围 ,分析了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时机、开发量等地下公共空间发展指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零售总额、交通量、容积率、气候等城市活动指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常志英 《天津建设科技》2006,16(Z1):425-429
住宅投资比重与人均GDP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文中选取了SHTO指标,结合我国1995年-2005年的GDP和住宅开发投资数据,对我国住宅投资比重与人均GDP增长之间进行建模分析,并对近期发展趋势作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
俞泳  卢济威 《地下空间》1998,18(5):299-302
地下公共空间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选择与地下公共空间相关度较高并易于量化的因素进行研究,人国家、城市、地区三个不同的范围,分析了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时机、开发量等地下公共空间发展指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零售总额、交通量、容积率、气候等城市活动指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从总量增长、单项人均用地面积、用地构成比例等方面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指标的变化特征。面对经济快速增长、新型用地类型出现以及行业规范协调的矛盾,现行用地标准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实际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现,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处于工业化加速期的城市,其工业用地需求最为高涨,单纯由人口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存在较大局限性。针对不同建设用地发展特性,其指标确定应当采取多元衡量标准,可以从基本用地指标、用地分级控制以及附加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  相似文献   

11.
综合管廊建设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市政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发展质量。新区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具有先天优势,如何在新区开发建设中科学系统地布局综合管廊,是新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面临的关键性课题。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受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市政管网系统等多因素影响,影响因素类型多,难以完全进行定量化评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GIS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建立了一套半定量化的适用于分析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的评价体系,探索多因素耦合下的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可为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设强度与热岛的相关性——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强度是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在用地地块、规则网格和建筑斑块3个空间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温度(LST)与建设强度指标,利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地地块尺度上,LST与绿化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建筑底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规则网格尺度序列上,LST与建设强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随网格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840m网格时达到最大值;总体上LST与绿化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建筑斑块的尺度上,LST与建筑层数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总建筑面积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建设强度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城市热岛的形成与演变,而相关分析发现,建设强度指标并非都与LST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城市热岛除受建设强度的影响外,还受区域气候、城市形态、城市性质、交通方式以及建筑材质与色彩等多种因素的协同影响,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供水规划中,用水量指标值的合理制定是预测用水量的关键步骤。根据同一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得出了城市用水量指标的预测公式;该公式中的系数由城市多年的用水规律得出,而且还可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和规划目标的变化作出及时调整。采用该方法对南方某城市新一轮规划的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目前居住小区规划中使用的数据相吻合,说明这一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vast major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is faced with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carce land resources and vigorous construction demand.Moreover,high-density and high-intensity development is ubiquitous.However,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mount of a city is restricted b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to some extent,and there is an upper limit.Based on this,Xingtang County of Shijiazhuang City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bearing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is selected as research emphasis.With the aid of traffic planning software TransCAD,simul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conducted,and traffic demand is forecasted,to analyze imp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in regulatory planning.It facilitates later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olume rate in the l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index,thus providing rational basis for programme adjustment,prepa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gulatory planning in Xingtang County.  相似文献   

15.
翟良山 《城市规划》1991,15(4):26-28,25
在预测和评价城市道路用地时,一般惯用“道路用地面积率”和“人均城市道路用地”两个指标,其在反映城市道路用地能否符合交通要求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城市道路用地预测模型,采用城市规划年限时的城市人口密度、居民出行方式和车速等指标因素,以适合具体城市的交通特点和需求。  相似文献   

16.
Editori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output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well discussed by construction economist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ou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er capita and various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output. However,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was commonly adopted but longitudinal analysis has been called upon. Furthermore, recent research argued that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construction output exists becaus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y explained the phenomenon by means of the change of the growth rates of construction outpu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argument has not yet been rigorously tested.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long time‐series of data of Hong Ko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est longitud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 growth rate of construction output and the real growth rate of GDP.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GDP led that of construction output, and as the growth rate of GDP increased, the growth rate of construction output was marginally diminishing. It agrees with the proposition tha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relatively inefficient in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nvestment results in a marginally diminishing growth of construction output.  相似文献   

17.
赫磊  戴慎志  王岱霞 《城市规划》2018,(3):30-40,5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利用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上海城市地下空间2006年和2008年两次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Stata、SPSS、Arc GIS等工具,以空间回归模型为经典模型进行地下空间规模需求预测的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受到经济社会宏观发展指标的影响,与人口密度、人均GDP显著正相关,与房地产价格不相关;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在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规律,深刻把握预测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规模的模型方法,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提供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科学研判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有利于客观认识和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用1996—2019年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标度关系及其标度因子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采用基于标度律的公园规模修正模型度量各城市公园面积达到预期值的程度,并对规模修正指标和人均公园面积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我国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整体呈亚线性规模缩放关系,公园具有显著规模效应,符合城市标度律特征;时间上呈现亚线性-超线性-亚线性的阶段性波动演变特征,空间上分异明显:华南接近线性标度关系,华中、东北、华北、西南呈典型亚线性关系,华东、西北呈亚线性,但标度因子偏离度较大。2)大城市在人均公园面积排序中相对靠后,在考虑规模效应后,排名普遍提高,说明规模修正指标能在消除人口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有效衡量不同规模城市公园面积的水平。标度律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模测度能够为城市人口管理和公园面积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为不同规模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比较标准,促进公园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research aimed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a long term trend,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Sub-Saharan Africa. This study follows research undertaken by previous writers who hav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u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 of construction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the level of per capita national income. In addition, recent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trends in Sub-Saharan Africa are presented and significant events that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in this region are highlighted.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a long term decreasing growth in GDP per capita corresponds directly to a relative decrease in construction volume. The converse does not appear to be tr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