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河断陷曙光低潜山带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石英岩,利用钻井取心及岩屑资料,结合曙光低潜山带地层发育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确定了曙光低潜山带曙125块潜山地层为古生代地层,曙125块岩性为灰岩和板岩;应用地层倾角资料确定该块潜山内幕地层产状,并依据地震反射特征检验地层倾角的合理性;分析了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对该区储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构造作用下,在断裂裂隙的两壁形成溶解孔洞,成为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由于上述双重作用,在该块潜山面以下200m范围内形成了有效储层,为在该区寻找有利储层分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柳屯洼陷沙三段盐间泥岩裂缝油藏具有分布面广,产量高等特点,利用岩芯观察、x衍射分析、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沙三段盐间的细粒岩层的岩石类型、垂向岩性的韵律和旋回组合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沉积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柳屯洼陷沙三上盐间细粒岩主要为碎屑泥质岩碎屑泥质岩类,主要发育油页岩-石膏-盐岩组合为特征的旋回组合,在盐湖发育早期形成大量碳酸钙沉淀,随着气候转向干旱,湖水进一步浓缩,依次沉淀了石膏矿物、硬石膏,芒硝等矿物。在盐湖发育的晚期,溶解度最高的氯化钠沉淀形成石盐。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潜山形成于喜山构造运动时期 ,主要是受基底断裂控制的后成构造潜山 ,基岩由太古界结晶岩石、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和上古生界石炭一二迭系至中生界中下三叠统海陆过渡相及陆相碎屑岩沉积三大构造层组成 ,发育有中生界 -上古生界碎屑岩潜山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和太古界结晶岩潜山三大类型 ,具有形成新生古储、古生古储、混源古储和混源中储油气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雅克拉断凸发育多个潜山圈闭,根据潜山地层和岩性特征将潜山划分为碳酸盐岩潜山和变质岩潜山。碳酸盐岩潜山已发现桥古和雅克拉两大潜山油气藏,都是海西晚期受逆冲断裂活动影响,断裂上盘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被剥蚀后残留部分地层形成的,储层类型为裂缝和溶孔,非均质性强。变质岩潜山储层类型以构造裂缝为主,针对变质潜山的勘探,加强对潜山的裂缝预测成为关键,同时应避开板岩、千枚岩等不利岩性。  相似文献   

5.
双驱复合钻井技术在海拉尔盆地古潜山构造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群和布达特群是主要含油层位。兴安岭群底部地层胶结致密,泥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粗砂岩、杂色砂质岩等组成不等厚互层;布达特群地层为潜山储层,地层硬度大裂缝发育,同时,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块内断层、裂缝发育,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复杂断块,是典型的潜山型裂缝油藏。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储层多为溶蚀、溶洞和裂缝发育,其内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资源。LH油田元古界和古生界潜山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储层,随着该类储层的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技术系列。本次研究系统分析了SG低潜山带碳酸盐岩潜山识别技术与顶面构造研究,为该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塔北地区具有较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存在两套含油气系统:一套是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海相含油气系统;另一套是来自库车拗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的陆相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研究认为塔北地区具有含油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样、复杂的特点,碳酸盐岩油气藏主要为岩溶缝洞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碎屑岩油气藏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和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平面分布具有"南油北气、西油东气"的特点。油气主要富集在沙雅隆起碳酸盐岩岩溶储集体发育带、库车坳陷褶皱冲断带、塔河地区盐边构造带、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带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贺兰山中南部,处于北祁连褶皱带东段,石炭系地层分布稳定。通过地层岩性特征、岩相组合、古生物等相标志研究,石炭系主要发育有障壁海岸体系中的潮坪沉积,局部为三角洲相环境;石炭纪总体上为一个大的海泛期,海平面由老到新水体逐渐变深,羊虎沟组沉积时期,泥质岩较多,有利于烃源岩发育。  相似文献   

9.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矿是高含氟卤水热液与碳酸盐岩经过多期充填改造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复类型矿床,萤石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区内含氟、钙背景值极高的地层岩石,萤石是由含氟卤水热液流体充填改造作用多期次形成的新生矿物。萤石矿受控于九层山背斜,主要分布于九层山背斜轴及轴之两翼气液活动强烈的硅化蚀变岩中,硅化蚀变岩内发育气孔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破碎构造带时,则容易形成萤石矿工业矿体。完整的硅化蚀变岩,萤石成矿的可能性小。在野外找矿工作中,浅表萤石矿流失气孔状构造发育地段可作为深部萤石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强硅化蚀变及构造破碎带、角砾岩带可作为萤石矿的一般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构造、储层、烃源岩特征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认为油燕沟潜山发育中、古生界两套储层,中生界岩性以火成岩为主,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二界沟洼陷沙三中段暗色泥岩是本区的主要烃源岩,北东向驾掌寺断裂为主要油源断裂。潜山整体油气成藏条件优越,预测石油资源量约5000×104t,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低斜坡区属典型的挠曲斜坡,处于歧北斜坡坡折构造的最低处。沙三段沉积期间,以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体系为主,砂体分异强;沙二段沉积期,坡折控砂作用明显减弱,沿中斜坡发育滩坝砂体;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间,由构造斜坡转变为沉积斜坡,表现出在高位斜坡区以滩坝和静水潮坪碳酸盐岩分布为主,中位斜坡以远岸水下扇沉积为主。通过对该区成藏地质背景、成藏演化特征、成藏模式、主控因素等研究认为歧口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演化程度较高,斜坡是油气长期运聚指向区,构造、储层、油源"三元"耦合,决定了歧口凹陷斜坡区是多层系、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大型复式油气带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茨榆坨潜山为东部凹陷典型的太古宇潜山.根据区内潜山埋深、构造形态及主要断层的控制作用,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潜山带.裂缝型储层是茨榆坨潜山的储集层,良好的储层是潜山成藏的关键.牛居—长滩洼陷为潜山提供了丰富的油源,茨东断层及不整合面做为良好的输导体系,上覆房身泡组火山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盖层条件.油气分布与岩性、构造有关,且有沿裂缝发育带、近油源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上段煤系地层的分布特征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是沙三早期深陷后回返上升的产物.沙三上段沉积时期湖水由北向南逐渐退出,因而主要发育了河道、泛滥平原和沼泽相的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碳质泥岩和煤层等煤系地层.以湖湾沼泽相、河漫沼泽相沉积环境的煤系地层为主,冲积扇沼泽相次之.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煤层发育、南厚北薄的特点.沙三上段煤系地层在平面上主要发育在东部凹陷的中南段荣兴屯、大平房、桃园、黄金带、小龙湾和欧利坨予等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4.
神泉构造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的胜南构造带。胜南构造带是在燕山期古隆起上发育的低幅构造,紧邻胜南、胜北次凹,具有有利的生、储、盖条件。神泉地区的地震勘探工作开始于1986年,通过二维地震解释发现了神泉潜伏构造。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过程中,首先要确立岩性和电性对比的主要标志和次级标志。主要标志层在纵向上有一定的厚度,平面上分布相对稳定,电性特征明显,一般为大的湖侵形成的泥岩。次级标志层与主要标志层有近似的特征,但平面分布稍欠稳定,一般为次级湖侵形成的泥岩。神泉矿区多数井均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层,对比过程中再配以岩电组合曲线特征(主要是自然伽玛、自然电位、声波时差、4m电阻率、深侧向曲线),从而实现全区地层的精细对比。  相似文献   

15.
××潜山基岩是一套中上元古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及滨海碎屑岩地层,具有构造复杂,裂缝发育的特点。以往在对该储层进行研究时,没有形成一套多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因此在对储层评价时,缺乏全面的统一标准。本文基于“四性分析法”,即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从基岩岩石学解析及成岩作用分析出发,建立潜山基岩地质特征及潜山储层发育的地质理论模型,结合基岩储层的测井特征以及生产试油资料,对潜山基岩储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性分析法”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料,建立一种适用于潜山海相碳酸盐岩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和尚塬开发区为延安组与延长组两个油层组的叠合发育区,开发区地质构造具有构造稳定但局部构造不发育的显著特征,存在的主要地层不整合关系为富县组与延长组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长2上部是本区主要含油层段,依据延长油田地层统层标准,结合旋回和沉积韵律,考虑含油气层分布特点,对长1和长2油层组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最后确定长2油层组不同亚段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C 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学科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二界沟洼陷进行层序的划分和沉积相研究。同时结合洼陷的构造地质特征,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洼陷内的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规律和纵向演化特点。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的响应特征分别对短、中、长期旋回进行识别,将目的层沙三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内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泊相。其中,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沿工区东侧荣兴屯背斜带的东缘断崖附近,多呈点状分布;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工区两侧潜山带附近,多呈裙带状分布;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工区的北侧、东侧,呈连片状分布。滨浅湖、半深湖主要发育于二界沟洼陷中央深陷带。  相似文献   

18.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储层横向普遍发育,主要含油层段集中分布在表层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油气水产出部位多位于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不整合面以下约180m范围内,属非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圈闭,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加大了对油水界面分布评价研究的难度。本文以轮古15井区为例,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的原始地层压力,以及取样测试的地层流体密度资料,计算出油藏厚度,进而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对油藏油水界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油水界面的分布研究对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以及整个轮古潜山油藏今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郝家油田史127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郝家鼻状构造南部。目地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的沙三中亚段。工区内构造简单。史127块目地层为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沉积。沙三中地层纵向从上往下储层发育有逐步变好的趋势。本区沙三段为中孔低渗透储层。平面上油层整体上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小层分布特点各有不同。史127地区为埋藏深、高压、低渗透、低饱和、稀油、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20.
中央凸起一直被视为勘探禁区,关于其形成与演化一直认识不清,虽然不能直接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但它是勘探目标评价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对研究潜山裂缝发育期次、成藏期次、地层结构和内幕构造研究及输导体系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通过对中央凸起构造带构造演化分析入手,对基底地质结构、潜山地层岩性特征、分布特点以及潜山深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