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indows环境下干涉图像采集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干涉仪的特点及图像采集卡的硬件性能,开发了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干涉图像微机采集处理系统与干涉仪集成电器控制系统。系统的设计融合了当今先进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数据库管理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强等特点。介绍了该采集和处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PCI总线的实时红外图像采集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PCI总线的特点、数据传输协议以及作为专用PCI总线协议控制芯片的美国AMCC公司生产的S5933的功能结构,并介绍了一种采用PCI总线作为数据传输接口的高速实时红外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DirectDraw技术实时显示红外图像,减少了系统的响应时间,更好地满足图像实时显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赵昕  祁蒙 《激光与红外》2016,46(7):862-865
针对长波线列5k×6探测器组件的图像采集处理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路、高速、大数据量的实时图像采集显示处理系统。图像采集接口为5路并行标准CameraLink协议,采集卡选用3块DALSA公司的Xcelera-CL_PX4。实验中,采集5路每路1024×8889×16 bit大小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的拼接、非均匀性校正、直方图均衡等处理。实验表明,对于这种多路、大分辨率图像的实时处理,该系统是稳定可靠的,并且已成功应用于某成像NETD和MTF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图像采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一款定制红外探测器,以Xilinx的XC3S400为核心器件,利用485传输协议,完整地设计了该探测器的驱动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数据传输电路,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测试,其中红外图像量化为10bit,数据吞吐率为25.6Mbit/s。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后续理论分析与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USB 2.0的高速图像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一片CPLD控制从多通道的高速锁存器的数据读出、FIFO控制时序以及和USB芯片CY7C68013的握手逻辑.此外,采用FIFO缓存,使得采集系统的结构得以简化和易于实现,并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丢数据,起到性能稳定和优化的结果.已经研制出一套完整的红外扫描仪高速红外图像采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系统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雷场红外图像特征,研究了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方法,总结出一般处理规律和方法步骤,探讨了处理效果评估原则,指出了今后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旭 《红外》2005,472(3):15-18
文章在分析了地雷场红外图像实际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对地雷场红外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及使用原则,并阐述了对图像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图像处理无论在算法、结构上,还是在应用以及普及程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的中值算法对传统红外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改善了数据的处理结果并明显降低了系统逻辑资源的占用。此外,还通过FPGA板卡对本算法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设计的算法能够很好地完成大容量数据流的实时处理,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机载环境下数据采集记录系统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实时性和高速性.给出了一种机载吊舱环境下的红外视频采集记录系统的实现方案,应用于地面跟踪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系统中.方案在分析红外热像仪信号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采集卡,并将IRIG-B码时钟采集和坐舱控制功能集成在上面.经飞行实验证明该方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红外焦平面阵列图像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显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描述了一种优于传统方法的图像采集、记录和显示系统,即基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器件、计算机技术和编程方法,以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采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图像信号,通过XMS规范调用,以微机扩展内存或硬盘连续、这时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同时通过微机的显示卡,以VESA扩展模式将256级灰度动态地显示于显示器上,记录的数据可以随时、灵活调用,进行DSP算法仿真、时域和空间噪声分析、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研究以及前视红外  相似文献   

11.
杜岩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23(12):1333-1339
该文提出了电阻抗成像系统一般的电压数据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彻底消除电压测量数据中互易性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处理任何多驱动源情况下的电压测量数据,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采集数据中的噪声,可以显著改善重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论述实际红外焦平面热像仪成像基础上,对焦平面热像仪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在理论分析指导下从测量和校正角度对各种非均匀性产生因素进行了归类,以期获得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的方法与减小图像非均匀性产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中用面向对象的类库OWL构造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法,建成了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系列子类,讨论了程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以此方法实现了基于Windows环境的椭偏仪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红外告警系统的图象模拟对于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对图象模拟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标、背景、干扰、传感器的模型,红外告警系统的目标——飞机和导弹可被视作点目标。背景主要由大气、云层、太阳散射,地物场景等构成;系统传感器对信号的影响可用传递函数计算后再经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系统噪声可用随机数结合方均根值表示。最后,简要讨论了软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红外成像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长波红外成像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研究与研制过程的技术总结,它叙述了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关键技术及其研制结果,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国内普遍采用的IBMPC/XT/AT及其兼容机,研制开发了微机图象处理硬件及其专用图象处理与分析软件,组织多功能红外热象仪微机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近年来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波变换可能同时在时间(或空间)和频率域对信号进行分析,是多分辨率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在红外图象处理中的应用,例如红外/可见光图象的配准与融合,红外图象增强,红外图像中的微弱目标探测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红外图像处理方法检测材料缺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由于物体的导热特性和红外成像系统的限制,系统所成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普遍较低,目标边缘模糊,难于直接判读缺陷,对于异形构件更是如此.针对这一问题,在热传导原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帧间滤波尽量减少噪声对红外图像的影响.接着运用受限拉普拉斯算法和高提升滤波加强图像轮廓信息.然后通过灰度分段线性变换对图像中的缺陷信息进行增强,突出缺陷,改善红外图像的视觉效果,使其中的缺陷更适合于人眼观察,最后通过边缘检测的方法将缺陷边缘提取出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得到清晰、光滑的缺陷轮廓图像,是一种实用型红外缺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砷化镓材料中的缺陷(比如EL2吸收特性等)的新方法:将一束波长为1.11.5m的近红外光穿过一块厚度为48mm,直径为50mm的砷化镓材料,用红外摄象机TOSHIBA 8844摄取图象,并直接送入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DATASUD,材料中的非均匀性缺陷图象,即材料中的缺陷(EL2,位错等)在截面上的分布结构形状(十字形,网状,球粒形等)就可从屏幕上观察到。本文给出了为研究这类材料设计的ZHIMAG(ZHang IMAGe)图象处理软件包和应用ZHIMAG所获得的一些结果。ZHIMAG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图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