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荣亮 《工业催化》2004,12(6):17-19
针对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150 kt·a-1催化重整装置的3932和3933两种重整催化剂两次硫中毒的工业再生处理,阐述了重整催化剂硫中毒工业处理方法。两次再生效果的对比表明,提高热氢除硫操作温度是保证催化剂再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分析硫回收催化剂的类型和性能,分析克劳斯硫回收催化剂最佳组合装填方式及硫回收工艺参数控制,达到最好的转化效果,提高硫回收率,降低消耗。  相似文献   

3.
钾在耐硫变换催化剂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俊石  张鎏 《无机盐工业》2001,33(2):9-10,16
利用微反催化剂活性评价、TPB、XRD和程序升温还原磁天平等手段,考察了钾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钴钼分散度、还原气氛下磁化率等性能的影响。认为引入钾可以显著提高耐硫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钴钼在载体γ-Al2O3上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锰钛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掺杂Ce、C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的影响。硫铵盐的沉积和活性组分的硫酸化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Ce、Co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硫酸化,同时还能降低硫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硫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载硫型催化剂,开工现场不需要准备硫化剂,不用注硫泵等注硫设施,载硫型催化剂装填完毕后,只需按要求活化即可,缩短了开工周期,降低了安全风险。载硫型催化剂堆密度高于氧化态催化剂,保证了反应深度。目前各催化剂活性高,效果明显,产品质量合格,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利用原料中烯烃含量提高催化剂活化时床层温度有一定效果,为同类生产装置遇到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宏悦 《氮肥技术》2009,30(3):1-2,25
简要介绍了以改进剂SB负载耐硫变换催化剂制备高活性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高活性耐硫变换催化剂比QCS-02催化剂活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低温活性。同时需要的预硫化时间大大减少,为缩短开车时间、节能降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换反应炉运行过程中生成有机硫化物的问题,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换装置上进行了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考察了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第二变换炉、第三变换炉入口条件下的有机硫抑制性能,并与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较工业催化剂提高约70%以上,CO变换活性相近;相同条件下,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有效抑制有机硫化物的生成,这是由于升温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硫的水解和氢解。  相似文献   

8.
对耐硫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NiMoK/Al2O3进行了活性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表面硫及汽气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温度、压力的提高而增加,汽气比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加压反应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CO的转化率出现一个最大值。此外,催化剂表面硫也能够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当催化剂表面处于缺硫状态时,催化剂的活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艺关键是使用耐硫变换催化剂 ,使气化后的含硫工艺气不经脱硫而直接进行变换。国外BASF、UCI及Topse公司在研究并已出售Co -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耐硫变换催化剂发展趋势是 :添加新型助剂 ,提高催化剂的耐低硫 ,耐毒及抗氧能力 ,改进催化剂制备方法 ,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介绍了Mo、K2 CO3 及TiO2 在催化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硫性能是评价脱硝过程中催化剂性能的关键指标,研究SO_2对催化剂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脱硝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焙烧处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得到稀土精矿催化剂,利用催化剂抗硫性能实验台,结合SEM、BET、XRD和FT-IR,分析了O_2、NH_3、NO气氛下S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及不同SO_2浓度对催化剂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对稀土精矿催化剂脱硝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00℃时,NO转化率从28%提高至50%,350℃时,NO转化率从42%提高至75%; SEM、BET和XRD结果表明催化剂抗硫性能测试前后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基本保持不变,稀土精矿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硫性能;FT-IR结果证实SO_2的吸附使稀土精矿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点增多,催化剂对NH_3的吸附能力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应用过程中抗硫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具有节约能耗和运行成本的优点, 但是其催化剂存在SO2中毒的问题, 使其难以用于工业化, 因此对低温SCR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其中Mn-Ce系列催化剂是研究较多、抗硫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本文介绍了SO2对Mn-Ce系列催化剂的毒化机制及Ce提高催化剂抗硫性的原因, 并且从载体选择、制备方法、金属元素改性和量子化学在抗硫性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n-Ce系列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进展, 其中量子化学在SCR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对催化剂抗硫性的研究有重要帮助, 可能成为未来脱硝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LS-981多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在1 kt/a硫磺回收装置上工业应用试验取得的试验结果,使用LS-981多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同原来的催化剂相比,有机硫水解率提高10%以上,装置总硫转化率提高1%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耐硫性负载钯甲烷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比较了3种不同的提高催化剂耐硫性的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钯硫化物催化剂。该方法是对传统抗硫方法的一次突破,通过以Pd_xS_y组分取代PdO活性相使催化剂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抗硫性。重点对气相、液相硫化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耐硫性负载钯甲烷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比较了3种不同的提高催化剂耐硫性的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钯硫化物催化剂。该方法是对传统抗硫方法的一次突破,通过以Pd_xS_y组分取代PdO活性相使催化剂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抗硫性。重点对气相、液相硫化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NCT-10型硫回收催化剂和NCT-11型有机硫水解催化剂的主要性能、活性测试,以及工业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两种催化剂活性好、强度高,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吉文  苏庆华  严峰 《广州化工》2011,39(21):165-166
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对于催化剂的应用非常重要,硫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变换率、活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有一次通过法和气体循环法两种不同的工艺,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硫化工艺的阐述和实际应用对比,发现最优的硫化方案,利于指导厂家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秉毅 《工业催化》2016,24(1):30-33
采用高效的硫回收技术对于今后面临的日益严格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硫回收催化剂的类型、引起催化剂中毒或失活的因素、采取的措施、催化剂活性组分、助催化剂以及物理结构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详细论述硫回收催化剂衍生、克劳斯硫回收催化剂和有机硫水解催化剂等技术进展。根据不同硫回收工艺要求,可以选择合理的催化剂组合搭配,推荐几种硫回收催化剂的组合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梯度反应器对球形和三叶草形两种不同形状Co-Mo系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催化剂采用近年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的SB 8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动力学方程参数估计采用单纯形法。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助剂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镁、钾3种助剂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金属铁离子与高分子载体进行螯合反应,制备高分子负载铁催化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Fe3+含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催化剂分子结构、微球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研究有机硫助催化剂的添加对高分子负载铁催化剂催化甲苯选择性氯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离子与乙酰丙酮基的两个氧原子形成了六元螯合环的强相互作用,使Cl2分子更易极化,提高了催化反应速率;有机硫助催化剂不仅改变Cl—Cl键的强度,而且增大了亲电试剂的空间位阻,从而显著提高对位选择性和稳定性。1%(占甲苯的质量分数)高分子负载铁催化剂/0.05%(占甲苯的质量分数)有机硫助催化剂催化甲苯选择性氯化反应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氯化反应2 h,甲苯转化率超过90%,对氯甲苯选择性55.74%,多氯甲苯质量分数低于1%。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