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电场检测精度,研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场检测装置。利用低通调理电路采集传感单元在电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压,实时计算出线路附近的电场强度。使用COMSOL软件对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观察空间电场的变化情况。搭建工频均匀电场试验平台,对PCB传感单元进行电场强度测量校正,验证COMSOL电场强度仿真值。利用验证后的仿真值对平行半圆板电场测量传感单元进行校正,建立输电线路模型,对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的电场强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线路A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其周围电场强度迅速减小,而B、C两相周围电场强度增大,与仿真结果一致,电场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5,(22):126-130
为深入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改善措施,首先根据电磁场理论对输电线路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沿线电压的分布。考虑沿线电压不同后,采用模拟电荷法对输电线下方1.5 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对模拟电荷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只需部分架设屏蔽线就可以满足要求,这样也可以节省成本。然后分析得出架设屏蔽线的合理位置。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得出输电线路下方部分架设屏蔽线的工频电场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架设屏蔽线可以改善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  相似文献   

3.
高压线路加挂ADSS最佳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3年起,国外为了带电作业时在高场强下工作的需要,开始研究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强度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物效应,文章采用矩量法对超高压输电铁塔附近的三维电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了充分比较,证实了结果的有效性。然后又对110kV的实际铁塔附近的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大量的计算数据。因而通过这些结果可以预测带电作业时的操作方式和防护措施,以及同杆架设自承式全介质光缆(ADSS)时所受到的干扰强度,这些结果为我国超高压线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强电磁辐射、工频电场与磁场及紫外线辐射均可产生生物效应。详细讨论了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计算了典 型通信基站同时考虑邻近扇区辐射影响实际安全防护距离随方位的变化特性,其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和最小辐射方位上 的最小安全防护距离分别为35.43m 和18.16m;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了220kV、330kV 和500kV 高压输电线下空间工频 电场强度分布和安全防护距离,相对应输电线下电场最小安全防护距离分别为距边线外3.1m、8.0m 和12.7m。  相似文献   

5.
姚跃  金显  单宝旭 《通讯世界》2017,(16):145-146
在电力系统中,110kV线路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于在于负责电能输送,同时,还需要联络各个变电站与发电站.本文主要以某110kV双回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紧凑型杆塔在110kV线路工程中的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保障110kV线路工程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网系统建设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110kV输电线路距离长,多在山地、平原或者旷野,极易受到雷暴影响,110kV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会导致绝缘子串闪络进而被毁坏,甚至是出现输电线路跳闸以致停电等事故。鉴于此,对110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本文探讨了110kV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所谓城市紧凑型监控输电线路指的是采取缩小相间距离、优化导线排列、增加相分裂导线根数等改变线路几何结构的方法,从而对对线路走廊占地面积进行压缩,以此将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提高.对城市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设计以及布置是与其他正常线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11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相似文献   

8.
徐中杰 《通讯世界》2013,(13):114-115
所谓城市紧凑型监控输电线路指的是采取缩小相间距离、优化导线排列、增加相分裂导线根数等改变线路几何结构的方法,从而对对线路走廊占地面积进行压缩,以此将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提高。对城市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设计以及布置是与其他正常线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11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横向扩散与纵向扩散构成的冶金结边界为椭圆形这一特点,讨论单场限环结构表面电场强度的分布,给出表面电场强度、主结及环结分担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在纵向结深和掺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临界电场击穿理论,讨论环间距的优化设计方法。单场限环结构主结环结间表面电场强度的绝对值曲线近似呈抛物线,最大电场位于主结处。随着环间距的增大,最大电场变大;随着横向扩散深度的增大,最大电场变小。环右侧最大电场也出现在结处,随着环间距和横向扩散深度的增加,最大电场均减小。在场限环结构中,当主结和环结在表面处的最大电场强度均等于临界电场强度时,击穿电压达到最大值,此时所对应的环间距为最佳环间距。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真实环境下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基于有限差分思想,提出对地形阶梯近似的剖分方法,并对有限差分法进行改进,实现了真实地形中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空间电场分布的仿真,同时进行了验证.这种考虑真实地形的计算模型大大提高了工频电场计算的准确性,可为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地形架设时,线路设计和电磁环境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能量收集装置存在易受天气影响、安装复杂、寿命短、绝缘要求高等问题,文中提出采用电容收集高压输电线路来感应电场能量的方法.这种与高压输电线路无直接电器连接的方法,具有供能稳定、能源清洁、操作简便等特点.根据该方法收集能量的原理,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分析了该方法收集能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场计算模型,计算了高压输电线路电场分布特性,讨论了电容极板尺寸、放置位置、高度等对能量收集的影响.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开展了电容板收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试验.并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电容极板上的感应电压为与输电线路同相位的正弦波形,最高感应电压幅值可达21.98 kV;感应电压幅值会随着距输电线路距离减小和电容极板尺寸增大而增大,距输电线路距离对感应电压幅值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徐亮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3):14-16
为获得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场的分布规律,采用传输线矩阵法对模拟器工作区间的瞬态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高压电场传感器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强度。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工作区间的瞬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电磁脉冲电场强度由工作区间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电磁脉冲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脉冲源到负载方向电磁脉冲逐渐减小。仿真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的均匀性、上升时间及持续时间满足GJB151A-97标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勇  钟成 《光通信研究》2004,(5):47-48,51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这些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时,附近存在较高的电场,对周围物体和公用走廊的其它线路会产生影响.电压等级越高,产生的电场影响越大.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在电力铁塔上同塔悬挂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因此分析工频电场对ADSS光缆特性的影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日益突出的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研究了输电线工频电场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超高压线下工频电场强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因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所引起的环保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5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不同组合绝缘配置方式,分析了复合绝缘子、玻璃绝缘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导线下沉式和导线上扛式分别进行了计算及结果分析,得出各种组合绝缘配置的电压分布情况,并提出最佳绝缘配置方案,有效改善了绝缘子电压分布,减小了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实用化问题,设计了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系统硬件以MSP430芯片为基础,检测装置利用球形工频电场传感器获取电场数据,通过低功耗无线射频将电场数据发送到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GPRS传输数据到监控中心。介绍了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流程,并介绍了后台管理系统和监控APP。通过对110KV和220KV输电线路进行现场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良好,能够对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纤拉曼反射原理实现架空线路相导线全程测温,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断面测温,通过相互校核提升测温可靠性。本文从光纤复合导线(OPPC)的结构特点、导线实时测温、接续技术及相关金具方面,对OPPC在110kV同塔双回线路上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将先进的光纤通信、传感测温技术与输电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和集成,利用光纤传感器实现导线实时温度在线监测,利用新型接触式测温提供校核模型,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动态增容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董跃周 《电子测试》2016,(24):38-40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架空输电线路经常面临风速大、飑线风多以及其它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频繁出现输电线路风偏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导线周围的电场能够反映输电线路风偏情况,对输电线路风偏电场的研究有利于风偏故障的防治.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西北电网330kV架空输电线路风偏电场进行模拟,获取了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分布的仿真结果.根据不同风速下输电线路的电场分布,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风偏故障发生概率,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世栋 《通讯世界》2016,(18):151-152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土地的规划区域在逐渐扩大,留给建设架空线路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使得线路路径选择更加困难,这给设计带来了极大不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力输电线路的发展.所以,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对110kV以下的电力线路实施有效规划设计是现阶段电力企业面临的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110kV以下输电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110kV以下电力线路设计管控要点,最后重点探讨了110kV以下电力输电线路设计要点,以期能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研究了超高电场下砷化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的动态运动过程.研究发现,当电场小于50 kV/cm时,电子运动所辐射出的太赫兹波信号的最初峰值ΔETHz(对应电子在Γ谷中的加速)随着电场的增加不断增大;当电场大于50 kV/cm时,ΔETHz随着电场的增大逐渐衰减并最终达到饱和.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场强度大于50 kV/cm时,由砷化镓中的电子的有效加速质量随着电场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加(在300 kV/cm的情况下电子的有效加速质量约为低电场时的30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超高电场的情况下砷化镓中的能带会发生强烈的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