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沉淀池排泥水不经过静沉直接回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直接回用后出水水质的常规指标pH、浊度、氨氮和有机物指标CODMn、UV254以及金属指标铝、铁、锰,同时运用Zeta电位和颗粒粒径分布分析,探究了排泥水直接回用的安全性,并且对排泥水直接回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排泥水直接回用可以增强混凝的效果;回用后CODMn不会超标,并且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UV254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分类;沉后水的浊度、氨氮、铝、铁、锰在合适的回流比下均符合出水水质标准。在控制回流比情况下直接回用排泥水,实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兰州高浊度水预沉处理运行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难先  姚昕 《净水技术》2001,20(1):24-27
文章介绍了高浊度水的沉降机理,高浊度水的出现概率,预沉工艺,投加药剂,辐射式沉淀池进水量、出水量、排泥水量、浑液面深度、出水浊度、积泥和排泥水量的控制。讨论了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校内湖泊为原水,开展排泥水回流中试,评价回流的混凝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回流能增强絮体密实度,有强化混凝的作用。出水浊度和色度在投药量30 mg/L、回流体积比为2%~4%时最低;COD_(Mn)和UV_(254)在回流体积比4%和6%时最低,较无回流可提高15%~20%的去除率;NH_3-N含量随回流比的上升不断升高,回流体积比需控制在2%左右;回流体积比为2%时,TP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0.4μg/L左右;出水的Al、Fe和Mn的含量均无累积现象;回流体积比控制在4%时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数就能防止过快增长。排泥水的回流控制合适的回流比就能起到强化混凝的效果并能保障出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赣江南昌段原水为研究对象,投药量、排泥水回流比及回流浓度为控制参数,设计混凝回流和正交实验,测定滤前水的浊度、COD_(Mn)、部分金属浓度、细菌总数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排泥水的回流,能起到强化混凝、提高沉后水质、节省投药量的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投药量越低,强化混凝效果越明显;排泥水的浓度和回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即两者的乘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分析表明,沉淀池出水的部分金属浓度和细菌总数通过合理控制回流参数不会有明显的上升。研究结果可为赣江南昌段净水厂排泥水回流系统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赣江南昌段原水为研究对象,投药量、排泥水回流比及回流浓度为控制参数,设计混凝回流和正交实验,测定滤前水的浊度、COD_(Mn)、部分金属浓度、细菌总数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排泥水的回流,能起到强化混凝、提高沉后水质、节省投药量的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投药量越低,强化混凝效果越明显;排泥水的浓度和回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即两者的乘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分析表明,沉淀池出水的部分金属浓度和细菌总数通过合理控制回流参数不会有明显的上升。研究结果可为赣江南昌段净水厂排泥水回流系统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给水车间污泥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给水车间沉淀池排泥水及滤池反冲洗排水SS较高的特点,设计采用沉淀浓缩及离心机脱水的方法,使排泥水处理后的清水回用或达标排放,脱水后的干泥外运填埋。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沉淀池出水SS约7mg/L,离心机脱水后污泥含固率达到30%,离心机分离液SS≤200mg/L,处理能力和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节水、控制污染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政伟  高小涛  马浩  管素敏 《净水技术》2023,(S2):129-133+146
随着节水及环保双重政策日趋严格要求,城镇水厂应加强对排泥水的处理及回用。为提高老旧水厂排泥水处理效果,解决老旧水厂占地有限、资金紧张等问题,文章以濮阳市某水厂排泥水处理为例,先通过实验室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水厂排泥水的沉降特性,确定了适合排泥水絮凝的最佳絮凝剂及用量,在此基础上对排泥水的处理工艺进行设计,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水厂排泥水的高效处理及回用。运行效果显示,该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老旧水厂排泥水处理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健  韩红波  邓宇  史文燕  黄庆  易境 《净水技术》2023,(6):90-96+198
为提高水厂排泥水处理效率,消除聚丙烯酰胺(PAM)投加在排泥水回用时产生的水质安全隐患,降低运行成本,分别采用粉砂(PS)和黏土(CY)与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进行复配,模拟实际排泥水浓缩处理过程,研究PS和CY压载对排泥水处理效果及回用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PFS复配对排泥水浓缩无明显的提升作用,PS-PFS复配可显著提高排泥水处理的浓缩效果和沉降速度。在最佳PS复配比例(40%)下,可将排泥水浑浊度降低至3 NTU以下,SV30降低12.67%,固体通量达6.0 kg/(m2·h),表面负荷为2.3 m3/(m2·h),吨水药剂成本为0.086元;处理后上清液有机物(TOC和UV254)和各项金属(常规性质、常规毒理性以及非常规毒理性)指标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石灰作为一种传统的助凝剂,应用于水厂排泥水调质浓缩工艺,可提高污泥颗粒密度,改善污泥沉降脱水性能。本文利用造粒流化床处理工艺,以南方某水厂排泥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中试试验,研究了石灰投加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投加可减小PAM投药量,同时增大流化床最大上升流速。中试条件下,500mg/L的石灰投加量可在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下,使流化床PAM投药量减少14%~24%,最大上升流速由38~50cm/min增至42~57cm/min。与现行常规处理工艺相比,石灰投药量可由1667mg/L降至500mg/L左右,PAM投药量可节省50%,同时出泥沉降陛能得到极大改善,含固率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预氧化对排泥水处理的影响,确定最佳排泥水处理工艺,文中针对水厂合建式收集的排泥水,开展了自然沉降、混凝沉淀、预氧化-混凝沉淀这3种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O3或NaClO预氧化后,工艺对排泥水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当O3投加量为3 mg/L或NaClO投加量为2.5 mg/L时,控制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30 mg/L,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出水浑浊度可降至不高于3 NTU,CODMn不高于2.5 mg/L,且铁、锰、微生物等指标均优于回用标准,证明工艺可满足排泥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中原油田污水处理残渣减量技术,结果表明:污泥处理剂与污泥比例为2.2∶100时,污泥量降低34.52%;污泥处理剂可释放污泥中的Ca2+为22.94%,Fe3+和Fe2+为108.33%;污泥处理后产出水水型为CaCl2型,能够和文二污水站来水混合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沉淀工艺在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沉淀池改造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完善进水区以降低进水流速,提高布水均匀性;通过延长排泥车行程等方式改造排泥系统以解决"跑矾"现象;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考虑平流-斜管组合池、浮沉池、水平管沉淀技术等来提高水处理效果。通过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可有效提高沉淀池进水稳定性,解决排泥不畅的问题,增强对低温低浊水以及含藻水的适应性。在未来,沉淀池改造仍应以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为主,并适当借鉴国外的高效沉淀技术,以提高对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姜提取皂素产生的废水是一种难以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好氧段良好的处理效果是废水达标排放的保证。分析了好氧段发生污泥膨胀前后的生产运行数据,指出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泥、厌氧出水以及污泥负荷偏低引起的轻度丝状菌膨胀所致,通过调节泥龄、污泥负荷、污泥浓度等运行参数,污泥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准油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进行了三年多的室内及现场研究,提出一套电化学絮凝—气浮系统技术,用于处理油田废水、含油污泥。通过该项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的油田污泥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案,经处理后可达到污油泥的无污染和资源化利用。油田废水处理除固体悬浮物含量外,其它的全部达到回注水的标准;含油污泥各项指标全部达到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自来水厂污泥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许建华 《净水技术》2003,22(6):27-30
自来水厂污泥性质的研究,对于合理设计污泥处理系统非常必要。该文对自来水厂污泥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对污泥脱水工艺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6.
工业循环水用水处理药剂主要是指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化学药剂,主要是为工业企业的生产起到节水、节能、减少废水排放的作用。同时还可对生产装置起到减少结垢和腐蚀、减少污泥附着,提高运行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面对全球及国内水资源紧缺这一紧张情况,国家大力提倡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在此背景下,工业循环水用水处理药剂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来水厂排泥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其它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简述了自来水厂排泥水的性质,介绍了排泥水处理中有关污泥量确定、污泥调质、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和脱水泥饼等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效澄清池在黄浦江原水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晓如  周雅珍  黄竹君 《净水技术》2002,21(2):14-16,36
高效澄清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工艺 ,将混凝与斜板沉淀、污泥回流、排泥浓缩等多种技术相结合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混凝沉淀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澄清池处理黄浦江上游原水的中间性试验 ,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其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7):2540-2548
The concept of sludge water was proposed to integrate the relative terminologi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separation methods from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EEM),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avitational sedimentation), some suspended particulate organics or biopolymer clusters (mainly proteins) were released from sludge flocs into the supernatant after centrifugation under low to middle centrifugal forces (10–4000 g) and then aggregated into a pellet under high centrifugal forces (10000–20000 g). Filtration (1.2 µm glass fiber filter) produced sludge water with a lower biopolymers concentr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avitational sedimentation followed by filtration) due to cake layer formation during filtration. As for centrifugation followed by filtration, low to middle centrifugal forc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ludge water characteristics but high centrifugal forces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me proteins in sludge water from advanced analytical protocols including F-EEM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on-line organic carbon detection (LC-OCD), demonstrating a low to middle centrifugal force suitable for MBR sludge water separation. From LC-OCD, the main fractions of sludge water were humic substances and building blocks, low molecular weight neutrals and biopolymers (mainly proteins rather than polysaccharides). Supplemental material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Go to the publisher's online edition of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view the supplemental file.  相似文献   

20.
污水厂二沉池运行控制中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沉池运行中,池体尺寸是固定的,需要根据污泥沉降情况,确定出运行需要的回流比,表面负荷等工艺参数。常用的二沉池设计计算公式是先假定污泥浓度,SVI,回流比,表面负荷等因素,计算得出池体尺寸。对设计公式进行反向推导,则可在池体尺寸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根据曝气池污泥沉降情况,确定出合理的污泥回流比和表面负荷,从而便于污水厂运行人员对二沉池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