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不同灌区类型的水稻耗水量和灌溉定额。根据未来水稻生育期暴雨发生概率增加的特点,提出更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的水稻蓄水控灌模式,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降雨利用率。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一般干旱年降雨有效利用率达70%~85%,特枯年接近10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干湿交替灌溉在辽宁中部地区水稻生产中的节水增产潜力,在自动遮雨棚条件下进行水稻灌溉试验,明确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与常规淹灌相比,干湿交替灌溉增加20%的有效分蘖数,且达到分蘖高峰的时间有所延迟;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叶面积指数与茎蘖动态均呈现类似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干湿交替灌溉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淹灌13.3%;干湿交替灌溉较常规淹灌显著增产6.8%、节水11.21%,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常规淹灌20.0%。因此本研究确定干湿交替灌溉可以在辽宁中部地区的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在设计灌溉制度时充分考虑深层渗漏的影响,以辽宁大连地区地下水埋深比较大的农田玉米种植为例,采用VADOSE/W程序建立一维有限元模型,在对多年长系列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枯水年、中水年和丰水年3种典型年在雨养、喷灌、畦灌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过程进行了长历时的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以分析深层渗漏的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在地下水埋深较大的情况下,深层渗漏占有效降雨与灌溉水量的比例,雨养条件下小于5%,喷灌条件下为5%~9%,畦灌条件下为7%~13%;70%~95%的深层渗漏由灌溉引起;13%~28%的有效灌溉水量会转化为深层渗漏。在设计灌溉制度时,深层渗漏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宁中部区域辽阳市为例,结合研究区1996~2006年实测灌区灌溉用水数据,对比分析灰色动态模型在辽阳地区灌溉用水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动态模型在辽宁地区的灌溉用水预测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灰色动态模型适用于辽中地区的灌溉用水预测。研究成果对于辽宁中部地区的灌溉用水预测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淠史杭灌区水稻灌溉效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先 《水利学报》2001,32(9):0035-0040
水稻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现代农田灌溉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不断提高,其增产效益显然是水利和农业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站按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和特别干旱年4个典型降雨年型试验分析灌区供水的灌溉效益。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并根据灌区历年降雨和粮食产量资料,按降雨频率测算各年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出灌区的农业供水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6.
鉴于江淮丘陵塘坝灌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依托肥东八斗灌溉试验站试验成果,通过塘坝灌区降雨径流模拟,进行农田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构建了塘坝灌区多目标多变量作物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模型,并运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优化确定了研究区现状 9. 32万 m3 /km2 塘坝容量下合理的作物种植比例,具体为: 就午季作物水稻而言,降雨频率为 P≥90% 时,适宜种植比例为 0. 11; 降雨频率为 75% ≤P < 90% 时,适宜种植比例为 0. 21; 降雨频率为 50% ≤P <75% 时,适宜种植比例为 0. 36; 降雨频率为 20%≤P <50%时,适宜种植比例为 0. 54; 降雨频率为 P <20% 时,适宜种植比例为 0. 65。研究成果可为江淮丘陵塘坝灌区种植结构调整与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型控灌中蓄稻田水分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灌中蓄是在控制灌溉(排水)技术和蓄雨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南方地区稻植期雨量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制度。本文从不同年型稻田各水分要素在田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入手,通过比较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灌溉用水量、水稻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排水量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年型水稻生育期田间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水稻不同年型田间灌溉以及对降雨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水稻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排模式下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差异的根源,阐明控灌中蓄生态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机理,旨在为节水灌溉技术下土壤水分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额按照不同分区、作物种类和不同降水频率编制.降水频率为50%的灌溉定额采用典型调研的方式编制:以调查典型县现状灌溉用水定额为基础,以山西省农业供水量为控制条件,采取全省平衡,并结合多年灌溉试验成果,制定了全省4个分区、14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降水频率为75%的灌溉用水定额是在50%频率年的基础上,参照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差值计算得出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春玉米最优灌溉制度,利用长系列降雨资料及ET0值,以灌溉需水量为指标,确定了山西晋中区春玉米对应的典型水文年,得出了典型水文年春玉米灌溉制度优化结果,并提出了优化灌溉制度结果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杂交水稻抗旱性、耐深水性强的特点,本研究设计出一种灌水间歇天数长、蓄雨深度深的节水、减排灌溉制度。其既能降低灌溉定额,又能减少排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控制水肥流失、实现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和灌溉方式对稻田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稻的耗水过程和灌溉需水。基于高邮灌区历史气象资料(1955—2013年),利用稻田水量平衡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耗水与灌溉需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积温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加,而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趋势不明显;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需水量ETc和渗漏量均随时间序列缓慢增加;节水灌溉模式能有效降低稻田耗水量;节水灌溉稻田灌溉需水量随时间序列缓慢降低,而常规灌溉稻田呈增加趋势,但趋势均不明显;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田灌溉需水量,提高降雨利用率。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给水稻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变化环境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塬沟壑区苹果园集雨节灌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有  赵安成 《人民黄河》2005,27(6):48-50,64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滴灌水在时间、空间、灌水量、灌水方式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开展了苹果园集雨节灌研究。结果表明:在雨水集流场防渗新材料应用方面,甲基硅酸钠和硅烷偶联剂的集流效率较高,适宜于雨水集流面的处理;覆草、覆膜、清耕3种处理方式下苹果园从萌芽到落叶耗水量为433.5~478.5mm,各物候期的耗水量差异很大;滴灌湿润土体与果树根系分布达到耦合状态,可以大大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滴灌时毛管应放置到树冠冠径的1/3~2/3的地面中间;在半固定式滴灌、固定式滴灌、渗灌、滴渗灌、涌泉灌5种果园微灌方式中,半固定式滴灌为果园微灌的较好形式;在高塬沟壑区旱作果园采用集雨肥水穴灌,可以有效贮存天然降雨,提高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较长时间小区试验,对水稻3种灌溉方法的产量、用水量、水分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水层灌溉与薄露灌溉、习惯灌溉相比,早稻分别增产651,990 kg/hm2,增产率为10.3%、16.5%;晚稻分别增产717,1 175 kg/hm2,增产率为9.9%、17.4%。同时,灌溉水量早稻分别节水830,3 150 m3/hm2,节水率为46%、69%;晚稻分别节水1 410,2 955 m3/hm2,节水率为58%、74%。无水层灌溉早稻、晚稻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67,2.94 kg/m3,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打井种稻"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打井种稻的农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符合“循环经济”。其没有渗漏水资源损失,有利于水管理及节水,有利于雨洪和弃水资源化。水稻井灌占地少,建设成本低,减少水土资源消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有利于防治洪涝渍旱碱灾害,改善农田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甚至改善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对比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相近外,节水幅度、水的生产效率均明显高于浅湿灌溉和常规灌溉处理。通过连续两年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频率水文年型中比较适宜寒地水稻的节水、低耗、高效的灌溉新技术,对于提水灌溉的水稻作用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尉宝龙  牛豪震 《人民黄河》1997,19(1):31-33,43
随着汾河水库调蓄能力的下降,加之工业挤占农业用水,汾河灌区灌溉水源日趋紧张。但汾河一坝灌区内的稻田仍采用传统的种植、灌溉模式、灌溉用水量最高达3万m^3/hm^2,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而且还存在着水稻与小麦灌溉用水的矛盾。为此,我们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栽培、灌溉技术旱育秧、旱整地、浅湿间歇灌溉比传统的水育秧、水整地、深水灌溉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旱育秧比水育秧多栽6.7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田间渗漏3部分。研究表明,水稻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所形成的蒸腾量中包含了一部分无效蒸腾,无效蒸腾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和优质效应。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3种常见的灌溉方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需水规律、灌概定额和生产率的差异,为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套秋浇是为满足来年春播作物水盐需求而进行的保墒淋盐灌溉。针对传统基于作物需水预测成果进行渠系配水存在的预报依赖性强和中长期预报精度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作物需水预测成果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框架,该框架依据春播初期作物水盐要求,将SHAW模型嵌入优化配水模型,确定秋浇配水计划。河套灌区永济灌域2016年秋浇配水计划编制实例研究表明:与传统基于需水预测的配水方法相比,新方法得到的配水计划可以在不增加渠首引水量及渠道输水损失总量基础上显著提升淋盐效果,使春播初期0~40 cm土层水盐状态更加适宜于作物播种,春播初期土壤0~40 cm土层平均盐分超标由60%以上降低至5%以下,同时配水公平性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考虑作物产量和化肥流失时排水设计标准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瑜芳  张蔚榛 《水利学报》2001,32(2):0044-0050
我国南方多采用水稻与冬小麦连作的耕作模式。由于小麦生长期降雨量较多,地下水位过高,作物易受渍害。水稻长期淹灌,土壤通气状况不良,易造成作物减产。为此,都需要修建排水系统。但排水的同时也增加了化肥的流失,污染河湖水体,对水环境造成危害。为了使排水系统能同时满足作物增主和防止化肥流失对环境影响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水旱连作条件下,同时考虑农田水分状况和排水水质的排水设计标准及排水规格的确定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综合治理井渠结合灌区土壤盐碱化为目标,针对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下游灌水难、排水难和盐碱化严重等问题,采用渠灌井排、井沟联合使用等措施,对作物进行适量和适时灌溉,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并监测井渠结合灌溉条件下田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和水位埋深的变化情况,分析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渠结合灌溉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显著。以黄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宁夏银北自流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幅度较小;灌溉后的土壤表层含盐量骤降,0~40 cm土层的盐分变化较大;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矿化度具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性,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盐碱地改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