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住宅的屋顶能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引入住宅屋顶节能的概念,并利用优化屋顶形式、调控屋顶表面热效应等手段,对能源进行充分利用,以实现住宅零能耗的可持续发展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发展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或是零能耗建筑业已成为实现全社会节能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以武汉地区普通单栋居民住宅为例(102.95 m2),结合模拟能耗结果,给出单栋住房考虑全年得热散热最佳朝向、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年最佳安装角度等优化值,以期探析武汉地区建筑能实现年零能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以2010太阳能十项全能(欧洲赛区)竞赛中天津大学的参赛作品Sunflower与同济大学的Bamboo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零能耗低成本住宅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技术的集成。通过对这两支团队竞赛作品的解析,探讨了中国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依托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结合能源的集成设计方法,低成本、适宜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手段的基于中国国情的低能耗太阳能建筑。2013年,该项赛事(亚洲赛区)竞赛将在中国大同举办,希望本文可以为本土的参赛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发展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应用于太阳能住宅中的主-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和建筑节能技术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文章通过总结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各参赛队所实际采用的太阳能技术和主-被动式策略,为实现主-被动式技术在未来零能耗太阳能住宅设计与实践中的整合创新和一体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达到"零碳排放""智慧互联""人居健康"的目标愿景。  相似文献   

5.
石峰  王绍森 《新建筑》2014,(1):127-131
热环境调节策略是创造舒适建筑环境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以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13)中的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为例,对各参赛建筑中较为新颖的被动式热环境调节策略进行分析,剖析其技术特点,探讨太阳能住宅中热环境调节的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希冀对当代绿色建筑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同济大学三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作品为例,阐述零能耗建筑定义,从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低能耗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后期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和研究其中的主、被动式技术策略,梳理实现住宅零能耗的技术路线,探讨零能耗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技术策略、能源利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未来的住宅节能和可持续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徐伟  刘志坚 《建筑》2016,(4):68-70
正"零能耗建筑"一词,可以最早追溯到1976年。丹麦技术大学Torben V.Esbensen等人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研究了丹麦地区一栋单层独户居住建筑太阳能冬季采暖综合利用过程,首次提出"零能耗建筑(住宅)"。通过对此建筑的外保温围护结构的精细处理,实现建筑冬季采暖能耗从20000kWh/a降至2300kWh/a。同时采用主动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为建筑提供冬季供暖和生活热水。实现被动式"零能耗建筑",往往要求精细的围护,精心的设计,高性能的设备,往往导致建筑成本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张弘  李珺杰  董磊 《世界建筑》2014,(1):114-117
针对建筑、技术和工程的整合设计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议题。城市住宅面临人口密度高、建造方法传统、建筑物理性能缺陷、系统设备老化和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且这些问题在中国大中城市尤为显著,因此,整合可持续策略与住宅建筑设计成为一项挑战。本文意在建立一个基于中国住宅市场情况、在零能耗住宅设计到建造的过程中、整合可持续策略的技术框架。O-House是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参赛作品之一,是一个面向中国住宅市场的零能耗建筑。该实例证明了建筑的组成发展模式、建筑设计和材料、建筑与可再生资源策略利用的一体化、建筑与系统设备一体化、建筑与室内家具一体化等整合设计的策略和流程。文末列举了可持续住宅设计的利用范围领域,同时指出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9.
以历届太阳能十项全能国际建筑竞赛作品为例,分析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如何从理念、技术、功能、美学等方面应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挑战和需求,重点阐述其中体现的生物气候学设计策略,太阳能光电、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方法,并讨论太阳能建筑原型的工业化和市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红 《建筑节能》2010,38(1):53-56
阐述了特朗博墙、直接受益窗、附加阳光间等构造和节能措施在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研究了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建筑物体型、朝向、主导风向等因素对太阳能住宅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零能耗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以2021迪拜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参赛作品为例,结合竞赛构建的评价框架与运行数据,从设计和运行两个层面,综述与分析零能耗住宅的被动式设计、主动式设计、太阳能应用、运行策略对建筑能源性能、舒适性能等层面的影响,评价其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及启示,为未来住宅实现零碳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零能耗"建筑因其对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异的绿色生态性表现已逐步成为国内外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但我国对"零能耗"的基础研究才刚起步,而真正建立起来的"零能耗"建筑更是较少;通过对比国内外多个"零能耗"住宅的实际案例,论述了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各国对达到"零能耗"标准的设计策略的差异性;同时,探讨了其从设计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对能耗控制和设计策略的思考,为我国在"零能耗"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寒冷地区被动式房屋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中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发展历程,研究了节能措施及其耗热量指标的差异.而后,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现阶段适合于中国寒冷地区的"被动式房屋"模式,并选取大连1栋4单元5层居住建筑的实际供暖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表明壁挂式太阳能空气集热模块(WSAC)住宅较节能65%住宅可节约年供暖能耗58%以上,且技术经济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式的节能减排效果极为明显,建筑寿命期内可节约供暖运行费用1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90 m2中小户型住宅"的政策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对于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90 m2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及其他相关节能系统,是当前住宅建筑设计中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介绍了90 m2城市多层住宅中太阳能技术及其他节能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Solar Decatblon)是全球大学生的实验创作竞赛,2013年首次在中国山西大同举办,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参赛作品"Sunny inside"分析和研究,从技术集成的视角探讨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设计理念、技术策略、能源平衡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美合作项目——道格拉斯别墅。在该项目中,太阳能光热、光电、地热能和被动式节能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和集成示范,被誉为"零能耗"别墅。  相似文献   

17.
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的太阳能小屋建筑"ALL GREEN"为例,阐述了绿色生态设计的基本策略。在被动式生态策略上分析形体布局、自然采光通风、构造体系的设计特点及方法;在主动式生态策略上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屋面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系统、智能家居的设计特点及方法,并对其工业化与市场化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设计的不足及得到的启示,期望对相似的零能耗太阳能住宅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建材》2011,(5):30-30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公司,陶氏致力于研发和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全球最为严峻的挑战。陶氏化学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DOW)于8月15日宣布启动"陶氏太阳能业务部零能耗建筑设计大赛",向全球建筑、设计以及工程学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提出挑战。本次比赛的目的在于推动采用主动和被动太阳能技术的创新项目的发展,并结合其他可行的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设计一座近零能耗的多户型住宅。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技术的引入在建筑使用阶段达到了低碳减排的目的,然而"低碳"不能依靠末端减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实现低碳建筑要靠系统减排。该文以"零能耗太阳能住宅产品"为例,通过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建材开采、生产阶段和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客观、真实地反映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结论:由于使用太阳能系统,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降低了90%,然而太阳能系统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太阳能光电板生产的碳排放占总建材碳排放量的41%,必须纳入到建筑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中去考虑。  相似文献   

20.
胡彬  李静  钟国友 《山西建筑》2008,34(15):1-2
以兰州城市住宅为例,研究了在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将建筑设计与被动式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零采暖能耗建筑的设计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在满足居民室内热舒适要求条件下,基本可以实现零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