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麦芽根中核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硫酸铵沉淀及色谱分离技术对麦芽根中核酸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Sephacryl S-200,DEAE Sephadex A-50 and Sephacryl S-200 3步色谱分离,得到了部分纯化的两种核酸酶(I和II),核酸I的纯化倍数为94,核酸酶II的纯化倍数为1790,高效液相色谱显示两种酶作用于酵母RNA的产物均为5-核苷酸,核酸酶I的热稳定性比核酸酶II好,在55度下保温2小时后,核酸酶I的活力损失仅13%,而核酸酶II则高达64%,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65度,两种酶的PH稳定性相似,在PH2.5-9.0范围内很稳定,核酸酶I的最适PH值为5.0和8.0-8.5,核酶酶II的最适PH范围为4.0-5.5。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茂原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所产生的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液通过抽滤、超滤、乙醇沉淀、离心和冷冻干燥,制得粗酶粉的酶活约为1033U/g。对粗酶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2℃,最适pH为6.0;粗酶的pH稳定范围在4-8,温度稳定范围在20-40℃,离子强度对该酶的活性稍有影响,粗酶经CM-纤维素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后得到较纯的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蛋白质纯度,得到较弱的单一区带,其中,CM-纤维素层析的纯化倍数为4.5,收率质量分数约为78.8%;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倍数为1.11,收率质量分数为50%;用凝胶过滤法测得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92。  相似文献   

3.
从麦胚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粗蛋白-糖复合物,经DEAE-Cellulose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麦胚水溶性糖蛋白(WGWSGP).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纯度检验表明WG-WSGP是单一对称峰,经SDS-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 260.  相似文献   

4.
对米曲霉 HDF-7 所产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经硫酸铵沉淀和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电泳纯的蛋白酶,经SDS-PAGE 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KDa.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7.0,该酶在2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6.0~8.0的条件下酶是相对稳定的,Mn2+对该蛋白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对该蛋白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Km值为78μg/mL,最大反应速度V max为6.29μg/min.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496-1菌株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曲霉(A.niger)496-1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经透析浓缩、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75,Sephacryl 100凝胶过滤,获得了2个植酸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4200及41100该2个植酸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和3.0,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40℃.初步确定一个是中性植酸酶,另一个为酸性植酸酶.  相似文献   

6.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将曲霉TCCC45017产的壳聚糖酶进行纯化,纯化倍数为57.21,回收率为26.55%,比活力提高至587.55 U/mg.经过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质量为3.75×104 u.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5,50℃以下保温1 h内酶的热稳定性较好,pH稳定范围为5.5~7.0,添加金属离子Mg2+、Ca2+、Ba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u2+、Fe2+、Zn2+、Al3+则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血栓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根霉23#的发酵液经离心除菌,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G-25凝胶过滤,Seph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步骤,得到一种凝胶电泳均一的血栓溶酶。通过等电聚焦测得其等电点pI=4.2,该酶在pH7.0 ̄8.0较稳定,50℃保持30min血栓溶酶活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Sevag法脱蛋白、H2O2脱色、透析、DEAE—cellulose层析、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等一系列方法,对姬松茸发酵液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其中的主要成分AbEXP1-a.凝胶过滤色谱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结果表明AbEXP1-a为均一组分.经常规理化分析、元素分析和紫外扫描证明,AbEXP1-a是含结合态蛋白的水溶性多糖.除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外,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经HPLC法检测,AbEXP1-a的分子量为50kD.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果胶分解菌,实验通过富集培养、梯度稀释、涂布进行初筛,后结合刚果红平板水解圈法和卢戈氏碘液水解圈法从污泥中分离到酶活力最强的菌株。其形态学特征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表明,本次分离出的果胶分解菌株分别属于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和真菌中的毛霉属(Mucor)。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4号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磺化酞菁钴(CoSPc)改性活性炭,考察了改性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对净化模拟电石炉尾气中H2S性能的影响;对空白活性炭、改性炭吸附前后进行N2-BET和S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H2S的净化效果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NaOH/CoSPc的配比达到100μg/g、干燥温度130℃、焙烧温度350℃为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结合N2-BET、SEM和EDS表征分析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S容量增加,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水杨醛、氨水和丙烯腈为主要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3-(二(2-羟基苄基)氨基)丙腈,其中水杨醛与氨水以物质的量比1∶4在冰浴条件下反应6 h合成2-[((2-羟基苄基)亚胺)甲基]苯酚,产率达98.2%;2-[((2-羟基苄基)亚胺)甲基]苯酚与KBH4以物质的量比1∶4在30℃条件下反应12 h合成2,2′-(二甲基胺)二苯酚,产率可达到84.2%;2,2′-(二甲基胺)二苯酚与丙烯腈以物质的量比1∶6在80℃条件下回流法反应72 h合成3-(二(2-羟基苄基)氨基)丙腈,产率可达到88%。并用红外、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三(2-腈基乙基)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丙烯腈与浓氨水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三(2—腈基乙基)胺,运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ES—MS质谱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所制备的化合物即为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在30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二(3-腈基乙基)氨基乙腈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氨基乙腈和丙烯腈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一种新化合物二(3—腈基乙基)氨基乙腈,用红外光谱、^1HNMR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所制备的化合物即为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在30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四溴双酚A(TBBA),双酚S(BS),亚磷酸三苯酯(TPP)及磷酸三苯酯(TPPa)为单体,无水醋酸钠(NaAc)为催化剂,利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几种阻燃齐聚物,拟用来作为聚酯纤维的阻燃添加剂。它们分别被命名为聚四溴双酚A苯基亚磷酸酯、双酚S苯基磷酸酯及聚四溴双酚A双酚S苯基亚磷酸酯。同时利用气相渗透压法(VPO),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及红外光谱法(IR)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乳液聚合获得的苯乙烯(St)与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MAA)的共聚物做壁材,包覆相变材料正十八烷制备微胶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探讨了乳化时间、交联剂、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得到制备苯乙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合适工艺.结果表明:乳化时间30 m in,采用质量分数1.8%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做引发剂获得的微胶囊,成囊性和分散性好;添加二乙烯基苯(DVB)不利于成囊;微胶囊的壁材有一定的耐热性,且热焓值较理想,相变热焓约137.5 J/g.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 Poly(lactide co glycolides)(PLGA)isawidelyin vestigatedbiodegradablecopolymer.Thebiocompatible andbiodegradablepolymersaresafeinthebodyandare hydrolyzedintometabolicby products.Recentlythese polyestermaterialshavebeenextensivelyusedinbiomate…  相似文献   

18.
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XRD、SEM和TG-DTA分析手段对用两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铈粉进行了初步表征:XRD分析表明,当焙烧温度为200~600℃时,所合成的CeO2粒子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5hFm3m;SEM微观分析表明,CeO2粒子呈球形,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0℃焙烧所得到的粒子粒径≤100nm;TG-DTA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前驱体结构为Ce(OH)3OOH和CeO2·2H2O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盐酸为掺杂剂,合成了一种国内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的新型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衍生物聚邻乙氧基苯胺(POEA).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扫描电镜(SEM)、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四探针法、矢量网络分析仪...  相似文献   

20.
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α,α′-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两亲嵌段共聚物P(St)-b-P(HEA)。利用FT-IR、GPC和TG/DTG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合成产物为P(St)-b-P(HEA)两嵌段共聚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其在5∶95(VTHF∶VH2O)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胶束呈分散球状体和链状聚集体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