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生物抛光酶ALP conc.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新华定性滤纸和羧甲基纤维素测定了生物抛光酶ALP conc.的酶活力,考察了不同的添加剂在不同的浓度条件下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钠离子属于活化剂,铜离子属于抑制剂,整理液中对有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要慎重,并且纤维素酶ALP conc.宜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进行生物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和脂肪酸为主体原料合成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性能温和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生物相容性,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椰油酰基丙氨酸钠(SC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烷基糖苷(APG)等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为原料进行复配,并通过添加特种增稠剂和调节pH,制备出泡沫细腻、黏度符合要求的沐浴液。  相似文献   

3.
以椰油基葡萄苷(APG0814)为抗皱整理用发泡剂,采用剪切法分析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发泡及稳泡)性能,讨论抗皱整理助剂(抗皱剂TF-650、催化剂TF-651、醋酸)对APG0814水溶液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海藻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抗皱整理液(含APG0814、抗皱剂TF-650、催化剂TF-651、醋酸)的泡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PG0814水溶液的发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值;抗皱剂TF-650的加入降低了APG0814的稳泡性,但对发泡性影响不大;催化剂TF-651或醋酸加入后显著降低了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性能,但抗皱整理助剂浓度变化对APG0814水溶液的泡沫性能影响不大。海藻酸钠加入抗皱整理液后泡沫稳定性提高,但对发泡性提升不大,继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抗皱整理液的发泡性及稳泡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和脂肪酸为主体原料合成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性能温和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生物相容性,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椰油酰基丙氨酸钠(SC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烷基糖苷(APG)等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为原料进行复配,并通过添加特种增稠剂和调节pH,制备出泡沫细腻、黏度符合要求的沐浴液。  相似文献   

5.
以茶皂素为天然植物原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ME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复配,并以柠檬酸、CMC、6501为助剂,制备得到茶皂素洗涤剂。通过复配实验得到各组分的配比为:茶皂素4%、AES 6%、MES 9%、APG 2%、柠檬酸4%、CMC 3%、6501 4%,其余为蒸馏水。结果表明,茶皂素洗涤剂的稳定性和起泡性能较好,pH和黏度适中,洗毛后残脂率低,色泽洁白;生物降解性好,与目前市售产品相比具备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的生物抛光处理可赋予棉织物光洁的外观,但同时会使其强力下降。为了降低这一影响,将纤维素酶与表面活性剂、多元醇、金属盐类等助剂复配,对比复配前后纤维素酶活力的差异及其对棉织物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中添加10 g/L的聚乙二醇2000对纤维素酶活力的促进效果较好;复配后的纤维素酶对棉织物的水解、吸附作用增强,生物抛光效果提升明显,处理时间缩短,强力损失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丹麦等均采用“生物抛光酶”技术处理牛仔面料,即采用纤维素酶分解服装表层的纤维,从而去除染料,达到水洗石磨的效果。这种酶包括酸性纤维素酶和中性纤维素酶。用纤维酶生物抛光后能有效地减少机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选用纤维素酶生物抛光后再用传统的硅酮柔软剂处理牛仔面料会获得非常独特的手感。采用这种酶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减量率、还原糖量以及起毛起球性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棉织物和粘胶织物的生物抛光效果差异;研究了影响粘胶织物生物抛光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相同的整理条件对棉织物的抛光效果要优于对粘胶织物的抛光效果.粘胶纤维表面进行简单碱处理后,生物抛光效果有明显地提高;酶组分含量不同的纤维素酶对粘胶的生物抛光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印度某纺织印染厂的全规模生产为基础,评估了用生物抛光染色一浴法工艺——借助含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纤维素酶(Novozymes Cellusoft Combi)的复合酶制剂——替代传统3步法工艺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抛光染色一浴法工艺可以节省水资源和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确保产品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十二烷基醚硫酸钠(SL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聚山梨酯20(Tween-20)、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以及纤维素酶、淀粉酶等生物酶对水基油墨印刷纸进行了脱墨实验,进一步分别探讨了上述四种表面活性剂与中性纤维素酶的协同脱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6-7,浆的质量分数为5%,中性纤维素酶的用量为15 u/g,AES的用量为0.2%,55℃下脱墨处理15 min,脱墨浆的白度可提高5.2%ISO。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选择电极,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混合溶液中SDBS的浓度.结果表明:当混合溶液中n(APG)∶n(SDBS)小于2∶1时,可用此方法直接测定混合体系中的SDBS浓度,与滴定单一的SDBS溶液结果对照,滴定终点消耗海明标准溶液体积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
用Ross_Miles法测定了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盐(CMS)在不同质量分数、温度及硬水度中的泡沫性能,并与其他表面活性剂FAS,AE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MS是一种起泡性与稳泡性皆优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蛋白酶固定化条件优化及在酱醪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酶液与载体溶液体积比及固定时间为因素,优化中性蛋白酶固定化工艺,并将固定化中性蛋白酶凝胶颗粒应用于传统高盐稀态酱醪发酵,以缓解高渗透压环境对酶的胁迫作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缩短酿造周期。结果显示:当采用0.007 M海藻酸钠、0.27 M氯化钙,酶液与载体溶液体积比为12:30,固定2 h,固定化凝胶颗粒最稳定,相对酶活力最高;另外,酱醪发酵数据显示,酱醪总重17.5 kg,添加总酶量5.80 g(1000 U/g酶粉)时,外源游离蛋白酶和固定化蛋白酶试验组均能显著改善发酵过程各指标含量,平均缩短发酵时间20 d左右;与外源游离组相比,固定化试验组效果更加显著,蛋白质转化率较空白对照组与游离组分别提高达6.08%和1.88%。因此,在酱醪发酵过程添加固定化外源蛋白酶能有效提高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蛋白质转化率,同时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4.
PLA/竹纤维织物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丽  刘江波  孙永祥  魏凤 《印染》2006,32(21):21-25
探讨了PLA/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包括翻缝、烧毛、生物酶和Hzoz退漂处理、定形、染色、生物酶抛光整理、潮交联抗菌整理等。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后的PLA/竹纤维织物毛效高、手感好、强力保持率高、尺寸稳定性好,且各项色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相酶解及有机溶剂萃取工艺生产花椒籽油。结果表明,得油率最高的优化工艺参数: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5%和7%,固液比1∶5(m∶V),酶解时间4h。该法游离油得率最高可达69.84%,毛油品质较好,有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烷基糖苷作为一种粮油化工产品,因其优异表面活性和环境友好性被称为世界级“绿色表面活性剂”,该文通过对烷基糖苷合成技术、性能与应用介绍,为农业资源深入开发与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酶添加量(10、20、30、40、50 U/g)、pH(3.0、4.0、5.0、6.0、7.0)、温度(40、45、50、55、60℃)为单因素交联处理大豆7S球蛋白,采用ANS(1-苯胺基-8-萘磺酸)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疏水性,马尔文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Zeta电位,测定了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分析单因素处理对交联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大豆7S球蛋白表面疏水性与其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溶液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酶添加量为20 U/g,pH7.0,温度55℃时,对其表面疏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平均粒径改善作用明显,表面疏水性值为1268.7,乳化性值为225.05 min,乳化稳定性值为86.66%,平均粒径99.03 nm;通过相关性分析,大豆7S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与乳化性成正相关,与乳化稳定性无相关性;与平均粒径成显著正相关,与Zeta电位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P=0.003)、0.304(P=0.270)、0.860(P=0.005)、-0.727(P=0.0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 中性蛋白酶、pH 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 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 5 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 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19.
鱿鱼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酶,为利用其内源蛋白酶进行可控的酶解,本研究以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为底物对鱿鱼肝脏内源蛋白酶的种类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反应体系中添加E-64、1,10-菲啰啉和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PMSF)后,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的降解得到了显著抑制,确定了鱿鱼肝脏含有金属类、半胱氨酸类、丝氨酸类3类蛋白酶。半胱氨酸类蛋白酶热稳定性最好,在50℃以上仍然具有较大活性,可将肌原纤维蛋白酶解成小分子质量的降解产物。利用特异性底物对半胱氨酸蛋白酶种类进行鉴定发现,该酶只酶解Z-Phe-Arg-MCA,添加亮抑酶肽后相对酶活性为0%,添加E-64相对酶活性仅存0.6%,初步确定鱿鱼肝脏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主要为组织蛋白酶L。最后,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对组织蛋白酶L进行分离纯化,在电泳上得到了分子质量约为25?kD单一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