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全力打造"金课"与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金课"建设效能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基本途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支点。面对高校教师"金课"建设共识不强、课程理论研究力度不够、课程教学实践深度不足、对国家"金课"建设政策依托不紧等突出问题。提升高校教师"金课"建设效能,亟须教师在国家和高校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的形势下,加强国家"金课"建设政策学习、强化课程理论研究、扎根课程教学实践、充分依托国家政策优势,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课程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一。大学课程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本体功能,才能实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调整中,存在盲目减少总学分,盲目增加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等误区。大学应整体设计显性、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发展;在增加选修课程时,应加强学分制、导师制等配套制度建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天然相融,不能割裂,大学应从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入手;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大学应对它们进行"四年一贯制"的设计,以实现通识教育促进专业理解,专业教育促进通识教育学习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现代"通识教育"思潮主要源于西方,特别借鉴于现代美国高等教育。现代美国流行的通识教育的显著特点:宗旨是取得西方文明传统和美国历史的认同;教学方式以西方文明经典著作的广泛而深层的阅读为中心;课程设置经过专门机构通盘考虑、反复研究和精心设计;通识教育课一般都由一流学者亲自讲授,并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我国教育界将英语中的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译成"通识教育",包含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成分。儒家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求"博学",讲究"会通"或"贯通",或称"知类通达"。蔡元培、梅贻琦、胡适、潘光旦等人将自然、社会与人视为一体,融会贯通地思考人生与世界的各种问题,从而为更高的专深研究奠定基础。我国十多年来的通识教育,是有成绩的,但存在若干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通选课究竟应如何合理设置?把通选课看作"附属课"、"辅助课",便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变成名实不符的东西。通识教育的基本含义与要求是什么?这是核心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为专业深造创造条件;二是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提升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专业课的"导论"是指大学专业课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导论课教学要求教师确定专业课程的目标设置以及其在课程关系中的位置;促使学生感知课程的历史脉络、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开宗明义讲授并通过后续教学努力让学生逐步领会专业思想;努力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关系;管理好教学、学习活动,合理利用团队冲突;充分展示教师的学科建设、课程教学和往届学生在学习及其成就方面的风采。通过导论教学的引导性设计、差异化选择、专业化聚焦、一致性响应,赋予大学专业课"导论"教学以灵魂。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通识教育改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设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以北京某研究型大学为个案,对师生通识教育观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证明,理念上的认可和行为选择上的矛盾成为最显著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将会是大学通识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解决理念认识与行为选择的矛盾,要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通识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通识教育与教师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校的学习成果评估,能清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以此引导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满足育人需求。但是,现有评估也面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和时间、人力耗费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明显缩小学习成果评估的应用范围且降低其有效性。课程-专业-通识教育一体化学习成果评估模式把课程成绩评定、专业层面的学习成果评估及通识教育层面的学习成果评估有机结合,通过以下四个基本环节完成实施:一,建立课程目标、专业学习成果目标及通识教育学习成果目标之间的关联;二,确定课程主要作业;三,创设评价量规并用于评定学生作业;四,构建并使用全校性在线数据共享交互平台。课程-专业-通识教育学习成果一体化评估模式具备以下三大优势: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增强共识的同时保留自主、有助于以评估促提升。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弘扬自由教育传统、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文关怀教育。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与学术研究机构,其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书院的通识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书院文化精神、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不足、管理模式陈旧、课程内容单一,"功利化"与"应试化"等问题。从书院通识教育的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教育,有利于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多元文化人才。书院通识教育在教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上,对现代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金课"概念顺势而生,这一概念具有政治命名特征,需与常用概念进行合理辨析,以充实内容、丰富形象、呼唤肉身。通过辨析"受学生欢迎的课"与"金课"的评判标准、关注焦点等,发现二者是交叉逻辑关系:"金课"不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课","受学生欢迎的课"也并非都是"金课",具有"受学生欢迎"特征的"金课"可谓"佳课"。概念关系的重构,对"金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使人们更好把握"金课"内涵和实践要义,有助于提供更高水准的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9.
2018年以来,"金课"作为一种高质量课程的代名词正式进入政府支持、院校为主体进行建设的发展轨道。在2018年立项的690门本科线上"金课"中,高级职称教师依然是线上"金课"的主要开发者,但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的参与比例有待提高;"双一流"建设院校依然是线上"金课"开发的主力军,但一流大学建设院校的参与份额明显下降;在校大学生数越多,其所在学科的线上"金课"数也较多,不同院校在校大学生拥有的线上"金课"学习机会差异较大;线上"金课"数与所在学科的学科排名有一定关系但相关度不高,但与所在大学的大学排名有较高相关度;不是所有学科或知识领域都适合开发和建设成为线上"金课"。分析线上"金课"开发者及所属院校等方面的基本分布情况不仅有助于判断"双一流"建设院校在一流人才培养及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上的贡献与作为,也可为"双一流"建设院校更好培养一流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缺憾与偏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梳理,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偏颇,主要表现在:因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偏差所导致的概念与目标之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系统性不足;评介国外通识教育研究及实施中的单一与偏颇;通识教育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研究方面的缺乏;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方面研究的缺乏,等等。文章进而阐述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应有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需要改进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需要拓展与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教材的开发与编制、课程管理、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有声语言的讲授中蕴含着丰富的无声语言,显性的讲授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教育,这些可称为讲授的弦外之音。教师讲授脱稿不仅仅是脱稿,学生从中看到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态度,对教学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知识渊博暗示着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且善于学习的人,学生从中领悟到教师学习的精神和学习的方法;教师讲课有气场更是教师学术魅力、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综合呈现。从这些意义上说,教师才是最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2.
《现代表面技术》课程是机械类和材料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技术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以成果为导向”的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融入到《现代表面技术》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表面处理技术相关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培养导师布置的科研课题等内容,并在引入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学习法等学习模式的同时,搭配“课前引导—课本讲授—作业辅导”的线上线下创新教学方法,提出相关行业实习策略,创建了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多元化考核评价系统。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现代表面技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铸造机械化课程作业的改革与探索福州大学张发金大凡成功之课,总要创设出使学生急欲求知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本人以为必须从两方面加以探索,一方面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吸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笔者几年来在铸造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铸造设备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思想上要重视教育学生热爱铸造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有坚定的信心讲好铸造设备课;在教学内容上,尽量联系工艺和生产实际,力求“少而精”,兼顾知识面,博采科技成果,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和指导课外学习,改革讲“图”方式,培养自学能力和徒手绘图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教学效果和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材料成型自动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通过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的结合,贯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结构性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业素养日益受到大学关注。斯坦福大学通识课程在面向基准性职业素养培育的同时,大力强调鉴别性职业素养的生成,在通识课程实践中尤其注重塑造"会质疑""能专攻""有情怀"的职场人员,以达到训练批判性思维、服务专业知识、培育新型人文素养的目的。斯坦福大学面向职业素养型通识课程之所以能够如此优质,既与外部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又离不开大学内部所提供的优渥经费、高质量师资与良好制度环境,这为我国高校通识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范例和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何使教师的“教”尽快过渡到“不教”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在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完全依赖教师讲授来完成,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课堂讲授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开发学生的智能,而学生智能宝库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因此必须研究与探索进行有效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手段。我校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演习一讨论一重点讲授教学法,使长期以来以传习性为主的教育,转变为强调能力培养、重视方法论教学的智能开发式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使其系统介入教学过程,并与教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对其工程教育进行了第三次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合教育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国际合作,追求学术卓越。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合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进一步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985"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985"高校近20年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如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学习指南等学术支持,通识教育、研究性教学、混合学习等教学改革,本科生院、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组织变革,受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成果导向等理念的影响。分析和研究"985"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与行动,以期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