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碱性萃取分离钨、铝过程,根据同时平衡和物质守恒定律,应用现有的热力学数据绘制了25℃时W/Al-H_2O系的溶解组分浓度-pH图,Na_2CO_3-NaHCO_3-H_2O系R-pH图(R为萃取剂中(R4N)2CO_3与(R4N)2CO_3+R4NHCO_3物质量比例),利用热力学平衡图对碱性萃取钨铝分离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T,[Al]T分别为0.5,0.1 mol·L-1,溶液pH为11.5~14.0时钨、铝分别以WO_4~(2-),Al(OH)-4存在;pH为4.0~11.5时铝部分以Al(OH)3(am)沉淀析出,钨以阴离子形态存在溶液中;Na_2CO_3-NaHCO_3-H_2O系中,NaHCO_3含量增加,溶液pH值降低。试验表明,Al(OH)-4能与季铵盐形成萃合物存在有机相中,不会出现沉淀或影响萃取;季铵盐对WO_4~(2-)的结合能力强于Al(OH)-4;碳酸氢型萃取剂参与钨萃取反应降低萃余液溶液pH值,萃余液pH值低于11.46时铝水解产生氢氧化铝沉淀。串级试验表明,控制萃余液pH为11.59,通过12级逆流萃取,钨、铝的萃取率分别为99.17%,1.20%,说明碱性萃取工艺能够高效地分离钨铝。  相似文献   

2.
pH值对Al(OH)3和Y(OH)3共沉淀包覆SiC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iC/(Al(OH3) Y(OH)3)陶瓷复合粉体。研究了pH值对SiC/(Al(OH)3 Y(OH)3)复合粉体的ξ电位和分散性的影响,以及pH值对Al(OH)3和Y(OH)3在SiC表面包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9时,SiC/(Al(OH)3 Y(OH)3)复合粒子表面的ξ电位值较高,复合粉体的分散性和包覆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中钇富铕离子稀土矿萃取分离前的料液,用水解法除铝,进行了pH、稀土浓度、温度、陈化时间等条件的除铝实验,测定出这些条件下Al(OH)3的沉淀反应商(Q)及部分Ksp[Al(OH)3]值。实验的Al去除率最大为97%,表明精矿溶解料直接用水解法除铝可行。与萃取法除铝相比,该方法简单,不需增加设施,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氯化法钛白粉的包覆种类,利用偏铝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对氯化法钛白粉进行包覆处理,考察p H对包覆产品吸油量的影响,并对包覆膜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对铝包覆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 H越大,氢离子浓度越低,包覆物能在二氧化钛表面优先异相成核,包覆均匀,吸油量小;氢氧化铝在不同的p H范围内结晶物相不同,酸性条件下吸油量较高;p H=8~10时,包覆层主要为勃姆石或假勃姆石,分散性好,吸油量较低;p H10,包覆层主要为拜耳石,比表面积大,导致最终产品吸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钢铁钒钛》2021,42(2):66-72
以偏铝酸钠、硫酸铝、磷酸为原料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不同铝膜钛白,采用XRD、红外光谱、热重分析、SEM、BET、ZETA电位等分析了不同铝膜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微观形貌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不同pH获得的水合氧化铝ZETA电位均为正值,亲水性能不佳,而磷酸铝ZETA电位为负值,具有很好的亲水性能。pH=4~5时获得的水合氧化铝为近球形的无定型结构,在200℃和930℃时失去其结合水;pH=8~9时得到的絮状勃姆石结构AlO(OH),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在402℃失去结合水;pH=10~10.5时得到界面清晰、大小不均匀的颗粒状三羟铝石块,分别在297.5℃和513℃失去结合水。在偏铝酸钠中加入磷酸制备得到的是无定型的磷酸铝,其形貌为球形小颗粒团聚成的聚集体。所制备的铝膜在紫外区吸光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无定型水合氧化铝磷酸铝三水铝石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几种铝化合物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均能提高其颜料性能,但水合氧化铝会降低二氧化钛的水分散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六偏磷酸钠对超细Al(OH)3 粉体进行湿法改性,利用红外光谱评价其改性效果.通过沉降量、沉降速率及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分散剂、pH值、温度和搅拌速率对Al(OH)3水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湿法改性过的Al(OH)3 粉体亲水性增强,在288 K,pH值为11的条件下,控制搅拌速率为600 r/min,加入0.2%的Tween-20可制得分散性和稳定性俱佳的改性Al(OH)3水悬浮液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志远  杨占红  李昆 《铜业工程》2006,(4):72-75,10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 l-HTLes,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pH值、原料配比、晶化方式对合成镁铝水滑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系[OH-]/[Mg2+]/[A l3+]=16∶6∶1,pH值8.5~9.5,[CO32-]值2~4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且用水热晶化方式可得到晶相单一的、高纯度的MgA l-HTLes。  相似文献   

8.
T .C .Alexa等研究了用热分解三水铝矿制备的高比表面积合成勃姆石的碱浸行为。合成的勃姆石颗粒为若干细小晶粒的团聚物。这些粒子具有110μm中等大小的单一粒度和高比表面积(约264 m2/g )。浸出研究在70~90℃范围内,氢氧化钠溶液中Na2 O浓度分别为100和180 g/L条件下进行。与其他研究不同,由于此种勃姆石具有高比表面积,因此可以观察到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明显。两种碱浓度和温度都对溶解率有影响。缩减时间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反应收缩核心模型(R3)可以合理地解释溶解过程的初始阶段,粒径分析数据补充了缩减时间分析结果。溶解初始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估计为65 kJ/mol。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白色氢氧化铝生产中影响溶液色度和产品白度等指标的两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包括:不同铝酸钠溶液合流分解析出Al(OH)_3的性能指标;碳分分解粗氢铝重新溶解溶液再进行分解过程,Al(OH)_3产品中杂质含量的变化;溶液中氧化铁及有机物等杂质的析出与Al(OH)_3产品物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预分解可以使粗液中的杂质得到净化,进而在第二段分解时得到白度指标达到先进水平的白色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10.
(Sm2O3)0.04(Gd2O3)0.06掺杂CeO2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m2O3、Gd2O3与Ce2(CO3)3·nH2O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沉淀法制备了二元稀土(Sm2O3)0.04 (Gd2O3)0.06掺杂CeO2纳米粉体.测定了pH值对0.80Ce(OH)4·0.08Sm(OH)3·0.12Gd(OH)3水溶胶体系Zeta电位的影响.pH值约为7.0时,体系的Zeta电位为0,即体系的等电点(IEP)为7.0.pH值为10.0时,Zeta电位达到最大值-18.5mV,说明此时该体系的稳定性最好.DTA/TG热分析表明,0.80Ce(OH)4·0.08Sm(OH)3·0.12Gd(OH)3粉体的热分解温度约为232℃.由粉末XRD分析可知,经750℃焙烧的二元稀土掺杂CeO2粉末为立方萤石结构,说明Sm2O3与Gd2O3已完全固溶到CeO2中,形成了CeO2基固溶体.由TEM照片可以看出,粉末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呈软团聚状态,粒径在5nm~10nm之间.经BET测试计算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1nm,与TEM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ZrB2的独特晶体结构,使其兼有金属和陶瓷的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Al(OH)3-Y(OH)3/ZrB2复合粉体,并研究其形成热力学条件.经过热力学计算并用实验验证得出:ZrB2悬浮液的pH值必须大于8.3,才符合Al3+与Y3+共沉淀所需热力学条件;当ZrB2悬浮液的pH值为9时,Al (OH)3-Y(OH)3/ZrB2复合粉体的壳-核结构最好.在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具有理想壳-核结构的Al (OH)3-Y(OH)3/ZrB2复合粉体,即c(Al3+) =0.017mol/L,c( Y3+) =0.010mol/L,分别接近于Al( NO3)3和Y(NO3)3浓度的热力学条件计算拟定值,即:0.012 60mol/L和0.007 56mol/L.  相似文献   

12.
个旧矿区主要的含锡矿物是锡石[SnO_2],少量的黝锡矿[Cu_2S、FeS、SnS_2]和胶态锡。近期地质部门又发现新的含锡矿物有硼钙锡矿[CaSn(BO_3)_2]、水镁锡矿[MgSn(OH)_6]和水锡石(SnO_2·nH_2O),有人认为是木锡石[(SnFe)、(O,OH)_2]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H_2O_2还原—盐酸浸出—沉淀工艺从废FCC催化剂中回收稀土,考察了温度、盐酸浓度、双氧水用量、浸出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温度为70℃,盐酸浓度为5mol/L、双氧水浓度为1.65mol/L、浸出时间1.5h,稀土浸出率为94.5%;酸浸液用NaOH调pH沉淀稀土,在溶液pH≥13条件下,氢氧化铝全部转化成偏铝酸钠,稀土以La(OH)3和Ce(OH)3混合物形式沉淀分离;适宜条件下,混合稀土回收率为92.8%,产品质量满足氧化镧铈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以准格尔矿区富集勃姆石的煤为原料,经过300℃、400℃、500℃、600℃、70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200℃、1300℃高温煅烧后,根据XRD、IR、TG及DTA检测分析及铝活性实验结果,得到了勃姆石相转变温度段;并可知在700℃煅烧条件下,煅烧样品的铝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ZrB2的独特晶体结构,使其兼有金属和陶瓷的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A1(OH)3-Y(OH)3/ZrB2复合粉体,并研究其形成热力学条件。经过热力学计算并用实验验证得出:ZrB2悬浮液的pH值必须大于8.3,才符合Al3+与Y3+共沉淀所需热力学条件;当ZrB2悬浮液的pH值为9时,A1(OH)3-Y(OH)3/ZrB2复合粉体的壳-核结构最好。在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具有理想壳-核结构的A1(OH)3-Y(OH)3/ZrB2复合粉体,即c(Al3+)=0.017mol/L,c(Y3+)=0.010mol/L,分别接近于Al(NO3)3和Y(NO3)3浓度的热力学条件计算拟定值,即:0.012 60mol/L和0.007 56mol/L。  相似文献   

16.
对预热器下部的煤气水封进行改造,防止氨汽冷凝液进入饱和器,同时增加母液酸度自动测量装置和自动加酸装置,稳定母液酸度,减少饱和器内的副反应,避免生成Fe(OH)3、Al(OH)3、(NH4)2Fe[Fe(CN)6]、Cu2[Fe(CN)6]等着色能力极强的副产物,减少对硫铵颜色的影响,提高硫铵质量。  相似文献   

17.
MnO2氧化除铁时溶液的PH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魏  陈绍玉 《中国锰业》1991,9(1):46-49,42
以热力学计算、试验和生产实际为基础,提供了用二氧化锰氧化除铁的溶液,最佳pH值为4.5。此时溶液中的Fe~(3 )离子几乎完全水解成Fe(OH)_3而沉降,且MnO_2氧化低铁的过程中将消耗H_-~ 离子,导致pH值升高,αFe~(3 )/aFe~(2 )比值将能维持到小于0.03。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镍为镍源,浓氨水为沉淀剂,水热法合成了花瓣状β-Ni(OH)2球和β-Ni(OH)2纳米片,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利用XRD和SEM分别对合成试样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和反应时间均相同时,低温有利于合成花瓣状β-Ni(OH)2球,高温有利于合成β-Ni(OH)2纳米片。当反应时间为48.0h和pH值为9.0时,180℃下合成了花瓣状β-Ni(OH)2球;240℃下合成了β-Ni(OH)2纳米片。通过考察水热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探讨了花瓣状β-Ni(OH)2球和β-Ni(OH)2纳米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硫化银和纯银粉中银的浸出,在以[Bmim]HSO4离子液体调节pH值,Fe2(SO4)3为氧化剂,硫脲为浸出试剂的浸取体系中,研究了pH值、浸出时间、硫脲浓度、氧化剂用量、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并对其强化浸出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Bmim]HSO4可强化硫脲浸银,在[Bmim]HSO4浓度为0.30 mol·L-1(pH=1.0),硫脲浓度0.16 mol·L-1,Fe3+浓度11.25×10-3mol·L-1,搅拌速度250 r·min-1,浸出时间24 h,浸出温度298 K的条件下,银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8.85%,而以H2SO4调节浸液pH=1时,银浸出率仅为51.10%。对硫脲稳定性的研究表明,[Bmim]HSO4在银浸出过程中不但起到调节浸液pH值的作用,也减少了硫脲的氧化分解,硫脲在[Bmim]HSO4溶液中的剩余浓度比在H2SO4溶液中高12.56%。研究也表明[Bmim]HSO4在银浸出过程中减少了硫化银的二次沉淀。[Bmim]HSO4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浸出溶剂,创造了一个更加有利于银溶解的溶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小资料     
表5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续)量SI单位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备注坡印廷矢量S瓦[特]每平方米W/m2电磁波的相平面速度c米每秒m/sc0=1/ε-μ0=299792458m/s(准确值)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c0[直流]电阻R欧[姆]Ω1Ω=1V/A[直流]电导G西[门子]S1S=1Ω-1[直流]功率P瓦[特]W1W=1V·A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