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压原油脉冲电脱水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含水原油多为“油包水”(W/O)型乳化液,即水包在油内部形成“水池子”,其颗粒直径范围为10~12nm〔1〕,目前,传统的双电场脱水〔2〕效果并不理想,且能耗较高,在实际操作中聚结水滴沉降速度较慢,并可能导致第三相(SpongeEmulsions—粘度大而且稳定的W/O乳化液,含水约94%〔3〕)的生成,这些都不利于破乳。由于高速离心场可大大加快水滴沉降速度,有人提出了采用静电场和离心场联合破乳脱水的方法〔4〕。脉冲电场可大大增强原油破乳效果,采用脉冲电场或脉冲电场与离心场联合脱水是一种有效方法。1脉冲电脱水试验在原油含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稠油难脱水的根本原因,阐述了传统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及其应用于稠油脱水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稠油电脱水方面的最新技术,即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该技术是根据具体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和原油电脱水的基本原理,对脱水电场进行优化,通过使用双频/双电压电源控制技术实现对优化电场的控制.与传统的电脱水技术相比,该技术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1)具有稳定的电力供给;(2)提高了电源的可利用效率;(3)可以选择最优电源输出信号.双频/双电压电脱水技术对我国的稠油脱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脱水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多路测控信号的处理采用微控制器循环检测,对于要求高速反应处理的事件(例如过流),设计采用了FPGA+单片机技术和改进型PI控制算法完成整个控制器的开发。介绍了以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应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法实现原油电脱水高频高压电源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测试,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原油电脱水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脱水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针对微控制器对多路测控信号的处理是采取循环检测的,对于要求高速反应处理的事件(例如过流),不能够及时处理,设计采用了FPGA+单片机技术和改进型PI控制算法完成整个控制器的开发。本文介绍了以Cyclone系列的EP1C6Q240C8的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应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法实现原油电脱水高频高压电源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测试,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原油电脱水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7)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海上石油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但海上开采的原油通常为油水乳化液,需进行脱水处理。同时,三次采油技术中加入的化学物质也使得在实际电脱水过程中出现油水乳化液的稳定性增强、脱水效率低、电场不稳定、电脱水难度增加的现象。针对当前电脱水技术现状,结合高频电脱水原理与特点,利用COMSOL软件进行电场数值计算,对高频电脱电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得出最佳电场形式。通过改变电极实现对理想电场形式的构造,设计出新型异径圆柱电极。对不同半径比的电极进行静态试验,验证该种电极在不同半径比下的电脱水效率,发现该电极在原油含水率为50%、电脱水温度在70℃左右时,电脱水效率显著提高。半径比为1∶1.5的电极在电压为5 kV、频率为3.6 kHz、占空比为80%时,电脱水效率最高,电脱水40 min后,含水率可下降到1%左右。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日,辽河局科技发展部召开了有专家领导参加的技术鉴定会,由辽河油田设计院研制的新型稠油电脱水器通过了鉴定。长期以来,稠油开采中原油脱水所使用的是常规电脱水装置,处理量低,净化油和脱出水质量达不到指标,耗电量大满足不了生产要求。该新型稠油电脱水器针对稠油生产的特点,采取了多种强化原油预脱水的措施,稳定电脱水器中的高强直流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2日,辽河油田设计院研制的新型稠油电脱水器通过辽河石油管理局鉴定。新型稠油电脱水器的特点是,采取了强化原油预脱水的措施,使装置内的高强直流电场达到稳定;实现器外调节电极板间距,适应了稠油含水量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在直流极板下方增设了接地电极,形成了预脱水的弱电场区,保证了上部高强电场的稳定;增设上层挡油板,改善油流分配状况;采用双列油流分配管和双列集水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方法 采用密闭原油电脱水器对原油进行脱水,目的 将原油中的水脱净,达到实验的要求。结果 原油电脱水主要靠电场对水滴的作用而造成的成水滴的聚结和沉降,因此选择脱水器,一要考虑原油的含水经和实际需要,二要注意加热温度,加热脱水时间对原油性质的影响.三要控制脱水釜顶部汽化水滴和脱油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论 采用原油电脱水器,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含水原油中的水脱净,完全满足了实验室内进行原油物性和流变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稳定的油水界面是保证电脱水器的预脱水和深度脱水的关键,而稠油在电脱水器中很难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油水界面处设置与直流电极板同样规格的电极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井液含水上升和采油聚合物增加,油田脱水设备的数量和体积也逐渐增多和加大,增加了建设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分离器罐下部和上部分别布置绝缘电极和金属电极,并采用绝缘电极、绝缘电极与金属电极组成的组合电极进行高含水原油脱水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海上油田陆丰原油,单独采用绝缘电极,在电压(1 000~5 000 V)、水的质量分数(10%~60%)、脱水温度(45~90℃)和沉降时间(5~50 min)不同的条件下,高含水乳化液脱后水的质量分数最低能降低到1.5%。而采用此组合电极,在绝缘电极电压3 000 V、金属电极1 000 V、温度80℃和沉降时间30 min条件下,对高含水原油进行脱水处理,可直接将原油的脱后水的质量分数降至0.5%以下,达到原油外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法利用大罐沉降、气浮、投加CW-01反相破乳剂、旋流分离器等除油工艺,对新疆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浅层稠油区外排污水含油进行了试验处理。目的回收外排污水中的原油,减轻环境污染。结论通过四种外排污水除油工艺试验,认为添加除油剂每年可回收原油1.6×104t,经济效益达1200多万元。结果在污水中投加CW-01反相破乳剂8~12mg/L,再经外排水达标处理污水含油可控制在10mg/L以下;若将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后还可保证水质达到锅炉回用水指标,而且投资少,其投入产出比达1:3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从月东滩海油田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稠油举升方式、适用于海上稠油有杆泵举升的井斜角和狗腿度的界限、不同井筒降黏方法的经济性、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在冷采阶段可采用螺杆泵和有杆泵2种举升方式,均需辅以降黏措施,降黏方式有空心杆掺入降黏剂、油套环空掺降黏剂和电杆伴热3种.热采阶段采用有杆泵生产.最大井斜角小于25°、最大狗腿度小于3(°)/25 m的油井选用普通有杆泵或注汽-转抽一次管柱抽油泵生产;最大井斜角在25~45°、狗腿度在(3~4°)/25 m的油井选用大斜度井用泵或定向强闭式抽油泵生产;最大井斜角大于45°,狗腿度大于4(°)/25 m的油井选用无杆泵生产. 相似文献
20.
稠油油田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稠油油田开发的深入,含水率不断上升。辽河油田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对欢四联合站稠油污水进行了实验室内研究、现场小试和现场中试。文章介绍了试验采用的工艺和设备以及试验过程,并对生物处理技术的除油、除悬浮物、除COD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处理技术效果较好,处理后的稠油污水质量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