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亚麻织物经树脂抗皱整理后甲醛释放量高的问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为原料,合成了封端水性聚氨酯,并对亚麻织物进行了抗皱整理,探讨了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水性聚氨酯整理剂质量浓度1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15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纺织品日益增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问题,采用醇解法对PET纤维进行解聚,优化其解聚工艺;并以醇解产物为原料合成磷硅协同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探究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NCO基团与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中OH基团的量比(n(NCO)/n(OH))、阻燃剂三羟甲基氧膦(THPO)和二氧化硅(SiO2)质量分数对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形态和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将得到的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后整理的方法改性PET织物,并表征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乙二醇(EG)为解聚剂,酯酸锌和氯化胆碱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最佳解聚工艺为EG与PET质量比为4∶1、氯化胆碱与酯酸锌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4 h,解聚产物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的产率可达87.6%;当THPO质量分数小于24%,SiO2质量分数小于6%,n(NCO)/n(OH)在3~7时,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呈均匀稳定的乳液形态;当THPO质量分数为24%,SiO2质量分数为4%,n(NCO)/n(OH)为6时,阻燃改性PET织物具有较...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油多元醇(自制)、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采用丙酮法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WPU)微乳液.通过FT-IR、粘度、粒径、稳定性等测试手段研究了R值及DMPA的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工艺为:n(—NCO)/n(—OH)=1.2,DMPA用量为5%(对预聚体质量).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用作活性染料固色剂,探讨了影响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出: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最佳用量为60 g/L,最佳焙烘温度为140℃.在最佳工艺下,可使深浓色织物的湿摩擦色牢度提高1.5级,达到4级.  相似文献   

4.
以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为原料,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异丙醇为溶剂,采用不扩链、直接封端的方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涂料印花交联剂,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R=1.9、65℃预聚3 h、n(NaHSO3)/n(—NCO)=2、0~5℃的条件下封端合成的交联剂性能最优。将其应用于丙烯酸酯涂料印花,可明显提高印花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及棉织物的抗皱性能。该产品具有合成成本低、水溶性好、安全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 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甲乙酮肟(MEKO)为主要原料合成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CWPU)。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CWPU进行表征。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整理剂的工艺配方为n(NCO)/n(OH)=1.30~1.39、MDEA用量6.0%、n(MEKO)/n(NCO)=1.2;预聚反应最佳条件为80℃×150 min,亲水扩链阶段最佳反应条件为50~55℃×90 min,封端阶段最佳反应条件为45℃×90 min。整理剂用量为40 g/L时有明显的防毡缩效果,达到羊毛织物8%的机可洗标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分析了合成反应温度、时间、聚醚分子质量及其混合聚醚多元醇组分量比[n(PPG-1 000)∶n(PEG-1 000)]、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等对产物固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成的优化条件:n(—NCO)/n(—OH)=2.0,n(PPG-1 000)∶n(PEG-1 000)=1∶1,MDEA 7.5%(对预聚体质量),55℃反应2 h.同时优化该固色剂的应用工艺条件:两浸两轧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固色剂60 g/L,轧余率80%)→预烘(80℃,3 min)→烘焙(130℃,3 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 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乙二胺和亚硫酸氢钠(NaHSO3),合成了一系列自乳化型水性聚氨酯整理剂。通过测试FT IR、粒径、黏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等,对合成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乳液及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工艺为:n(-NCO)/n(-OH)=2.3,DMPA用量 8%,n(乙二胺)/n(-NCO)=0.15,n(NaHSO3)/n(-NCO)=0.11。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用于活性染色棉织物后处理,当用量为40 g/L,焙烘温度130 ℃时,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可提高1.5级,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羟基硅油共聚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将二乙烯三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中间体,并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羟基硅油等合成羟基硅油共聚改性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中间体与预聚体反应,合成了羟基硅油共聚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结果表明,羟基硅油共聚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中含氯丙醇基—CH2—CH(OH)—CH2Cl;当二乙烯三胺和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3,n(—NCO)∶n(—OH)=2.7,n(—NH —OH)∶n(—NCO)=1.3时合成的羟基硅油共聚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可以成膜、稳定性好,乳液的粒径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为原料,与聚合度n=8~16的降解壳聚糖反应,制备降解壳聚糖1,2,3,4-丁烷四羧酸衍生物(BTCJB),应用于亚麻织物防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麻织物BTCJB防皱整理工艺。结果表明,防皱整理剂的BTCJB的取代度范围为0.538~0.552,其合成投料比n (降解壳聚糖)∶n (丁烷四羧酸二酐)=1∶1.5~1∶2;BTCJB的亚麻织物防皱整理优化工艺为BTCJB取代度0.538,用量1%,催化剂SHP 4%,浴比1∶20,165 ℃焙烘3 min,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可达198°。  相似文献   

10.
以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等为原料,乳化合成了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研究了各合成因素对提升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合成工艺条件为:n(PPG-1000)/n(PEG-1000)=3:2,R值(-NCO/-OH的物质的量比)=2.5,DMPA用量3.88%,中和度100%,复合扩链剂与DMPA物质的量比1.8.经该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整理的棉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可提高1.5~2级,对织物的色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2D树脂不稳定,易释放甲醛,转变为裸露的N—H键结构。用次氯酸钠对整理到亚麻织物上的2D树脂进行氯化,使N—H键转变为N—Cl键,从而使2D树脂具有N—Cl键结构,赋予亚麻织物以抗菌抑菌性能。测试了氯化后织物的有效氯可再生性、白度、强力、折皱回复角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中的有效氯可再生,白度、强力和折皱回复角稍有下降,但不影响其服用性能,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乙酮肟(EMAO)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封端水性聚氨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产物配制为乳液整理棉织物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整理剂用量120 g/L,轧液率60%~70%),焙烘(150℃,3 min),其折痕回复角达到168.15°,经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断裂强力分别达到468.50 N和384.32 N,且整理后的织物仍保持原棉织物较好的透气性能.根据整理前后织物的红外吸收特征,对其抗皱及提高织物强度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染整行业常用抗皱整理剂2D树脂的甲醛释放,以及近年来开发的多羧酸类、缩醛类、环氧树脂类等抗皱整理剂整理效果不佳、整理后织物强力降低等问题,通过溶液共聚法将自制的聚氨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考察了其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共聚乳液质量分数为5%,浸渍总时间为7 min,80℃预烘3 min,135℃烘焙5 min时,所整理棉织物的经纬向折皱回复角分别增大60.6°和39.1°,断裂强力增大43.3 N,断裂伸长率增大10.1%,同时还可赋予织物良好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二浸二轧技术对新型水性聚氨酯阻燃防污整理剂(DPUF)整理棉织物的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用扫描电镜(S E M)观察棉织物及棉织物燃烧后的炭层,并测试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性、防污性、白度、透气性、硬挺度及断裂强力.结果表明优化整理工艺为:DPUF用量25%、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20 s;整理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有机-无机杂化型无氟织物防水剂含的有机溶剂存在环境不友好的问题,创新性地将长碳链硅烷改性硅溶胶(H-NPs)乳液与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SiWPU)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全水基的杂化型无氟织物防水剂.重点研究了全水基杂化无氟防水剂中有机/无机组分比例及其用于涤/棉织物整理时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  相似文献   

16.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改性纳米TiO2、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聚合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并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整理。采用红外光谱对乳液胶膜进行分析,以XRD和TG对表面改性的TiO2进行分析,并测试复合乳液粒径分布及大小,以及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等。结果表明:TiO2表面经KH-570改性后,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降低了TiO2自身的团聚。制备的无皂乳液稳定,粒径分布均匀。经无皂乳液整理的亚麻织物柔软光滑,疏水角达到134.78°;整理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明显提高,UPF达到63.7。  相似文献   

17.
棉织物的丝素防皱整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焦林  王雪燕  狄群英 《印染》2003,29(7):6-7
将丝素整理剂与水溶性聚氨酯复配,对棉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整理品的抗皱性明显改善,且白度、强力保留率以及手感等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ZnO、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ZnO/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探索了合成工艺,然后将合成乳液用于亚麻织物的整理。采用FT-IR、XPS和SEM等方法对乳胶膜和整理后的织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4%,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为80℃,保温时间为60 min时,乳液的合成效果最好。合成的乳液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其乳胶膜的吸水率为8.64%。XPS和SEM测试结果显示,合成的复合乳液和织物相结合,提高了亚麻织物的疏水性。相比聚丙烯酸酯整理后的织物,经复合乳液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对水的接触角提高了60.4°。  相似文献   

19.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软段、N-甲基二乙醇胺为亲水单体,自制嵌段聚醚硅油为扩链改性剂,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整理剂。采用该整理剂和嵌段聚醚硅油同浴对羊绒针织物进行整理,经其整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从2~3级提高到4级、洗涤毡缩率从11.2%降到3.3%,织物透湿、透气性与亲水性良好,手感柔软,且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