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隔河岩水电站机组自动控制方式下的实时运行负荷分配,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建立双目标实时负荷分配模型,并提出水电站不可调控区的判定及区内运行策略。在时间上采用机组优先顺序判定与开停机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安排机组组合,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空间目标、同时协调时间目标求得一组优化解,并根据少开停机、少穿越振动区等需要筛选合适的负荷分配方案。经隔河岩水电站模拟运行,节约了用水并减少了机组穿越振动区次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水电厂AGC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介绍,分析了水电厂机组在AGC调度控制方式下开停机方式,提出了在满足电网系统稳控装置的要求,不干扰AGC控制系统自动有功功率调整,尽量减少机组频繁跨越振动区等因素下的最优开停机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梯级水电站实用的优化运行原则,综合考虑避免机组频繁启停、站间联合躲避机组振动区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梯级水电站AGC数学模型,包括机组开停机和站间负荷分配模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该模型在清江梯级水电站AGC实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工程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的AGC软件已成功地应用到清江梯级水电站中。  相似文献   

4.
水布垭电厂是华中电网调峰调频骨干电厂,负荷调整频繁,机组穿越振动区次数及小负荷运行时间明显增加。分析机组振动情况,基于AGC负荷等分配情况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寻优,使AGC负荷分配得到优化,减少机组运行的小出力时间和穿越振动区次数,有效地提高了机组在最优工况下的运行时间,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以梯级水电站计算期末蓄水能最大为目标,考虑了站间联合躲避各机组振动区等约束条件,确定了机组开停机与站间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协调统一的梯级水电站经济运行算法,提高了梯级水电站实时控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时性。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基于智能水电厂统一平台开发梯级水电站经济调度控制软件一套,并在松江河智能水电厂改造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都平水电站自1993年4月第2台机组投运以来,油水气三大系统不能按预期设计的那样自动工作,每次开停机,手动操作太多,延长了开停机的时间,加大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1996年11月,对三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运行情况良好,本文就分别介绍其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清江梯级水电厂AGC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基于梯级水电厂的优化运行原则,综合考虑避免机组频繁启停、厂间联 合躲避振动区等因素,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清江梯级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实现过程中必 须考虑 的工程化因素,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梯级水电厂AGC优化运行算法,包括机组开停机和厂间负 荷分配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的AGC软件已成功地应用到清江梯级水电厂中。  相似文献   

8.
经深入研究高坝州电站及其机组的实际运行条件认为,要保证机组在较高的效率区间运行,在低于额定水头运行情况下,电厂应控制机组有功出力,保持负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避免机组运行在低效率区增加振动。建议对低水头(32.5 m)条件下的机组效率进行实测,结合"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确定机组低水头出力限制值。在桨叶开度较大时,适当增大调速器有功调整死区,尽量减小桨叶开度波动对机组负荷调整的影响。该策略的实施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滩水电站机组振动区特性,推算出自动发电控制(AGC)不可分配区计算公式,计算出了机组在不同运行方式、不同发电水头下的不可分配区。在程序中设定AGC分配负荷时避开不可分配区,就可避免机组因负荷不可分配而运行在振动区,改善了机组运行工况,提高了AGC系统工作性能,为运行值班人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推算出了两振动区水轮发电机组AGC不可分配区计算公式,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程抱贵 《红水河》2004,23(2):44-47
介绍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原理及功能,并结合机组自动并网带负荷、机组平均分配负荷、机组负荷调节分配、机组躲避振动区等4个试验,并介绍AGC在天生桥一级水力发电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功能中的机组组合与负荷分配问题,采用多目标蚁群算法,同时以穿越振动区次数最少和耗水量最低为目标,优化AGC机组组合、启停次序及负荷分配,实现循环迭代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水电站AGC功能同时获得经济运行与穿越振动区次数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2.
简介冶勒水电站的概况,叙述设备启动试运行应具备的条件。分引水隧洞充水、压力管道充水和配水环管充水3个步骤详细阐述充水试验过程。水轮机组安装完成后,进行发电机组空载试验和机组负载试验与试运行。介绍手动开停机试验、机组动平衡试验、发电机升压升流试验、机组并列试验、机组带负荷试验、机组甩负荷试验和试运行等一系列试验,试验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调试规程、方法和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各轴承瓦温、振动、摆度均符合生产厂家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水头多振动区是我国干流巨型梯级水电站群面l临的突出运行问题之一。由于水电站需要响应复杂的系统负荷变化,导致发电水头频繁波动且幅度较大,使得机组运行要频繁跨越多个不规则振动区,严重影响水电站群及电网的安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求解高水头多振动区的水电站群短期调峰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机组组合为基础,分别利用动态规划技术与组合数学理论生成各组合机组的发电特性曲线与振动区,并将振动区避开策略引入逐步优化算法未进行模型求解,较好地解决了高水头多振动区凋峰问题,能够高效地得到满足工程实际运行需要的计算结果,已在红水河等流域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五强溪水电厂机组运行过程中振动摆度过大等设备问题,设计了混流式水电机组振动特性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混流式机组运行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通过机组高、中、低多水头段的稳定性试验,分析了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水力因素等振源对机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机组的大负荷调节试验,研究了调节过程对机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机组大负荷调节与稳态运行工况对比分析研究、开停机过渡过程分析研究,评价了过渡过程机组稳定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强溪电厂机组优化运行措施,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凤滩水力发电厂AGC控制策略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修正等容量比例有功分配方法及采用的相应措施。程序设计原则是机组紧跟目标负荷的情况下,电厂机组在最佳效率下运行,同时减少机组开停机次数、有功调节频率和跨越振动区次数,从而减少机组磨损,兼顾了运行效率和机组运行安全。文中介绍的方法在电厂AGC正式纳入调度考核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力电量平衡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森林 《水力发电》2004,30(2):8-10
电力电量平衡法原是水电站规划设计中确定装机容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总结出其应用于水电系统短期调度的突出特点是原理简单、可较好地处理机组连续开停机问题,并可有效地减少优化计算工作量;同时还提出了该原理的数学计算方法及其在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求解中的应用方法,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曹斌  姚泽  李玺 《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11):17-20+131
对某电站1号机组进行了4个典型水头的稳定性试验,测试了各典型水头下该机组在空载和不同负荷下的振动、摆度及水压力脉动。分别从水力、机械、电气因素分析了导致机组振动的原因。根据机组运行稳定性将运行区划分为小负荷振动区、涡带工况区及大负荷稳定运行区,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技术改造及科学调度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将惩罚函数、动态修正出力-流量(N-Q)关系与优化算法相结合实现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的方法。该方法可针对短期优化调度结果(日负荷过程)制定启停计划,实现负荷的经济分配,并且考虑了机组间的效率差异、机组启停成本、气蚀振动区、机组可用性及主接线方式等约束条件。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解决厂内经济运行的多约束问题,而且能与电力市场下的短期优化调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该方法易于实现程序设计且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S10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深度减负荷技术,探讨深度减负荷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该技术一方面可以缩短主机停盘车的等待时间,实现主设备检修提前62h开工;另一方面为机组的在线消缺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直接节约成本约20万元/(台.次)。在实施深度减负荷操作时应控制主蒸汽降温速度,严密监视转子热应力、燃机排气温度、轴承振动、燃烧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机组振动影响着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厂房建筑的结构稳定以及发电流量的利用效率等。根据相关国际及国内标准,对秘鲁查格亚水电站机组在开停机、空转、空载以及各种负荷工况进行振摆测试,系统分析机组的稳定性,全面评价机组健康状况,科学确定机组可靠负荷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