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龙虎荣  杨富初 《大宝山科技》2006,31(2):19-20,24
拦泥坝为露天矿山防止水上流失、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李屋拦泥坝为大宝山矿用于拦挡露天采场排土产生的泥石流,上世纪70年代末建成,现已使用近三十年,需要扩容与治理。本文介绍了拦泥坝的基本情况,对坝体加高扩容和库区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跃强  李瑞鸿 《现代矿业》2016,32(10):152-154
目前,我国许多尾矿库已处于尾矿存储的极限和服务年限的中后期,为了维持矿山企业的连续正常运行,相关人员都在积极寻求尾矿存储的最佳方案。在某现役尾矿库坝体的基础上进行上游法加高扩容设计,对原排水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并新建排水系统及增设排渗设施,对加高后的防洪能力、坝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尾矿库加高扩容后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有效保证了矿山的安全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大沙河尾矿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反演分析得到现状和加高后不同工况下的浸润线,对现状下和加高后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结果表明,反演分析得到的浸润线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可以运用到不同条件下坝体稳定性分析中;现状下和加高后坝体在正常工况和洪水工况运行的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特殊工况下安全系数均不满足规范要求;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坝体采取水平排渗和块石贴坡加固措施后,3种工况下坝体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该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加高已有尾矿坝是扩大尾矿库库容的一种经济可行的办法,但尾矿库等级升高,溃坝风险增大。以辽宁某尾矿库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试验获得堆积层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对比实测浸润线,利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分析尾矿坝加高前后渗流场并优化渗透系数,进一步分析坝体静力稳定性和地震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尾矿库浸润线最小埋深在10 m以上,符合规程要求;采用瑞典圆弧法和简化Bishop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均高于允许最小安全系数,地震对坝体安全性影响较小,只有局部液化;加高后最危险滑面位于初期坝附近370 m标高以下,主要为深层圆弧形滑移,原因是尾粉土渗透性较低导致浸润线升高,建议实时监测尤其是洪水期浸润线高度,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浸润线,有效杜绝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5.
土石坝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尾矿库坝体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病险尾矿库整治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某矿山病险尾矿库土石坝工程为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揭示施加塑性防渗墙前后坝体及坝基渗流情况,对比加固前后坝体渗流量和测压管水头的变化,分析了防渗墙加固方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为土石坝除险加固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某复杂地质条件下尾矿库加高扩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初期坝、堆积坝以及坝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首先分析了当堆积坝各料区均采用设计参数时,坝体在自重及上游沉积滩水压力作用下的静力位移、应力和应力水平,然后考虑到实际排矿堆积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对各层尾砂的主要变形模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坝体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工程加高扩容设计方案较为合理,坝体不会出现因地震作用所导致的水平或垂直向裂缝以及沉积池水漫顶情况。研究成果可为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某金矿所属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为例,在调研尾矿库库区底部巷道的分布情况及采用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到所需的岩土体力学参数后,依据设计的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采用FLAC3D数值分析了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对其底部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底部巷道对今后尾矿库运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计采用的中线式加高方案对对底部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底部巷道的开采对尾矿库加高扩容后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并提出加高扩容工程前应对主斜井井口进行封堵。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的设计及今后的运行提供借鉴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库土坝充填式灌浆抗渗漏加固施工技术秦开印(山西冶金地勘局长治046021)漳泽水库土坝,由于多年水的浸蚀,坝体、坝基出现裂缝、洞穴和沉陷。在治理工程中,我队采用充填式灌浆堵漏防渗加固坝体土、坝基砂层,成效十分显著,特别是在坝基砂层的防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朱刚  熊齐欢 《现代矿业》2020,36(5):234-235
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排土场物料以黏性土和粉土为主,加之区域降雨量大、地震烈度高等因素影响,原设计排土场边坡无法满足安全要求,优化后排土场整体边坡角被放缓,导致堆排容积减少了1 500万m3;将排土场最大堆排标高由+1 500 m提升至+1 550 m后,新增堆排容积1 705.9万m3,可以有效解决容积不足问题,但边坡整体稳定性欠缺。针对该问题,采用加高的办法对排土场进行扩容分析,从边坡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加高后存在的安全不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应对措施。在排土场坡脚位置采用块石稳固的方法,有效提升了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某金矿所属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为例,介绍了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依据规程和规范,采用比较分析、数值计算、洪水计算、调洪演算等方法,对加高扩容方案的合理性、坝址处的安全性、筑坝方式的合理性、坝体的安全性、加高扩容的可能性、主隧洞扩建方案的合理性、库内防洪的安全性、库外各支沟的防洪能力的安全性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高扩容方案合理,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的各分部的安全性满足规程、规范要求,研究结果为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能够为尾矿库加高扩容工程中尾矿库的安全性分析(尤其是复杂排洪系统的防洪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位于9度地震区、80 m深厚冲积层上的某尾矿库的加高扩容,提出了多种抗震安全措施相结合的坝体加高方案,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加高坝体的动力响应、液化情况及动力抗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抗震措施后,动力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 019,能够满足抗震安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库下压覆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郓城城南水库大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和变形,为了对水库大坝进行加固除险,文中首先分析了城南水库工程区域水文和工程地质,介绍了井下工作面的开采情况,确定了概率积分法的预计参数并进行了大坝开采移动变形预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在考虑环境和水源水质影响的条件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大坝除险工程措施:对坝体进行加高加固,根据沉陷程度不同修建挡墙和齿墙,修建护坡和道路等。  相似文献   

13.
王广 《金属矿山》2001,(8):49-50
针对银洞坡金矿的生产现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了尾矿堆存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了尾矿库加高增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尾矿库加高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加高方法的安全性及其优缺点。在综合考虑安全、技术以及经济的基础上,选择了模袋法尾矿筑坝作为该尾矿库的加高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模袋法尾矿筑坝的加固机制及施工工艺。模袋法尾矿筑坝具有坝体强度高,排水固结速度快,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的优点,对其他尾矿坝的筑坝及加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摩擦系数较小、坝基地形狭窄的条件下,同时兼顾坝体工作特性与坝基抗滑结构的协同工作,将边坡工程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措施引入到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抗滑加固实践中,满足了坝体抗滑安全性和坝体运行状态与抗滑结构变形一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西藏林周县卡则水库整治工程基本情况,并重点对大坝坝体加固和坝基防渗方案选择、采取的措施及施工方法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上游法尾矿坝加高扩容的加固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游法尾矿充填筑坝,主要是通过坝顶均匀分散排矿,在重力分选作用下粗颗粒堆积于坝顶形成尾矿子坝,细颗粒则排向库内,形成尾矿沉积滩,该法尾矿坝由于缺乏防渗条件,加上坝顶排矿水的影响,坝体浸润线位置较高影响坝体稳定,为确保在加高扩容过程中,初期土石坝和后期坝安全稳定性所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利华  李天德  刘威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81-183,187
因新建尾矿库征地难度的加大,现有的部分已达到或接近设计能力的尾矿库要加高扩容,但由于原坝设计标准不足或运行管理不科学,无法满足加高扩容的需要,应进行加固处理。以往常采用坝前压坡、削坡及减低坝体浸润线的方法,有时不一定经济、适用,为此,介绍一个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坝体的工程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山尾矿库2#副坝采用上游法筑坝,初期坝为透水堆石坝,坝基埋在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中,该岩石埋深大、遇水易软化,导致清基工程量大,制约坝体的安全堆筑。根据坝基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坝基防渗帷幕、坝基HDPE土工膜全防渗、尾矿堆积坝水平垂直联合排渗等施工工艺、优化了坝基基础开挖设计方案,实施了坝体防排渗系统,消除了坝体渗流的不利影响,极大地降低了筑坝清基工程量和工程建设费用,确保了坝体的安全堆筑。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调查、钻探及坑探等勘测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宁夏某人工景观湖渗漏及坝体(路基)下沉变形的主要原因是:(1)湖底分布土层为黄土状粉土具湿陷性且未处理;(2)坝体(路基)回填料成分不均匀,密实度偏低,层间分散性分布有大量透水性较强的砂砾石且回填过程中未对坝基处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据此提出针对性的综合加固措施建议,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