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主持召开的低焦油混合型卷烟 DJY-1鉴定会,于1984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山东益都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安徽省农科院烟草所、陕西省农科院特作所、山东省烟草公司、山东省潍坊烟草分公司、济南卷烟厂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低焦油混合型卷烟 DJY-1是以研究烟叶原料为主的试制品。是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减毒烟研究课题组,在1979~1984连续5年的时间,对我国主产区烟叶焦油和尼古丁含量的普查;对着生部位不同烟叶焦油和尼古丁含量的测析;对影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韶关卷烟厂降低烤烟型、混合型卷烟产品焦油量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滤嘴截留、烟草膨胀、卷烟纸稀释、改进制丝和卷接包工艺技术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卷烟焦油等烟气有害成份,达到了提高卷烟安全性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在世界市场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趋势,并着重对近年来在制造低焦油混合型卷烟所涉及的技术因素和所采用的技术条件作了较为简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从“都宝”牌的成功实践谈混合型卷烟的研制开发卢安宁“都宝”牌混合型卷烟是芜湖卷烟厂与英美烟草(香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成功产品。几年来,“都宝”牌卷烟以其高水平、高质量、高品味成为卷烟市场的名烟之花,享誉京城并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消...  相似文献   

5.
从卷烟发展史看"中式卷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的《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阐述了中国卷烟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的方向和目标,明确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现在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对“中式卷烟”的几点想法。1 世界卷烟主要类型的特征1.1 历史形成的4种类型卷烟19世纪末,国际上卷烟工业开始发展,由于各国过去所消费烟草的品种、产地不同,吸食烟草的方式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习惯,因此各国的卷烟品质风格是不同的。受帝国主义列强军事、政治、经济的殖民影响,在2 0世纪中期逐渐形成了4种比重较大的卷烟类型:英式烤烟型卷烟、美式混…  相似文献   

6.
一种低焦油卷烟在郑州问世。它是由轻工业部烟草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每支卷烟焦油含量低于15毫克,比我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卷烟焦油含量低一半,达到了国外低焦油卷烟的先进水平。这种卷烟的尼古丁含量比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卷烟焦油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4种牌号卷烟(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新混合型、低焦油混合型)和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A类、B类、C类)焦油致突变性的研究表明:(1)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经回归分析,焦油加入量/皿与突变菌落数/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焦油加入量的增加,其致突变性增强。但对A类、B类、C类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来说,在焦油剂量相同(500 μg/皿)的前提下,其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2)不同类型卷烟焦油与回复突变菌落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焦油的致突变性强弱依次为: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 > 新混合型 > 低焦油混合型。(3)不同类型卷烟焦油致突变性两两差异比较表现不一致,其中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两种牌号卷烟焦油的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其余两两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探讨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含量的可能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探讨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含量的可能性罗军(贵州毕节卷烟厂工艺科551700)如何降低卷烟烟气中的焦油含量,是国内外烟草行业、医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对卷烟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反吸烟呼声的高涨,使得这一问题愈显重要。今年我国制...  相似文献   

9.
开发马里兰烟 促进低焦油卷烟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马里兰烟焦油含量低,燃烧性好,填充力强,香吃味俱佳,是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优质原料。马里兰烟在美国马里兰州有35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里兰州为世界主要产区,栽培和调制经验丰富。我国自80年代马里兰烟,湖北省五峰县试种成功,是目前我国唯一马里兰烟生产基地,自然条件优越,种烟经验丰富,所产烟叶品质优良,卷制的低焦油卷烟畅销国内外。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卷 市场面临着国外低焦油卷烟的冲击,发展马里兰烟,加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美国混合型卷烟是由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组成的。这种卷烟的特点在于其烟味和香气一方面决定于烟草的配方,另一方面决定于所采用的特殊的加料加香方法及使用的香精、香料种类。对所谓美国混合型卷烟和许多在欧州生产的卷烟来讲,白肋烟烟叶是一个主要的作用成分。早期,美国的白肋烟是一种厚重而深色的烟草,但目前这样的品种种  相似文献   

11.
低焦油混合型卷烟配方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低焦油混合型“发时达”卷烟的配方改革实践,探索出了运用国内烟叶资源和配方改革技术,合理选择原辅材料,严格工艺加工,科学加香加料生产优质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选择市场销售份额较大、档次较高的国产混合型卷烟与国外知名品牌的混合型卷烟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比较,找出我国混合型卷烟在物理特性、烟支结构、化学成分、烟气特征、感官质量等各个方面与世界知名品牌的差距。我国混合型卷烟在设计思路及化学成分上存在以下不足:(1)卷烟吸阻分布不合理,滤嘴吸阻偏低;(2)卷烟纸透气度偏高,而滤嘴通风稀释较少;(3)卷烟烟丝化学成分不协调,糖氮比偏高、氮碱比偏低、糖碱比则有高有低。这些差异是造成国产混合型卷烟吸味不佳及焦油量偏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指出了我国混合型卷烟的发展思路及研究方向,认为应从产品设计、工艺加工、基础研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国际低焦油卷烟科研新成果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论述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改革卷烟配方结构、生产低焦油卷烟;接装滤嘴;使用高透气度和静燃速度快的卷烟纸;掺用烟草薄片;掺用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应用滤嘴通风稀释技术和发展加香加料技术、开发应用新型香料等降焦技术。降低卷烟焦油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开发应用特种滤嘴和高效通风滤嘴;提高烟叶和卷烟中的有机钾含量;培育焦油量低且焦油/烟碱比值低的烤烟新品种;开发卷烟添加剂,降低卷烟的燃烧温度和开发推广能生产出低焦油烟叶的其它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按:本资料系西德虹霓公司来华技术座谈期间交流的发言稿,现摘译刊出供参考。]一、前言本文是针对那些生产美式卷烟尚处在初始期的国家提供有助益的技术入门;以期能启发成功地制造美式烟的思路和方法。考虑到烟草工业的庞大,作者难于作结论性叙述。美国的卷烟厂在发展现在生产的高质量卷烟中投入了最高级的脑力劳动和化费了数百万美元,工业方面逐步地专门化;对各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的研究(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卷烟产品的特点及对消费者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和对策。认为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选择因素主要表现在安全性与吸食口味上,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也应随之调整。即坚持走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之路,发展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加强混合型卷烟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开发趋于实用和环境的外包装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烟叶体系的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大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卷烟产品的特点及对消费者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和对策。认为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选择因素主要表现在安全性与吸食口味上,我国卷烟产品发展方向也应随之调整。即坚持走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之路,发展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加强混合型卷烟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开发趋于实用和环境的外包装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烟叶体系的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大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技术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胶囊技术在卷烟中的应用查正根肖厚荣金闻博微胶囊技术[2](Microencapsulation)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囊容物)经包囊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半透膜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在卷烟加香加料、弥补低焦油卷烟香味...  相似文献   

18.
保持卷烟口 味过滤粒相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环宇  丁剑 《烟草科技》2002,(12):33-35
尽管自 2 0世纪 2 0年代皱纹纸滤嘴卷烟就已在欧洲问世 ,但只是在 2 0世纪 5 0年代开发出醋酸纤维丝束之后 ,滤嘴卷烟才真正开始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自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滤嘴卷烟在大部分国际卷烟市场上快速发展 ,许多国家滤嘴烟的市场份额超过 90 %甚至 95 %。由此可见 ,消费者越来越喜爱焦油量低的卷烟产品。卷烟烟气是一种气溶胶 ,含有被称为“粒相”的颗粒微滴 ,即通常所说的“焦油”。焦油中含有 4 0 0 0~5 0 0 0多种化合物 ,为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除焦油外 ,卷烟烟气中还含有另一组被称作“汽相”或“气相”的化学物质 ,由醛…  相似文献   

19.
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及烟草薄片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烟叶的利用率,而且为低焦油卷烟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目前卷烟生产中,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和烟草薄片已成为卷烟的固定成份。1.烟丝膨胀技术菲利浦莫瑞斯烟草公司西柏林烟厂于  相似文献   

20.
3种不同焦油卷烟烟气的细胞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中性红法测定了K2R4F参比卷烟和15、8和3mg/支焦油市售国产混合型卷烟烟气的细胞毒性。即卷烟主流烟气经洁净空气稀释后直接导入BALB/c3T3细胞培养瓶中染毒,而后采用中性红法测定细胞毒性,并计算出基于烟气总粒相物的相对细胞死亡率和LC50。结果表明:4种卷烟的细胞毒性依次为15mg/支焦油卷烟>>8mg/支焦油卷烟≈K2R4F>3mg/支焦油卷烟,与这3种国产卷烟样品烟气气相自由基、烟草特有N-亚硝胺和稠环芳烃的降低一致。说明卷烟减害降焦,可以降低其烟气的细胞毒性,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