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交方法研究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粉煤灰进行改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改性粉煤灰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H=12,改性粉煤灰用量为1g;吸附平衡时间60min;反应温度为40℃,去除率可达97.8%。改性粉煤灰对Cr^+6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宏生  夏怡  刘佳媛 《辽宁化工》2010,39(4):372-375
利用经2 mol/L的硫酸改性的粉煤灰,来研究粉煤灰吸附处理实验室模拟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00 mL含六价铬浓度为50 mg/L的废水,调节pH值2~3,投加8 g改性粉煤灰,反应80 min后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利用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此,粉煤灰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来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Na2CO3和粉煤灰按质量比1∶3进行混合,然后高温焙烧得到改性粉煤灰,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粉煤灰对废水中Cr6+的吸附性能,获得了较好的含铬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处理方法简单、可靠,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经2mol/L的硫酸改性的粉煤灰来研究粉煤灰吸附处理实验室模拟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00mL含六价铬为50mg/L的废水,调节pH值2~3,投加8g改性粉煤灰,反应80min后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  相似文献   

5.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6):133-134
文章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VI)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水的pH对废水中铬(VI)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1.5g,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6.0。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VI)浓度由10mg/L降到0.47mg/L,铬(VI)去除率达95%以上,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应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铬,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溶液的pH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并对粉煤灰用酸进行了改性,改性后的粉煤灰对铬的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可达99%。  相似文献   

7.
用粉煤灰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就粉煤灰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粉煤灰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4~12、Cr3+0~100mg/L范围内,按铬/粉煤灰重量比为1/1000投加粉煤灰进行处理,去除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含铬废水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寻求一种较佳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化学还原沉淀法、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通过试验用燃煤电厂的粉煤灰作处理剂,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即粉煤灰的投加量为总铬质量的500倍时,调节吸附体系pH值在5.5~7.0,吸附作用时间为40 min时,去除率可达91.6%~95.6%,处理后的废水总铬的质量浓度一般低于1.0 mg/L,可达标排放。本法能较好地处理各类含铬废水,具有适用性广,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几种方法对粉煤灰进行火法改性,并探讨了改性粉煤灰对实验室模拟含铬废水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铬离子吸附能力最高的改性条件是:粉煤灰:氢氧化钙为1:1,同时在加热过程中通入氮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花生壳的改性以及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花生壳经预处理后,以硝酸作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再用改性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花生壳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为120min、改性温度为45℃、液固比16mL/g。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35℃、废水pH为3、改性花生壳用量为1.2g。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的浓度由50mg/L降到3mg/L,铬的去除率达94%。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对苯酚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代芝 《河南化工》2007,24(10):25-27
本实验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粉煤灰对含苯酚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50 min、粉煤灰用量为7.0 g、pH值为4.5左右时对100 mL浓度为20 mg/L的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用粉煤灰处理含苯酚废水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改性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浓硫酸固相反应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用于含磷废水的净化,考察了pH值,吸附剂用量,磷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对净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溶液pH值在4-10范围内对磷的吸附过程影响不显著,改性粉煤灰可以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进行脱磷处理;随着粉煤灰加入量的增加和初始溶液中磷酸根浓度的降低,磷的净化率逐渐增加。对于含磷50 mg/L的溶液,当粉煤灰的投加量为1.5%时,磷的吸附效率可达99.66%,净化后水中含磷量为0.17 mg/L。改性粉煤灰对水中磷的净化过程速度较快,5 min可达到最大净化率。改性粉煤灰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3.
改性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热合成法[1]和离子交换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用于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粉煤灰脱色率为71.0%~99.4%,COD除去率为66.3%~81.9%,两项处理指标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改性粉煤灰处理间甲苯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改性粉煤灰处理间甲苯间酚废水的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粉煤灰粒径为80目,水灰比为10:1,pH值为5,振荡温度30℃。该条件下,初始COD为245mg/L的间甲苯酚废水经处理后去除率达48.8%。此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并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季铵盐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剂的用量对改性粉煤灰去除含油废水COD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00min,改性剂的用量为3%时,改性粉煤灰除油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98.90%;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有机改性粉煤灰的除油能力越大,并且通过TG—DTG—DTA对改性粉煤灰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陈英  谢文玉  陈建军 《广东化工》2006,33(10):54-56,51
初步分析了奥里油废水的水质,研究了用酸改性粉煤灰处理奥里油废水的工艺。奥里油废水是一种含有一定表面活性剂、高COD值(大于6000 mg/L)、难生物降解和难O3氧化降解的炼油废水。利用改酸性粉煤灰可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COD去除率达45%。预处理工艺条件是,室温下灰水质量比15∶50,吸附搅拌时间30 min,pH为2~10。  相似文献   

17.
张寒雪  赵艳锋 《当代化工》2014,(10):2196-2198,2202
粉煤灰是一种可再次使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粉煤灰处理污水,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又减少了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直接以粉煤灰处理废水,存在吸附容量小的问题。对粉煤灰的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概括了改性粉煤灰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改性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改性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改性粉煤灰对城市生活污水中CODCr去除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灰量是影响改性粉煤灰去除CODCr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陶粒在处理含铬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顺成  郎建峰  曾武 《粉煤灰》2010,22(6):32-35
将粉煤灰、黏土及木炭粉按比例混合,烧制成陶粒,以铬(Ⅲ)质量浓度20 mg/L的水溶液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粉煤灰制备的陶粒吸附处理铬(Ⅲ),测试单位时间水流量、pH值、温度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煤灰、黏土及木炭粉的比例为85:10:5时陶粒同时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抗压强度,在最佳条件下铬(Ⅲ)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改性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的相关工艺参数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粉煤灰与其他处理工艺联用的情况作了综述,指出了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的可研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