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文化·生态——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生泉  郑丽蓉 《园林》2004,(2):18-19
城市的形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始终是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这种形式是由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民素质等要素决定的。而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的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哲惠  魏雯  罗国娜 《园林》2016,(5):52-57
正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城市居民游憩、观光、休闲、健身以及开展科教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的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之一。植物群落是构成绿地的基本单位,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态质量的重要前提。优美的植物群落结构除了能让游人赏心悦目外,还能改善城市小气  相似文献   

3.
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特色及对植物造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楠  罗谦 《四川建筑》2009,39(2):22-23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灵活多变的造园要素。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地方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对巴蜀地区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总结出四川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三大显著特色。并从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建设等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植物配置手法对现代植物造景的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津市内几处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调查,采用摄取照片、采集声环境数据以及主观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模式与声环境营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研究中尝试的使用SD语义微分法等评价手法对公园绿地中,植物配置的模式与声环境进行评价。初步探究能够科学有效优化城市街心公园声景观效果的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山西建筑》2011,37(2):187-188,233
从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出发,就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和手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及其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体现出形态各异的优美空间,进而丰富了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6.
吴利华  尹建强 《山西建筑》2010,36(12):35-36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概念的阐述与内涵的认知,探讨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形式、植物造景方面对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概述,以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区绿地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嘉程  黄晓 《风景园林》2017,24(3):107-114
中国传统的"数字"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城市、建筑和园林中皆有体现。植物作为古典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也受到"数字"文化的影响,孕育出独特的审美理念。本文以明代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为对象,结合明代的园记、园图和画论等资料,在孤植、对植、丛植和群植等常规分类的基础上,梳理出与各种配置方式相对应的数字,讨论数字影响下的植物配置方式,并进而从植物习性、传统文化、画意追求和空间营造等方面,探讨形成各种植物配置数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架道路是城市发展产物,伴随着高架道路的出现也产生了相应的高架道路行道植物景观。成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改建修成了最有代表性的高架道路二环路,二环路环线上立交桥节点行道植物景观最能集中体现城市文化。以人南立交桥为例,文章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群落结构以及植物表现四方面对人南立交桥行道植物景观文化性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秀霞 《江西建材》2014,(8):209-209
生态园林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既可以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展示生态理念。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设计的重点内容,关系到生态园林的设计水平。通过优化植物配置,体现生态园林设计高效率的水平,平衡城市环境职能。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生态园林的设计,分析植物配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园林景观工程是现代化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区域气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植物配置设计是园林景观工程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好植物配置设计,才能获得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的重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优化和改进植物配置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本文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提出了几点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2)
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观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采用实地调查法,对绵阳市西山公园的植物种类与配置手法进行实地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西山公园的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大;西山公园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变化多样富有艺术性,可以一定程度体现公园的特色。西山公园植物配置按照传统公园园林植物配置乔灌草相结合,植物层次丰满。植物配置整体风貌上与西山公园的建筑布局,历史文化统一协调。植物配置能满足游人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观赏需求,同时兼顾净化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绵阳西山公园的植物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市文化的直观表现--城市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四川建筑》2005,25(1):18-19
城市文化是城市中的文化系统,而城市空间是最能形象地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要素之一。以史为鉴,以城市广场为代表,考证国内、外城市文化的空间表现,分析了当今城市空间设计中表现城市文化的三个层次,并指出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继承与发扬城市文化最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要素是一种身份标签,是一个城市赖以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化的体现。它产生于城市产生之时,随着城市的演化而演化,既来自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又渗透到城市每一个角落。从这一意义理解,城市中历史文化积存最深厚的地方,并非是城市中的一两个点,而是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街区环境。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怎样理解城市和建筑,决定了他们看待、谈论和营造城市的眼界。城市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存在,它更是一种文化环境;作为文化传播中仅次于语言的一项最宝贵的集体发明.城市为人类带来了广泛的接触和伟大的交流,它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文章强调城市建设中正确价值观念和取向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文化与开放环境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道路绿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对于设计来说,无论在设计哪种类型的道路植物配置都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挖掘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滨水地区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创造出许多有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但是,目前的滨水地区环境设计更多地偏重于景观形象与绿化设计,而对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要素挖掘与体现较少,这样造成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形象雷同,而缺少文化内涵及特色.因此,如何挖掘地域文化要素,塑造城市滨水环境特色,是环境设计时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结合湖南省汨罗市滨江风光带的环境设计,探讨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自然·城市——杭州市吴山广场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设计理念的纠偏:从当前城市广场设计的不足谈起   近年来,城市广场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城市的领导层到普通市民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现实需要和对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的渴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文化的渴求。纵观当前众多的城市广场作品,其中不乏成功的启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不足有:(1)政治象征与亲和力的不平衡。许多城市广场建设于市政府之前,谓之市民广场或市政广场,规模巨大,尺度惊人,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象征,而失之于对市民的亲和力。(2)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与重大事件的满足的不平衡。“大而空”的城市广场为极而少之的重大事件(集会、庆典等)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而失之于对市民日常生活行为的满足。(3)“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不平衡。表现在不顾气候条件,片面追求“硬质景观”,而忽视绿地林荫之类的“软质景观”。(4)公共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的不平衡。表现在大多数城市广场缺少私密性的空间。   以上不足,反映了当前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的偏失,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梳理。在吴山广场的设计中,我们坚定了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2 设计理念的深化:广场定位 2.1 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设计,总是涉及事物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物质环境中的特定元素,还有一个重要属性,即地点,或称环境。环境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指由一切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是显性的。后者指由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构成的人文环境,是隐性的。实际上,环境因素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形象和涵义等内在属性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笔者把环境、功能、形象和涵义并称为现代城市广场的四要素。 2.2 吴山广场区位(图1)   吴山广场位于杭州市旧城区南部,吴山北麓,延安路南端对景位置,周边配置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整个规划区约8ha,其中广场用地约2.90ha。基地属不规划山地,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中部与西部较平坦,相对延安路高差为1.2~19.8m。 2.3 吴山广场的定位   城市广场的定位,其实就是对其环境、功能、形象和涵义的正确把握。定位的起点是对环境的分析。定位过程要求反映以人本信念、城市整体原则和设计结合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1)环境:吴山广场位于杭州旧城区南部,吴山北麓,延安路南端。南部毗邻“吴山天风”景区,“武林广场——延安路——吴山广场——‘吴山天风’景区”将成为杭州最富魅力的城市中轴。广场东侧,河坊街东段的中山中路、大井巷为传统商业步行街区。广场西南侧为市级旅游公建和住宅。   吴山是形成杭州“半是城市半是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又因吴山契入市区,而与市俗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区位和杭州六朝古都的历史,赋予了吴山地区丰富的商业经济和民俗文化的内涵。有专家断言,吴山地区已成为杭州唯一能整体体现历史文化风貌的地区。吴山“路近、山低、石奇”,泉洞多,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吴山天风”作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是以风景、古迹为基础,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中心内容,集自然景观、吴越文化和杭人时尚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区。景区内的城隍阁,高约40m,是杭州城市景观线中新的标志性景点,其地位与保NB13B塔、原雷峰塔相当。   (2)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功能对应使用。使用涉及使用对象和使用内容。使用对象反映于城市广场,就是广场的服务等级:如城市级、社区级和组群级之分。吴山广场作为杭州城市中轴的重要端点,将与轴线另一端的武林广场以及城站广场构成市区三个主要的城市级广场。从使用内容来看,吴山广场未建之前,武林广场载负了大多数的广场功能。然而广场周边道路(环城北路、体育场路)交通负荷极大,不利于大中型文化公益活动的开展。因此这类功能有必要向吴山广场转移,武林广场将主要以城市商业办公中心广场的形象存在。吴山周边交通量小,并富于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由此我们把吴山广场定位于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适合市民活动的文化活动型广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2)
南京瞻园被誉为"金陵第一园",在植物配置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该文研究瞻园植物配置的特点、布置方法和其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从色、姿、韵三个方面分析瞻园植物配置的特点,从"画理"、功能、传统造园手法三个方面分析瞻园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文化内涵在植物配置上的体现,以期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植物配置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四大要素之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体现出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城市风貌由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复合要素构成,公共环境设施是人工要素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整体不可或缺的细部元素,其景观风貌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衬托作用,同时还有不可缺失的服务功能。本文以泉州古城区为例,通过对文庙广场中的环境设施进行调研分析,探讨环境设施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作用,意在探寻环境设施系统与城市风貌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