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浮选精煤产率和浮选尾煤灰分低的问题,临涣选煤厂以浮选工艺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现有系统的浮选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浮选尾煤再选潜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 表明:浮选数量效率为84.15%,尾煤具有一定的再选潜势;与浮选尾煤直接再选相比,磨矿后再选是尾煤再选的最佳工艺,且最佳磨矿时间为3 min,当精煤灰分为11.50...  相似文献   

2.
针对浮选生产工艺存在二次浮选尾煤"跑煤"现象,二次浮选尾煤浓度达到91.34 g/L、灰分为27.67%,精煤损失较为严重的问题,新巨龙选煤厂通过对二次浮选尾煤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增加1台高频细筛与分级旋流器组进行串联,对二次浮选尾煤进行高效分级脱泥降灰后回收精煤产品;改造实施后二次浮选尾煤脱泥降灰效果较为明显,最终末精煤产品灰分为8.56%,精煤产品回收率增加0.26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5,(7):320-322
根据山西霍州李雅庄选煤厂浮选尾煤的性质,研究该厂浮选尾煤的化学活性及利用价值。首先实验对浮选尾煤进行多次浮选,保证其灰分在较高水平;然后运用焙烧技术,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焙烧时间尾煤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浮选尾煤再选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涡北选煤厂肥煤浮选尾煤为例,通过小筛分、小浮沉试验,分析了该厂浮选尾煤的煤质特征,确定了"预先脱泥+预先抛尾+磨矿解离+浮选"的浮选尾煤深度浮选工艺流程,研究了不同磨矿时间对抛尾后浮选尾煤深度浮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磨后产品进行筛分、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确定实验室棒磨机最佳磨矿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普通浮选药剂里加入纳米级煤对煤泥浮选的影响,采用冷冻研磨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级超纯煤,并对其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在煤浮选捕收剂正十二烷中加入纳米煤,制备液固混合浮选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润湿性分析表明,纳米煤颗粒主要以C元素为主,表面官能团以疏水性基团C-C和C=C为主,具有极强的疏水性.研究了正十二烷和纳米煤—正十二烷混合捕收剂对煤泥浮选的效果,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2种捕收剂作用后的精煤颗粒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 表明使用纳米煤-正十二烷混配的新型捕收剂得到的精煤颗粒表面微纳颗粒显著增加,说明纳米煤颗粒在浮选过程中能够粘附于煤颗粒表面,从而增强煤的疏水性,并且增加了煤表面的固体凸起点.在浮选过程中,当气泡粘附煤颗粒时,这些微纳颗粒能够加速水化膜的破裂,促进煤颗粒和气泡的黏附效率,提高煤泥浮选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泥浮选困难的问题,探究了pH和金属阳离子对煤泥浮选以及动力学的影响,根据浮选结果,结合浮选动力学计算了煤的浮选速率及灰分的浮选速率。研究表明,pH 在5.5和7.2时在任一浮选时间里煤的浮选动力学曲线都高于其他pH,而灰分的浮选动力学曲线低于其它pH,煤的浮选速率与灰分的浮选速率差值增大|从浮选动力学分析加入不同金属阳离子对灰分回收率的提高效果要高于煤,并且煤的浮选速率也在增加。根据浮选动力学分析表明调节pH可以有效改善煤的浮选回收效果,而加入不同金属阳离子均会导致煤的浮选回收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7.
泡沫浮选对风化煤腐植酸含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浮选药剂和P型复合浮选药剂对风化煤进行浮选试验,以除去风化煤中的无机矿物质.通过对浮选前后煤样灰分和腐植酸产率的分析,发现该风化煤煤样在传统药剂的浮选试验中是反浮选过程,即腐植酸富集在矿浆产物中,同时矿浆产物比原煤的灰分低,而泡沫产物比原煤的灰分高.P型复合浮选药剂应用于该风化煤的反浮选,测定结果显示,P型复合药剂作用后的浮选精矿中腐植酸含量均高出原煤中腐植酸含量,采用PII-2药剂的精矿中腐植酸产率高达73.75%,比原煤的高出11.60%.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密度细粒煤对浮选过程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细粒煤泥以不同的配比掺入到粗粒煤中进行试验。利用浮选入料和重选精煤作为试验煤样,用重选精煤制备粗粒煤泥和低密度细粒煤泥,利用有机重液,通过浮沉试验将浮选入料样制备成不同密度的细粒煤。在不同的掺配比例下,首先进行了最佳药剂量试验,然后以最佳药剂量对不同的浮选入料进行浮选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密度细粒煤对浮选影响不是很明显;中密度细粒煤存在时,对粗粒煤浮选速度的影响不如低密度细粒煤明显;高密度细粒煤会通过夹带作用,大幅度降低浮选精煤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采用常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时弱粘煤浮选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弱粘煤的结构特性和磁化技术在浮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采用磁化技术提高弱粘煤可浮性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磁化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磁化后,弱粘煤与水之间的接触角增加,煤粒的疏水性提高,精煤产率提高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改造浮选尾煤工艺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滴道盛和煤矿洗煤厂通过对浮选尾煤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降低浮选尾煤浓度,来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泥水处理过程中浮选跑粗和浮选时间不足的问题,神华蒙西棋盘井洗煤厂结合自身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煤泥水分级设备和浮选工艺流程改造。通过工艺流程改造提高了分级效率和精煤产率,降低了浮选尾煤损失、精煤高灰率和尾煤低灰率,提升了生产指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曲矿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过高、产品不稳定的问题,浮选试验采用现场浮选入料、调节浮选参数与现场一致,通过改变抑制剂种类、用量进行浮选试验,并且将浮选尾煤进行接触角、红外光谱表征;表征结果说明抑制剂的添加能够增强浮选尾煤亲水性,浮选试验结果说明最佳药剂制度为:以单宁酸为抑制剂,药剂用量为5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降低至9.21%,产率为58%。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松枝与浮选尾煤共热解协同效应及动力学参数,采用热分析天平研究了松枝不同添加比例与浮选尾煤共热解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松枝不同添加比例下与浮选尾煤共热解的N级(n=1,2,3)热解反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松枝与浮选尾煤单独热解规律不同,松枝的最大热解失重速率大于浮选尾煤。当热解终温为900℃时,松枝和浮选尾煤失重率分别为74.33%和13.25%,二者主要热解阶段的温度范围有相互重叠部分,有存在发生相互协同效应的可能性。当松枝添加比例在20%~80%时,反应级数n=2时松枝不同添加比例与浮选尾煤共热解动力学方程拟合度较好,且共热解过程中所需活化能要低于浮选尾煤和松枝单独热解时所需活化能,有利于共热解反应的进行,进而导致挥发分更易析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灰细泥浮选入料的逐渐增高,煤泥分选效果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添加浮选药剂改善煤炭的浮选效果是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分别选用煤油和柴油为捕收剂、仲辛醇和QPJ为起泡剂,测定添加浮选药剂后煤浆的表面张力,再使用煤油做捕收剂、仲辛醇做起泡剂,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从而探索了浮选药剂对煤浆表面张力和浮选效果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煤浆表面张力与浮选效果的关系密切,随着捕收剂或起泡剂用量的增加,煤浆表面张力有10mN/m左右的降低,可燃体回收率增加15%左右,并且表面张力最低时可燃体回收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5.
FJ系列复合煤用浮选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试验对新型FJ系列复合煤用浮选剂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浮选试验证实了该浮选剂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各项技术及经济指标均优于目前使用的浮选药剂。对几种细粒煤的润湿热及其浮选精煤的煤岩分析数据从宏观上解释了其所具有的高浮选特性,同时也由其各组分的分子结构特征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细粒煤由于自身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分选方法难以将其有效分选,大量的研究表明,浮选柱是分选细粒煤,尤其是微细粒煤的有效方法。文章就浮选柱分选细粒煤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指出在浮选柱设计时应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泥浮选过程中蒙脱石等黏土矿物难以与煤分离的难题,以硅酸钠作抑制剂、煤油作捕收剂,采用强机械搅拌强化矿浆分散与浮选药剂选择性调控同步抑制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庞矿选煤厂原生入浮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并通过药剂吸附量测定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选择性调控原理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先加捕收剂、再加抑制剂的药剂调控方式,可增强硅酸钠在煤和蒙脱石表面吸附的选择性,强化煤和蒙脱石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差异,促进煤与蒙脱石的浮选分离;采用强化分散—同步抑制方式进行煤泥浮选时,精煤产率和灰分分别为47.03%和14.21%,浮选完善度可达30.83%;在精煤产率相当的情况下,精煤灰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及煤炭入选量的急剧增大,使我国浮选尾煤产生量越来越大,合理开发利用浮选尾煤资源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及控制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浮选尾煤处理流程及其特性,分析了目前浮选尾煤处理中的流化床燃烧、型煤加工、建材制造、气化及热解、填埋等处理方式的特点,认为浮选尾煤的利用应从经济性和规模化出发,且应以混燃技术为主,积极发展其他利用方式,使尾煤的开发利用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煤用浮选剂的选择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煤的浮选机理,考察了几种浮选剂的作用。结果证明,它们都是较好的煤用浮选剂,可除去煤中大部分的无机物,也可实现煤的显微组分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煤黄铁矿低分子量有机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几种低分子量有机抑制剂对煤黄铁矿的抑制作用和煤浮选时的脱硫效果。这些药剂能显著抑制煤黄铁矿而不影响煤的浮选。讨论了有机抑制剂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在煤浮选脱硫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